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2018年5月9日,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的第二艘舰,“马罗岛”号正式在韩国韩进重工的釜山龙岛造船厂正式下水,那这只军舰的实力如何?而我们的075究竟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首先,作为韩国国产的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其性能上相较于第一艘同级别的“独岛”号是有了不小的提升和变化,首先,在舰载硬杀伤武器方面,“马罗岛”号把之前的“独岛”号的荷兰的“守门员”近防炮跟换成了美制“密集阵”近防炮,而这主要原因是“守门员”近防炮停产造成的。其次,在原先“守门员”近防炮的位置上,安装了4单元的韩国国产舰载垂发系统,其可兼容发射具备“一坑四弹”能力的K-SAAM近程防空导弹,该弹为韩国国产的近程防空导弹,射程在12KM左右,主要用于军舰的末端拦截,而由于使用了该弹,因此此前安装在“独岛”号上的“拉姆”导弹发射装置就被取消了。此外该垂发系统还能兼容发射韩国国产的“红鲨”反潜导弹以及韩国国产的“TSLM”对地巡航导弹,当然在发射这两种弹药的时候,只能做到“一坑一弹”。其次,在主要雷达设备上,“马罗岛”号把此前“独岛”号上的泰雷兹“SMART-L”3D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换成了以色列航空航天所研发生产的“MF-STAR”EL/M-2248四面固定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能够对方位360度,俯仰-20度至85度的范围内目标进行探测,可以自动跟踪250千米处的高飞战斗机和25千米处的掠海反舰导弹,其作战功能包括滨海战支持、瞬时多目标交战支持、主动和半主动导弹支持、远程对空监视、中程威胁告警、导弹地平线搜索和威胁告警、海上水面监视、目标分类和火力控制与弹着点观测等,由此可见,换装了该雷达后,“马罗岛”号的对空/对海探测能力将比“独岛”号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在其他方面的变化还包括,“马罗岛”号的排水量相比“独岛”号增加了约153吨,达到了19003吨的满载排水量,使用的可变距螺旋桨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升级,除此之外,该舰装载能力和可装载的相应车辆、飞机和气垫登陆艇均与“独岛”号相同。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韩国国产的K-SAAM近程防空导弹(白色)和“红鲨”反潜导弹(蓝色)模型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以色列的“MF-STAR”EL/M-2248四面固定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简介

综上所述,“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的作战能力相比此前的“独岛”号有了一定的提升和进步,而根据韩国人自己的规划,“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的三号舰也将在2019年左右下单建造,那说到这里,许多人肯定会问,作为韩国邻居之一的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呢?答案是,一切均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毕竟作为从我国需求出发建造的国产第一型两栖攻击舰的075,其性能肯定会比韩国人的“独岛”级来说更好,就目前来看,075的排水量将达到3万吨左右,航速为20节左右,采用大功率柴油动力,甲板上设置6个左右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可携带28只左右的各类型直升机(包括Z10、Z20、Z18等)和相应数量的05系列两栖战车、08系列轮式装甲车和726型气垫登陆艇等,而在自卫武器上,1130近防炮和红旗10的组合虽然看似在火力上会稍弱于“马罗岛”号,但是毕竟对于我军的作战体系而言,如此的火力足矣。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韩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比中国海军多

▲网传所谓075的外形,据传该舰已在中国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多时,未来即将现身

最后笔者认为,随着亚洲各国两栖攻击舰相继的建造和研发,未来必将在这一区域掀起一番所谓的“两栖攻击舰”热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