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杜月笙曾说:“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多少人被这句话误导,想要做个有修养、没脾气的上等人,于是乎,习惯强忍愤怒。但压抑愤怒的人,真的会死得早。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2017年5月,常州市。

25岁的陈女士,

因家庭琐事,

和家人发生激烈争执。

她一腔怒火,

差点就发泄出来,

但在最后关头,

竟然强忍了回去。

没过多久,她左侧胸背部开始疼痛,

还伴有胸闷的症状。

她以为等气消了,

症状就会消失,

可没想到,到了第二天,

还是痛得厉害。

医生发现陈女士得了“自发性气胸”,

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

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出现破裂,

大量气体在胸腔聚集,

压迫肺部,

严重的就可能导致死亡。

没想到陈女士,

一口怒气憋下去,

竟然憋出了这么大的问题。

虽然因压抑愤怒的情绪而患上气胸,

这种事发生概率很小,

但强压怒火,

于身于心,

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

心理学家莱纳曾说:

“在令人紧张害怕的情况下

愤怒是一种合适的情绪。

愤怒不是坏事。”

科学家发现,

只要不是过于激动,

愤怒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其实是有好处的。

相反,把怒火强压在心里,

让怒火攻心,

反倒容易憋出毛病。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压抑愤怒,

会提高患癌症与心脏病的风险

强行压抑愤怒,

有多可怕?

科学家们早就给出了答案。

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和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

对平均年龄44岁的796名男女,

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考察了这些人对情绪的压抑程度,

比如在问卷中,

会问他们:

“生气的时候会让别人知道吗?”

12年后,研究人员再一次调查,

发现已经有111名参与者去世,

大多死于心脏病或癌症。

他们惊奇地发现:

那些常常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

而不表露真实想法的人,

死亡率最高。

研究人员分析,

很可能是压抑愤怒情绪,

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

增加细胞损伤的可能,

从而加大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小组,

同样也研究证实,

男性压抑愤怒情绪,

会引发血压升高,

损害心血管系统,

大幅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那些面对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和领导的专横,

选择忍气吞声、强咽怒火的人,

心脏病的发病概率,

会比平常人高出一倍。

美国《心身医学》期刊,

登载过一篇论文。

论文显示,

习惯于强忍怒火的女性,

她们的颈总动脉会比较粗,

这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症状。

最好玩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某研究小组的成果。

他们发现,

如果夫妻双方闹矛盾,

都习惯于强行压抑愤怒,

那么他们在17年后双双死亡的概率,

是不会压抑愤怒的夫妻的5倍。

换句话说,

夫妻之间闹矛盾,

适度吵一吵架,

把火气发泄出来,

比强压怒火,

要健康得多,

也有益得多。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压抑愤怒,

会让愤怒指向内心,

甚至导致心理异变。

压抑内心的愤怒,

损害身体健康,

还算轻的;

导致心理上的异变,

那就可怕得多了。

内蒙古系列奸杀案的凶手赵志红,

从1996年开始,

到2005年,

先后在内蒙古多地作案27起,

一共奸杀了11名女性,

可谓凶残至极。

他生在内蒙古农村,

因为身材矮小单薄,

身高只有1.62米,

体重不足百斤,

其貌不扬,

时常遭到别人的戏谑嘲笑。

他心里好强,

面对别人的嘲笑,

愤怒不爽,

但却把内心的愤怒压抑下来,

表面上装出一副很和善友好、

老实懦弱的样子。

赵志红自己说:

“我不跟人争,几乎是做到与世无争。

凡是认识我的人从来不跟他们吵、闹、打,

这些事情根本不会在我这儿发生,

如果是他们发脾气的时候,

我有时候还会说一句好听点的话去逗他,

尽量让别人开心。”

但长期的压抑,

让他内心产生了异变,

终于让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赵志红坦白说:

“我作案时,

是另外一副面孔,

也就是魔鬼有多可怕,

我就有多可怕。

那时候就不受我控制了,

换句话说,

平时压抑的愤怒就爆发出来了,

谁也控制不了。”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在邻国韩国,

有一种特有的“火病”,

是指遇到苦恼不公,

不敢发泄心中的愤怒而产生的精神疾病。

患病者,往往以50岁女性居多。

韩国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很深,

多数女性在家中没有话语权,

忌惮丈夫的权威,

把内心的愤怒不满都压抑在内心深处,

结果不少就患上了“火病”。

而一旦严重起来,

整个人会变得暴戾,

甚至可能会去杀人解恨。

当然,压抑愤怒导致心理异变,

最后跑去杀人放火的,

肯定是少数;

但它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心理学里有句很有名的话:

“抑郁是指向内心的愤怒。”

心理学家霍妮说过:

“长期压抑自己的敌意与愤怒,

会转化成失去明确对象的、泛化的焦虑。”

压抑愤怒,

对于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不容忽视。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正确处理愤怒情绪,

而不是压抑愤怒。

中国人讲风度、好面子,

提倡喜怒不形于色。

《笑傲江湖》里面的岳不群,

表面上涵养功夫做得好,

遇事习惯于不动声色,

一副人人称赞的君子气派。

大弟子令狐冲在洛阳金刀王家的宴席上,

喝醉闹事,

还不给岳不群面子,

当着那么多人点破岳不群在暗中搞小动作、监视他。

这要换别人,

早当场发飙了,

可岳不群硬是忍了下来,

坚决不乱发脾气。

总之,人家涵养好,

即便暗地里盘算了多少阴谋诡计,

在江湖上始终保有“君子剑”的美名。

可见,所谓好脾气的中国人,

并不是脾气当真有多好,

而是善于隐忍。

网上一直流传着杜月笙的一句话:

“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

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

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

多少人被这句话误导,

力争成为上等人,

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

遇到生气的事,

也始终打呵呵、送笑脸。

然而,与其说“上等人没脾气”,

倒不如说“上等人没有发脾气的必要”。

慈禧曾说过:

“谁让我一时不快活,

我要让他一辈子不快活。”

手握足够的权力和资源,

动动手指头,

就可以消灭让她不快乐的人,

肯定没人敢惹。

可惜我们小百姓不一样,

没有让人不敢惹的本事,

一生中会遭遇很多不公的遭遇和挫折。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与其表面效仿杜月笙这样的“上等人”,

强行把愤怒压抑在心里,

伪装成有一副好脾气,

还不如正确宣泄自己的愤怒。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心理学家奥斯特,

总结过正确处理愤怒情绪的三步法:

·分散注意

叫大家不要压抑愤怒,

也不是说马上就对着人大吼大叫、

大发雷霆,

甚至冲上去用暴力解决问题。

先稳定情绪,

深呼吸,默数数字;

等回到没人的地方,

用力吼几声,

发泄出来;

或者背后问候对方全家女性亲属、

打沙包、扎小人、画个圈圈诅咒他,

怎么能发泄情绪、分散注意,

都可以。

·理清思路

冷静下来以后,

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要想办法搞清事情的经过。

毕竟发火,

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到底是对方真的做得太过分了?

还是自己太脆弱敏感,

会错了他的意思呢?

真正想清楚这个问题,

才能避免下一次,

又陷入到愤怒情绪中。

·表达不满

如果真是对方做得不妥,

就非常有必要向对方表达不满。

表达方式应该坦诚直率,

但也要注意方式,

不是上去就把对方指责一番:

“你是个傻叉!”

而应该对事不对人:

“我觉得上回那事,

你做得并不妥当。”

同时应该直接表达自己:

“我并不乐意。”

表达不满,是再向对方宣示自己的界限;

对方得知你的界限以后,

才知道怎么避免触碰到你的火线,

避免以后再闹出不愉快。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愤怒,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

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恨不得把它狠狠压在十八层脏腑,

永世不让它发泄出来,

这是一种大错误。

与世俗的看法相反,

脾气不好的人,

情商反而不低。

学者莫沙维说:

“高情商的人,

不会选择抛开愤怒及一切消极情绪,

而会选择积极拥抱愤怒。

只要这种情绪在当时的情况下,

能够帮助他达成目标。”

有脾气,并不可耻,

也并不算丢失风度。

与其隐忍下来,

憋出一肚子内伤,

不如去拥抱愤怒,

合理宣泄愤怒。

杜月笙的这句话,害惨了多少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