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杜月笙曾說:“上等人,本事大,脾氣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氣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氣大。”多少人被這句話誤導,想要做個有修養、沒脾氣的上等人,於是乎,習慣強忍憤怒。但壓抑憤怒的人,真的會死得早。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2017年5月,常州市。

25歲的陳女士,

因家庭瑣事,

和家人發生激烈爭執。

她一腔怒火,

差點就發洩出來,

但在最後關頭,

竟然強忍了回去。

沒過多久,她左側胸背部開始疼痛,

還伴有胸悶的症狀。

她以為等氣消了,

症狀就會消失,

可沒想到,到了第二天,

還是痛得厲害。

醫生髮現陳女士得了“自發性氣胸”,

肺臟實質或髒層胸膜,

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出現破裂,

大量氣體在胸腔聚集,

壓迫肺部,

嚴重的就可能導致死亡。

沒想到陳女士,

一口怒氣憋下去,

竟然憋出了這麼大的問題。

雖然因壓抑憤怒的情緒而患上氣胸,

這種事發生概率很小,

但強壓怒火,

於身於心,

確實有百害而無一利。

心理學家萊納曾說:

“在令人緊張害怕的情況下

憤怒是一種合適的情緒。

憤怒不是壞事。”

科學家發現,

只要不是過於激動,

憤怒對於人的身心健康其實是有好處的。

相反,把怒火強壓在心裡,

讓怒火攻心,

反倒容易憋出毛病。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壓抑憤怒,

會提高患癌症與心臟病的風險

強行壓抑憤怒,

有多可怕?

科學家們早就給出了答案。

1996年,美國哈佛大學和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

對平均年齡44歲的796名男女,

進行了一項調查。

調查考察了這些人對情緒的壓抑程度,

比如在問卷中,

會問他們:

“生氣的時候會讓別人知道嗎?”

12年後,研究人員再一次調查,

發現已經有111名參與者去世,

大多死於心臟病或癌症。

他們驚奇地發現:

那些常常壓抑自己的憤怒情緒,

而不表露真實想法的人,

死亡率最高。

研究人員分析,

很可能是壓抑憤怒情緒,

會干擾體內激素平衡,

增加細胞損傷的可能,

從而加大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小組,

同樣也研究證實,

男性壓抑憤怒情緒,

會引發血壓升高,

損害心血管系統,

大幅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那些面對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和領導的專橫,

選擇忍氣吞聲、強嚥怒火的人,

心臟病的發病概率,

會比平常人高出一倍。

美國《心身醫學》期刊,

登載過一篇論文。

論文顯示,

習慣於強忍怒火的女性,

她們的頸總動脈會比較粗,

這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初步症狀。

最好玩的,是美國密歇根大學某研究小組的成果。

他們發現,

如果夫妻雙方鬧矛盾,

都習慣於強行壓抑憤怒,

那麼他們在17年後雙雙死亡的概率,

是不會壓抑憤怒的夫妻的5倍。

換句話說,

夫妻之間鬧矛盾,

適度吵一吵架,

把火氣發洩出來,

比強壓怒火,

要健康得多,

也有益得多。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壓抑憤怒,

會讓憤怒指向內心,

甚至導致心理異變。

壓抑內心的憤怒,

損害身體健康,

還算輕的;

導致心理上的異變,

那就可怕得多了。

內蒙古系列姦殺案的兇手趙志紅,

從1996年開始,

到2005年,

先後在內蒙古多地作案27起,

一共姦殺了11名女性,

可謂兇殘至極。

他生在內蒙古農村,

因為身材矮小單薄,

身高只有1.62米,

體重不足百斤,

其貌不揚,

時常遭到別人的戲謔嘲笑。

他心裡好強,

面對別人的嘲笑,

憤怒不爽,

但卻把內心的憤怒壓抑下來,

表面上裝出一副很和善友好、

老實懦弱的樣子。

趙志紅自己說:

“我不跟人爭,幾乎是做到與世無爭。

凡是認識我的人從來不跟他們吵、鬧、打,

這些事情根本不會在我這兒發生,

如果是他們發脾氣的時候,

我有時候還會說一句好聽點的話去逗他,

儘量讓別人開心。”

但長期的壓抑,

讓他內心產生了異變,

終於讓他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趙志紅坦白說:

“我作案時,

是另外一副面孔,

也就是魔鬼有多可怕,

我就有多可怕。

那時候就不受我控制了,

換句話說,

平時壓抑的憤怒就爆發出來了,

誰也控制不了。”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在鄰國韓國,

有一種特有的“火病”,

是指遇到苦惱不公,

不敢發洩心中的憤怒而產生的精神疾病。

患病者,往往以50歲女性居多。

韓國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很深,

多數女性在家中沒有話語權,

忌憚丈夫的權威,

把內心的憤怒不滿都壓抑在內心深處,

結果不少就患上了“火病”。

而一旦嚴重起來,

整個人會變得暴戾,

甚至可能會去殺人解恨。

當然,壓抑憤怒導致心理異變,

最後跑去殺人放火的,

肯定是少數;

但它對心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心理學裡有句很有名的話:

“抑鬱是指向內心的憤怒。”

心理學家霍妮說過:

“長期壓抑自己的敵意與憤怒,

會轉化成失去明確對象的、泛化的焦慮。”

壓抑憤怒,

對於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不容忽視。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正確處理憤怒情緒,

而不是壓抑憤怒。

中國人講風度、好面子,

提倡喜怒不形於色。

《笑傲江湖》裡面的嶽不群,

表面上涵養功夫做得好,

遇事習慣於不動聲色,

一副人人稱讚的君子氣派。

大弟子令狐沖在洛陽金刀王家的宴席上,

喝醉鬧事,

還不給嶽不群面子,

當著那麼多人點破嶽不群在暗中搞小動作、監視他。

這要換別人,

早當場發飆了,

可嶽不群硬是忍了下來,

堅決不亂髮脾氣。

總之,人家涵養好,

即便暗地裡盤算了多少陰謀詭計,

在江湖上始終保有“君子劍”的美名。

可見,所謂好脾氣的中國人,

並不是脾氣當真有多好,

而是善於隱忍。

網上一直流傳著杜月笙的一句話:

“上等人,本事大,脾氣小;

中等人,本事大,脾氣大;

下等人,本事小,脾氣大。”

多少人被這句話誤導,

力爭成為上等人,

努力剋制自己的脾氣,

遇到生氣的事,

也始終打呵呵、送笑臉。

然而,與其說“上等人沒脾氣”,

倒不如說“上等人沒有發脾氣的必要”。

慈禧曾說過:

“誰讓我一時不快活,

我要讓他一輩子不快活。”

手握足夠的權力和資源,

動動手指頭,

就可以消滅讓她不快樂的人,

肯定沒人敢惹。

可惜我們小百姓不一樣,

沒有讓人不敢惹的本事,

一生中會遭遇很多不公的遭遇和挫折。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

與其表面效仿杜月笙這樣的“上等人”,

強行把憤怒壓抑在心裡,

偽裝成有一副好脾氣,

還不如正確宣洩自己的憤怒。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心理學家奧斯特,

總結過正確處理憤怒情緒的三步法:

·分散注意

叫大家不要壓抑憤怒,

也不是說馬上就對著人大吼大叫、

大發雷霆,

甚至衝上去用暴力解決問題。

先穩定情緒,

深呼吸,默數數字;

等回到沒人的地方,

用力吼幾聲,

發洩出來;

或者背後問候對方全家女性親屬、

打沙包、扎小人、畫個圈圈詛咒他,

怎麼能發洩情緒、分散注意,

都可以。

·理清思路

冷靜下來以後,

也不能就這麼算了,

要想辦法搞清事情的經過。

畢竟發火,

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到底是對方真的做得太過分了?

還是自己太脆弱敏感,

會錯了他的意思呢?

真正想清楚這個問題,

才能避免下一次,

又陷入到憤怒情緒中。

·表達不滿

如果真是對方做得不妥,

就非常有必要向對方表達不滿。

表達方式應該坦誠直率,

但也要注意方式,

不是上去就把對方指責一番:

“你是個傻叉!”

而應該對事不對人:

“我覺得上回那事,

你做得並不妥當。”

同時應該直接表達自己:

“我並不樂意。”

表達不滿,是再向對方宣示自己的界限;

對方得知你的界限以後,

才知道怎麼避免觸碰到你的火線,

避免以後再鬧出不愉快。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憤怒,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

把它當成洪水猛獸,

恨不得把它狠狠壓在十八層臟腑,

永世不讓它發洩出來,

這是一種大錯誤。

與世俗的看法相反,

脾氣不好的人,

情商反而不低。

學者莫沙維說:

“高情商的人,

不會選擇拋開憤怒及一切消極情緒,

而會選擇積極擁抱憤怒。

只要這種情緒在當時的情況下,

能夠幫助他達成目標。”

有脾氣,並不可恥,

也並不算丟失風度。

與其隱忍下來,

憋出一肚子內傷,

不如去擁抱憤怒,

合理宣洩憤怒。

杜月笙的這句話,害慘了多少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