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抄检大观园反应最激烈的无疑是探春,打王保善家的那一巴掌真是解气,更是发出悲叹,“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最后果然一语成谶。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迎春仍然懦弱,不敢替丫鬟求情,但也送了司棋一个娟包以全主仆之情。

惜春的反应也很激烈,不过不是对抄家的主使,而是对嫂子尤氏。说的话直戳痛点,既是冷心也是无奈,“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哥嫂)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宝钗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早上,立刻向众人请辞,把住在蘅芜苑的史湘云安排在李纨那里。

至于黛玉、湘云却似乎没对抄检大观园一事有任何反应。很奇怪吗?不奇怪!探春是什么人?是二房贾政唯一的在室女,是带刺玫瑰。她可以说贾府今日自己抄自己的家,明日就有别人来抄贾府,这话她来说就是无能为力的悲叹,但客人能说吗?那不成诅咒了吗,主人家、下人都怎么看?

惜春是谁?宁国府唯一的女儿,严格来说也是寄居在荣国府,所以荣国府抄家她也不适合有反应。但是宁国府再不堪,她也是宁国府的人,是贾珍、尤氏的妹妹。所以抄检大观园之后她可以对无辜的尤氏发火,但不能像探春一样说荣国府的行事如何。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迎春没反应不奇怪,“二木头”,针戳一下都不会叫声疼。但即使迎春和刑氏没什么感情,迎春被下人欺负,邢夫人也会教训几句。贾母没让迎春出席见那些诰命、王妃,邢夫人见迎春竟似有如无,心内也是怨忿不乐。不见得有多少感情,但邢夫人也是把迎春当成自己人。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宝钗、黛玉、湘云都是外姓人,但不同的是宝钗有母有兄有下人,京中也有现成的房舍,出事了也有个退路。

所以说不是探春反应最激烈,而是只有探春能反应激烈。因为严格说来只有她是贾府姑娘里最正经的主子。贾府袭爵的虽然是贾赦,但是住在荣国府正房的却是贾政,贾赦一房只是立道墙偏居一隅,而迎春住的是二房的地方。惜春是宁国府的人,而薛林史更是外姓人。她们有什么资格评价贾府的决定?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但是中秋宴上,湘云的不满却是不用说也看的出来了。

先是埋怨宝钗失信,又是说“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这句话其实很严重了,因为这句话用在别人身上时多是指反面人物。这句话既是指宝钗的蘅芜苑容不得她史湘云居住,也是指贾府容不得她们这些外姓人居住。

接着林史二人联句时,也可以看出湘云的不乐。湘云出上句“香新荣玉桂”,黛玉接下句“色健茂金萱”。“萱”在古文里代指母亲,这句是指贾母等人身体康健,然而湘云的反应却是“‘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有意“颂圣"吗?不过是正巧对上罢了,“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个‘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才是即景之实事。”

接下来湘云出上句素彩接乾坤,黛玉接下句赏罚无宾主。然而湘云的反应是“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中秋佳节,无论是“色健茂金萱”还是“赏罚无宾主”都是即景实事,然而湘云却直言用来祝福女性长辈的”金萱“是对贾母、王夫人等人的颂圣。这话由一个晚辈、亲戚来说都是不太合适。从“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到“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再到“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可以说这个中秋佳节,湘云其实是满腹怨气的。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只有探春敢直言痛骂?湘云又为什么那么生气?

她也该是有怨气的,她对于贾府来说虽然也是外姓,但她和宝钗一样都是有退路的。本来她也可以像宝钗一样回史家,可史家外迁,她因为姐妹情分没有跟随叔婶 ,反留在贾府。住在贾府,她本可以有自己的独立院落,她却因为宝钗选择住在蘅芜苑。然而抄检大观园,她还没得到消息,就被宝钗安排在稻香村,这个处境是很尴尬的 。宝钗也是客人,蘅芜苑也只是她的借居之地,按理只有贾府能安排湘云的住处,宝钗虽然要离开,但湘云继续住在蘅芜苑也并无不可。退一步来说,哪怕湘云不能住在蘅芜苑,你给她安排住处时也该先问问当事人的意见。再退一步,哪怕没问过湘云的意见,也不该把湘云安排在李纨处。一:李纨是寡居,湘云和她也并不是有多深的交情;二:李纨处还有个儿子贾兰。

如果湘云对宝钗的安排并无异议,那宝钗的擅自主张就是姐妹默契,但明显湘云对宝钗擅自安排很有异议,那宝钗的举动就显得自私了,甚至这举动无意中把湘云安排在一个比自己弱势的地位。而湘云之所以在中秋佳节接连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正是因为抄检大观园的后遗症,正是因为宝钗的自作主张,让湘云体会到寄人篱下的难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