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不好怎么办?教授告诉你:人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改命!

混得不好怎么办?教授告诉你:人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改命!

混得不好怎么办?教授告诉你:人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改命!

混得不好怎么办?教授告诉你:人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改命!

愿与你一起 走好这一生

只要有花,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

只要无花,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

——寂静法师

以下内容来自寂静法师在《第十届福慧禅修营》的精彩开示

1

拼命不如改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种子,它决定了未来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如同这朵花,为什么会开成这个样子?

为什么会在这个季节里绽放?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是这个香味…都是由它的种子决定的。

有只兔子,出去吃草的时候看到大象也在吃草,便想:为什么我这么小而它却那么大呢?

兔子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大象吃的草比自己吃的多,所以它说:我要日夜吃草长到大象那么大!

但是无论怎么吃,一只拼命吃草的兔子只可能比其它的兔子大一些,但绝不会长到一只大象那么大。

所以人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改命。改命是转基因,我们心灵中有一个基因,这个基因是什么?用中土文化说就是功德,厚德载物就是这样来的。

2

外在是内在功德的化现

一个人外在的成就与财富,孩子和家庭这些是从哪里来的呢?它要有个东西去唤醒。我们看植物就知道了,首先第一个是种子,第二个就是能量。

外在的太阳、水分、养料都是能量,然后这个种子就自动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那么对于我们人来说内在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它们就是一粒种子,有了这颗种子之后要去浇灌它、呵护它,浇灌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就是积功累德。

一个人外在的一切包括长相、身高、家庭、财富、事业,都是一个人内在功德的外化。

我们看到一个企业家他做的很大、厂区修的很大,这些从哪里来?他说从钱来,那钱又从哪里来的呢?从功德来的。

我们听起来有点宗教,其实就是价值。一个企业如果对国家、对社会、对顾客没有价值,它怎么能够发展壮大呢?

我们看一看无论是出家人还是普通人都是一样的,他想要壮大只有一件事,就是积功累德,然后他会自动呈现出一个东西来。

我在读佛经的时候对这个印象非常深刻,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是阿弥陀佛透过无量劫的积功累德自动呈现出来的。

3

能量守恒定律

这里的灯光为什么那么亮?是电能转化出来的热量,是电能转化出来的光能,一个人的地位是一份能量,这份能量总要有一个来源来转化,一个人的健康是一份能量,一个人的幸福喜悦也是能量,它们都是从能量转化而来的。

这个能量用古人的说法叫做功德,今天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价值。所以在我的心中,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就可以了,做有价值的事和有意义的事,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了,因为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自动地从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之中诞生出来。

健康是能量支撑的,喜悦是能量支撑的,地位是能量支撑的,名声是能量支撑的,总之一个人的一切都是需要能量支撑的。

这就是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原理不是专用在物理世界,用在哪里都可以,用在我们的生命中也是一样的。

4

花开蝶自来

举例:月球围绕着地球转,为什么月亮会围绕着地球转?地球是月球质量的81倍,体积是49倍。我们又为什么会围绕着另一人转?由此也悟到了为什么地球围绕太阳转、有人会围着我们转。如此就理解了,知道人生该怎么过了。

九大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转,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也就是说太阳是绝对的质量,所以太阳如果再带20个行星也没有问题。因为这是由它的质量所决定的。

如果我们想象地球与月球之间,地球的质量在不断地减少,月球的质量在不断地增多,你知道会发生什么现象吗?当月球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时,地球就会成为月球的卫星、围绕着月球转。

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质量小的围绕着质量大的,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断地去积功累德,不断地成长自己、提升自己。

名可让利可让,唯有成长不可让;为了成长不要钱、为了成长不要脸。有人会不太理解,下一句你就理解了:只有成长才有钱,只有成长才有脸。

不成长这个面子保得住吗?所以为了成长面子要放下,为了成长名利要放下,其实当我们成长了名和利就会自动地跟随着我们,当花开了蝴蝶自会飞来。所以我们不要怕失去什么,要把注意放在有没有花。

我们每个人梦想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梦想的一部分。

现在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在决定是在为我们未来的梦想储存能量还是在消耗能量。

以上内容来自寂静法师在《第十届福慧禅修营》的精彩开示

儒释道教育名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长阿含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经》卷十三)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 《僧伽吒经》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

一切善法以不放逸为根本。(《杂阿含经》)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奉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