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當今的文化人最該做的(代序)?

按語:本文為黃胤然著中國第一本文化監理書《文化監理、優化與創意》序言。

黃胤然文

大勢所趨,這注定是一箇中國文化復興的時代,不過首先應該是一箇中國文化創意的時代,由此也是一個文化監理與文化優化越來越彰顯其獨特價值和作用的時代。

文化監理系列概念(包含文字監理、文創監理、文明監理)是筆者首次提出的文化新概念;與之聯動的是文化優化的系列概念(包含文字優化、文創優化、文明優化)。有效的文化監理和文化優化,恰恰在保障文化產品、服務的商業質量的同時,亦能保障其必要的文化質量和藝術質量,最終使你的文化更有品質,讓你的文化美到未來。

其實,不要說文化學者和專家了,只要稍微對文化有些敏感和關心的人,可能都會有一個相同的疑惑:我們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絕而延續至今的古國,我們又有著當今全球人口最多的勤勞、勇敢、善良、智慧的民族,但為什麼我們現今的文化成就和文明程度,與我們祖先五千年以來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博大精深的輝煌相比,並不相稱,有一種“割裂感”?著名的“李約瑟難題”“錢學森之問”等便是對這種文化疑惑產生的反思,並引發了一系列持續熱門的討論,廣泛涉及文化、教育、歷史地理、古氣候、思維模式等領域。

我們當今文化和文明的整體狀況確實不盡如人意:諸多文化和文明的亂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各類文創敗筆、文化事故總是“邪風吹又生”,而文化貿易上我們又是持續幾十年的逆差。從某種意義上說,“堵漏”“救火”都忙不贏,更別說拿我們現在“創意”的文化和文明去惠及全球、引領世界了。

毋庸置疑,我們必須要從文化及文明的頂層結構設計上努力做些什麼了,光靠呼籲、號召、要求、懲罰等,已經越來越顯得軟弱無力。筆者認為,有效的監理文化、優化文化和創意文化,恰好是能改變我們目前這種文化被動狀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文化亂象、文明亂象之所以屢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文化和文明進程中沒有同步地設計、預置進文化監理的機能;文創敗筆、文化事故之所以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忽略了文化優化的理念及作用;之所以我們當今的文化仍然遲遲不能走出去“照遍全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總是自固於解釋、重複(自己窠臼的)傳統文化,而忽略了在繼承傳統文化精華基礎之上更有價值的創意(世界視野的)未來文化。在當今世界語境下,文化沒有創意就沒有質量和價值,也沒有知識產權,自然就失去了普世的傳播力和影響的話語權。只有創意文化才能最好地繼承文化、拯救文化、復興文化。

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北宋著名的儒學家張載所道出的當時文人的共同心聲及本職,振聾發聵,餘音千年至今而不絕響。那麼文化監理、文化優化以及文化創意亦可謂當今中國文化人(包括各行業的學者、專家、藝術家及創意師)的文化天職、文明本責,也是作為一個當今現實語境下真正的中國文化人最應該做的。

筆者大膽地預測:在不遠的將來,文化監理師、文化優化師以及具有文化監理和文化優化能力的實幹型文化創意師、首席文化官等,將會是人力資源市場及高端獵頭趨之若鶩的新型文化稀缺人才,而從事有效文化監理和文化優化服務的專業機構也將在復興文化的大潮、大勢中應運而生,凸顯殊效。

本書主要由三個篇章和一個附錄組成。上篇首先從鮮活、耐讀的實踐入手,通過對文化各細分領域一個個生趣案例的呈現,讓大家對文化監理及文化優化逐步有一種感性的、清晰的瞭解。中篇是筆者對創意文化的理解及一些典型“中國式”文創的案例,包括筆者首倡的幾個文化新理念。下篇則是嘗試對文化監理和文化優化的體系做一個初步的理論學術探討。最後附錄部分收錄的是筆者最近幾年積累的文化思考和感悟的雜集,包括隨感和遊悟。

黃胤然 2016年12月21日

什麼才是當今的文化人最該做的(代序)?

中國第一本文化監理書——《文化監理、優化與創意》作者黃胤然

黃胤然簡介:跨界創意師、文化監理師、臻諦書院®山長、中國第一本“文化監理”書——《文化監理、優化與創意》(中國文聯出版社)作者;專注於文化創意、文化監理與文化優化;曾有多年外企管理經驗及海外學習、生活、工作經歷;獲加拿大魁北克大學項目管理碩士。

擁有“詩裝®(漢服)”國家專利及“雙章書法®” “臻諦書院®”“臻雅堂®”等多項知識產權;是中國國風會文化監理導師,中國詩歌學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歐美同學會會員;曾任《境• 界》雜誌主編、惠風詩社首任社長等職。

首倡“雙章書法®”“詩裝®”“寫意音樂劇”“胤然體歌詞”及“文化監理”“文創優化”等文化新理念;跨界創意作品頗豐;監理出CCTV9頻道、農夫山泉、小罐茶、湖南移動、卡地亞、Tiffany等諸多中外著名公司、機構文案、文創、文化的內傷與敗筆,成功為多家知名客戶實施文創優化項目。


什麼才是當今的文化人最該做的(代序)?

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文化監理、優化與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