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时出现那么多自发维护王朝的军队,为什么李自成起义没有呢?

夏杰

我觉得,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发生的时间不是处于同样的王朝灭亡的时间段。

首先,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是在什么时候?1851年到1864年期间,距离清朝灭亡还有60年到47年的时间,而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是在多久?据史料记载,是在1629年,这时距离明王朝的灭亡还有不到15年的时间!所以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

我觉得,明朝和清朝的统治时间既然都差不多,那么它们的对比应该是都在距离自己灭亡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才可以看出来。而不是一个是发生在还有60年灭亡的事件,一个是还有15年灭亡的事件这样的对比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如果允许我修改一下问题,你们也会觉得好像有道理一样,比如说“明末万历三大征为什么明朝还会出现那么多自发维护明朝的军队,而清末兴中会成立后(1984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没有呢?”是不是我的问题和题主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对比,应该是事先处于公平的时间段,拿你的衰落期和我的灭亡期对比,没有意义。

那我们公正的来看看,距离双方灭亡都有大概60年和15年的时候,双方都在做什么。

首先,都有60年的时候。明朝大概是17世纪初期,清朝则是19世纪中叶时期。明朝这个时期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时期(1573年—1620年),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的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并且此时,明朝对西洋诸国的战争大多都是胜利,没有一次是签订过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还有大量外国传教士进入明国,纷纷被明朝的文化所吸引,并且对中国的城市建设等等方面赞不绝口。这时明朝丝毫看不出还有灭亡的迹象。

清朝十九世纪中叶,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国力还没有收到致命打击,但是衰弱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面对太平天国起义,东南的繁华地区被摧毁殆尽,好不容易花了十几年才平息,准备自己动手进行洋务运动,西北和东南以及西南沿海又传来噩耗,西北阿古柏兵起,大肆屠杀新疆居民,东南的琉球事件,台湾逐渐被日本染指,法国入侵越南,越南请求清朝出兵援助。清朝此后陆续签订数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才平息这些事件,这个时候的清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所谓的同治中兴和明朝相比,真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双方都差不多还有15年灭亡的时候。

我们都是应该知道的,距离清王朝灭亡还有十七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建立了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后来的同盟会(1905年)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随后的辛亥革命更是势如破竹,革命立即席卷了全中国,都没有几个月的功夫,十八省中的大多数纷纷宣布脱离了清王朝的统治,我想,这个比明朝的李自成的速度更快了吧!清王朝的崩塌就似乎是在一夜之间,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统帝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就此成立。明朝的李自成1629年起兵,1643年在襄阳称王,1644年攻克北京,明王朝灭亡。可以看到,王朝的最后时间,两个朝代的朝廷都不得人心。


简单的小童鞋

李自成起义和太平天国兴起时天下形势是有大区别的。明末时财政恶化逼得民众不堪重负饥寒交迫,而各地的藩王们仍然大肆享受盘剥民脂民膏,至少李自成进北京前群众纪律还是不错的,民众唱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大顺军席卷北方,就是有人想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大顺军无钱无粮的谁参加?肥的流油的藩王们普遍抠门儿吝啬,一毛不拔,谁还愿意卖命?再说了明朝的军队并没有败的精光,崇祯还能下令调刘泽清唐通吴三桂等将军来北京勤王,只是将军们被崇祯折腾怕了,部队又普遍缺粮少饷,要么磨磨唧唧不来北京,要么投降李自成了。在南方,虎大威左良玉史可法等人还在跟张献忠的大西军死磕,所以组建地方武装没有必要也没资源。清末就不一样了,太平军把南方腐朽清军打的溃不成军,而清廷在北方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只有曾格林沁和胜保,加起来都不到10万人,还要负责北京的安全防务,兵力严重不足,只好命令曾国藩等人自己拉队伍,湘军淮军先后组建崛起,逐渐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特别是湘军骨干大部分是读者孔孟出身的读书人,太平军席卷湖南只是路过并没有长期占领,也给了曾国藩等人拉队伍的机会。至于缺粮少饷没军费,后来湘军淮军的人自己建立“厘金”制度,主要向来往商品货物设卡收钱,这种盘剥大大缓解了没钱的压力。也造成晚清逐渐中央政府权力和控制力的衰落,朝廷轻,地方重的政治权力格局,近代军阀由此起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