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菜如此衰落,原因竟只有一個字?

導讀:豫菜起源於4000年前的夏朝,在唐宋時期發展達到頂峰,此後日漸衰微,直到現在很多本地人都不認識了。何以如此衰落?原因只有一個字,“窮”...

豫菜”即河南菜,是在原“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間菜”的基礎上,依據河南的物產和氣候條件,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豫菜的發展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此後,日漸衰微。

直至現代社會,豫菜的知名度乏善可陳。每每談起這個話題,作為一個有情懷的河南人,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帶著一絲遺憾,甚至心裡會有些許憤憤不平。在剖析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客觀現象:大多數河南人,都說不清楚豫菜是什麼,有哪些代表菜品?更直白一點的說,很多河南人自己都不認識河南菜,更沒有品嚐過正宗的河南菜。

豫菜什麼樣?

按照2007年首次發佈的《豫菜基本規範》中的定義:豫菜是由以開封代表的傳統豫菜體系,逐步演變為以省會鄭州為中心的新豫菜體系的。

該規範介紹,豫菜以鄭州為中心、由四個不同的口味區構成。豫東口味居中,恪守傳統、扒制類菜餚是為典型,以開封為代表;豫西以洛陽為代表,水席為典型風味,口味稍偏酸;豫南以信陽為代表,燉菜較為典型,口味稍偏辣;豫北以新鄉、安陽為代表,善用土特產,口味偏重。

河南豫菜如此衰落,原因竟只有一個字?

河南炸八塊

豫菜堅持五味調和、質味適中的基本傳統,突出和諧、適中,平和適口不刺激是其顯著特點。各種口味以相融、相和為度,絕不偏頗是基本原則。作為中原烹飪文明的代表 ,發源於開封的豫菜雖然在南宋以後成為中國烹飪的地方幫派,但因地處九州之中,一直秉承著中國烹飪的基本傳統:中與和。

豫菜的興衰史

豫菜歷史悠久,曾經風光無限。

早在4000年前的夏朝,開國王啟在今河南禹州擺下國宴,宴請四方諸侯,史稱“釣臺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調和”、“以湯說美味”,這是與豫菜有關的最早的烹飪理論。

河南歷史上的幾座都城,也都推動了豫菜的發展,例如史書記載的“周代八珍”以及唐朝武則天定製的“洛陽水席”。及至宋代,國都汴梁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城市,《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酒樓、飯館、食店、茶肆,遍佈大街小巷;《東京夢華錄》所記載的“七十二正店”,以及市肆鋪面所經營的菜餚已達數百種,豫菜達到鼎盛。後來,宋室南遷,豫菜的勢力有所滑落,但仍對江南烹飪產生了巨大影響。明清時期,豫菜式微,但在各大菜系的比拼中仍有一席之地。明代《梵天廬叢錄》就記載說:“晉、魯、川、滇、豫、粵、蘇、浙等省,食各有味道,菜各有拿手。”

清末民初袁世凱上位,豫菜也迎來了輝煌年代。隨著帝制崩塌,河南項城人袁世凱的崛起改變了豫菜在京城的地位。京城裡有一家河南館子漸漸興起,這家飯館就是厚德福。厚德福在民國時期最盛的時候,開了十多家分號。店面拓展到上海、天津、瀋陽、哈爾濱、西安、青島、重慶、南京、長春、成都以及香港、臺灣、日本等地。

建國後,中國廚師之鄉長垣的豫菜大師們幾乎包攬了中央政要的廚師職位。

可惜,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的時候,八大菜系和外國餐飲企業大舉進入中原,貴的以粵菜為首,中低端市場的被川菜、湘菜等佔領,豫菜完全沒有立足之地。更悲催的是,明明做出的是豫菜,也得掛上其他菜系的名字,否則就賣不出去。豫菜廚師們也轉行做別的菜,不然就沒飯碗了。

豫菜為什麼沒落?

首先是因為窮。北宋之後,中原徹底跟“政治經濟中心”說再見,對豫菜的發展來說是釜底抽薪。南宋開始,豫菜開始日漸衰落,直到今日。

從近代到現代,中原大地不是戰亂就是天災,貧瘠的土地上民不聊生,用料做法都考究的豫菜根本無法生存。

長期的貧窮,造成人才缺失。老一輩的豫菜大師本就逐漸稀缺,年輕的更是青黃不接,學不會或者不願意學。中國烹飪大師、豫菜一代宗師呂長海說:“豫菜是有點失傳了”。

“經濟發達”這個標籤至今也不敢貼在河南身上,而餐飲業發展一個根本因素就是經濟,只有富裕了,才能有閒情逸致去研究吃。而且品菜是拉近人與人感情的一個重要紐帶,沒有大量生意人和達官貴人的支撐,菜系就失去了高品質沉澱和菜品創新的活力。

豫菜的傳承和復興

曾經,央視新聞微博稱“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親”。該報道一經發出,便招致眾多其他地方網友的質疑。

不管是“母親”,還是“姥姥”,所謂人窮輩長,我們無需太在意這些過去。相反,承認差距,向前看,振興豫菜,提高豫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才是對質疑最好的回應。

一個好廚師可以成就一個飯店,但是要想發展一個菜系可沒有那麼容易。

所以要想振興豫菜,那就努力讓河南人富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