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词看上去很有意境,翻译过来却大失所望?

用户68736148

绝大部分诗词都是这样,翻译之后完全失去意境。

念书的时候有一个个很好笑的梗,就是翻译诗经中的卫风硕人,全班笑到要呕吐。

《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就是形容美女的,说她的手,说她的皮肤,说她的脖颈,说她的牙齿,说她的额头和眉毛,说她笑,说她的眼睛。

翻译一下:手像柔嫩的刚发芽的草尖,皮肤像刚冻结的油脂(猪油),脖子像天牛的幼虫蝤蛴,牙齿像瓠瓜子一样整齐,额头像螓这种虫子饱满方正,眉毛像蛾子的触须又长又细······

她美吗?美吗?美吗???

摸着你的良心告诉我,你喜欢昆虫吗?

诗经中绝大部分是不能翻译的,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去看看那些自以为翻译的很好的诗经解析,美好的句子几乎全都变味了,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要多俗有多俗。

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翻译就是:雎鸠这个鸟,它在河边关关的叫。

有意思吗?你说有意思吗?

咱们捡名句说: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谁来翻译一下!

谁来告诉我怎么翻译!

两个人在被窝里啪啪啪的夜晚,白梨花压倒了红海棠···这还有个毛线意思啊!要的就是那种意境好不啦?

陆游: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翻译:唉,京城的沙尘暴会弄脏我的白衣裳,赶在清明节前我就到家了。

李白: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翻译:我喝大了要睡觉了你赶紧走吧,明天你要是还想跟我喝就把你的琴抱来。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OOXX的时间太短了,太阳都升起了,从此以后皇上就不上朝了!

够直白吗?够直白吗?

来人,给朕报仇!拉下去斩了!

著名的周邦彦的那首据说是宋徽宗和李师师偷情的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翻译:并州的刀像水一样亮,吴地的盐像雪一样白,纤细的手指头在那里剥橙子。

换个柔和一点的翻译:锃亮的刀,雪白的盐,肤如凝脂的一双纤巧的手正在给谁剥橙子。

得啦,又回到猪油了!!!

------丸------

文:祁门小谢


祁门小谢

从内心来讲,我是不赞同诗词翻译的。因为几乎所有诗词翻译之后都会变得很奇怪。

诗词是怎样的呢?言简、意境大,翻译就会失去这个特点。

先回答题主,最后说下我对翻译诗词的看法:

翻译之后,最失去已经的莫非写美女的诗词了。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句词看上去很美吧?你说怎么翻译?

水是眼波横还好说。眉毛长得像山峰是个什么样子?

简直不敢想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洛神赋》,称得上是写美人最传神的古文之一了。

你要翻译过来,最准确的是头发高耸入云……

这简直是身高不够发型来凑的节奏嘛!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翻译:叫你不要过河,你偏要过河。现在淹死了吧,你叫我说什么好?

这就是一个作死的现实版!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翻译:不要说你没有衣服,把我的衣服给你一起穿。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这句我真的不知该怎么翻译了。

为什么要砍丁丁,鸟儿为什么要嘤嘤?

只想丢出一个“嘤嘤嘤”的表情包- -


栗子就举这些吧。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读古诗、背古诗的原因。

因为古诗可以让我用更美的语言表达内心,而不是窝草窝草窝草,蓝瘦香菇。



翻译诗词有2个用处

1、便于理解

我平时答题的时候会翻译诗词,那是为了读者更容易理解,说出来你可能不会信,每篇答案里面写翻译会花掉我一大半时间,因为我得苦思冥想,找最合适的词去翻译,尽量不太偏离原意。

2、便于记忆

毕竟我们现在的语言环境和古汉语有很大差别,翻译过来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好理解了,自然好背诵。

但是!

当你读得够多之后,语感已经够好的时候,就放弃翻译吧!


也可自话

这里面肯定需要明白,古人为何如此“意境”作诗的原因,才有为什么翻译出来“大失所望”的迷底吧?

其一,诗词歌赋对子等等都是围绕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事实,而后世不知当初文化形成过程中,乃是一个围绕朝政文化氛围而现实的残酷性质所致。

故而,诗词表面意识境界的彼方,仿似非常的美好在召唤,而现实中的政治文化激烈碰撞却是非常的严酷,甚至于关乎天下安危的残酷事实,由此可见,诗词一经出现就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后世人可以不承认的史实。

其二,只要细心观察历史上大多数的诗词,总是这样那样出自大人物之手;总是这样那样与某种政治情怀相结合;总是这样那样人生仕途无论哀愁无论气概无论节气等等,那一样离开了诗词文化知识面的“不政治”?

如图所示的政治诗意境如何表述?

红太阳东方升起的意境,古意寓意深长什么方面的内涵多些?

例如《九歌》之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飞翔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看见残虹如血的海面意境,象征什么方面的内容范畴多些?不用细说也知道了,一旦翻译出来的“大失所望”,无非就是一个即将旦生的人物,会不会造成血流成河而天下不太平的残酷性质呢?如此的诗词内涵事实,难道会有十分“美好的意境”不成?

换言之,只要文化知识面与政治挂上号的话,其里面的内涵意境实在是很骨感,而且非是普通平头百姓可以理解的“政治”意识境界。

故而,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一个破解美好意境的“反向”过程,使诗词意思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如此一来,往往就没有原先什么美好意境的存在感受了。

其三,诗词其实原始性质的目的性是,一个为了稳定天下太平之文化传承的产物,并非一定是后世随意拿来显露文化的玩物。

总之,越是越早期的诗词,例如诗经乃道德律韵之法子诗也,一讲风尚风格风光、二讲雅丽雅致雅言、三讲颂扬颂词颂歌,目的性是一要赋闲赋予赋有、二要比试比较比拼、三要兴旺兴盛兴致等等。

这就是一个围绕朝政的政治趋向的原始“律法”诗篇。它就有越多的美好事物之意境,来表达政途治理天下太平的文化表述的残酷性。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很容易翻译出不美的内涵,就是如此简单的“大失所望”之道理。

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不理解诗词出现的真实原因,总以为历史上的诗词,是古人拿来玩耍有无文化高低的“玩意”,其实是一个寓意深长的意思,使用美好的意境来表述的现象,而造成后世两者有鲜明对比的错觉感云云。


蓝本动画

翻译,讲求“信达雅”,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信指翻译的准确性。即对作品字面意思的准确描述。达,则指意境。即要求可以很好的传达原作所想表达的意境,情绪以及深层含义等。雅即用词典雅,要求美感。

三层关系为递进关系。题主所说翻译过来大失所望,应该是因为,只达到了第一层信的水平

由于译者学识,水平的区别。同样一篇作品,翻译过来的味道就有不同。网上那篇很牛的《出师表》英文版,在翻译回中文的时候,与《出师表》原文又能有几分相同。

所以领会原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并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才是达的境界。

而古诗词包括各种骈赋等文言作品,大多讲求韵律,节奏,讲求押韵,平仄。从句式到遣词造句,都有一些美感。而这就是对翻译更高一级的要求。跟译者的文学素养有很大关系。


水绕顽石

关于翻译,第一为使用,第二为技巧,第三为艺术!!!


你直接翻译成白话文,肯定意境,词句,都远远不如原文。


I love you once.

I love you twice.

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

这个你直接翻译,

普通:爱你一次爱你两次,比豆子和大米更你

文艺:一见钟情,二见倾心,此生不渝

逼格: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所以了,翻译完全看个人,工笔意境。

同样一句话,普通人说出来和以散文方式说出来,意境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

i love you but just like you

普通:我爱你,也只爱你一个

文艺: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亦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逼格:爱不爱你,我说了算。


生息鹧

诗词之所以是诗词,翻译成白话文就失去了他本身的优势了。

看到题目,我想到一句很唯美,很经典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大家应该都熟悉,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一句摘抄,但它翻译过来的意思呢,还有原诗的悠远意境和唯美吗?不可能的,有人曾经打趣,文化人的区别就是,看到同样的风景,吐出不同的辞藻,“瞧,天空中有一群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句更美,还是原句啊,诗歌有它的优势,就是因为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推敲斟酌所写,不说一字千金吧,起码也得字字珠玑。

再有这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就算是专家,大家,再怎么翻译他也会失了原味,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要平淡看之,不必大失所望,因为这些千古名句,已然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了。

诗酒年华,畅所欲言。


小幸福的萌萌雷

诗词有诗词的意境,一般来说,只要翻译成现代文,他的美感起码减少百分之八十。

诗词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它的形式上。在平仄交替之间,兼之以押韵,或合律,或拗怒。在此之中,只有跌宕起伏的美感,而诗词本身有特定的格式,这种格式是根据音乐性,表达性,经过古人多代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其次是语言的美感,其一在于意象的延伸,和典故的厚重,和文字的精炼。在这三者之中,便是诗词最精髓之处。

而翻译成现代文,直接打破了古诗词所以具有美感的地方,直接变成了一篇流水账,同时翻译的功力也让古诗词变得跟小学生作文一般毫无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