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財政部門統籌放管結合 提升服務政府採購當事人水平

陕西省财政部门统筹放管结合 提升服务政府采购当事人水平

近年來,陝西省寶雞市財政部門按照中央和省部署,統籌推進政府採購領域“放管服”工作,面向採購人、採購代理機構、供應商等政府採購當事人,找準重心,有的放矢,提升服務水平,相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以強化權責對等為主線,面向採購人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明確採購人主體責任。依據《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及財政部第87號令、第74號令等法律法規,強化採購人在編制採購需求、落實採購政策、公開採購信息、開展履約驗收、加強內部控制等重點環節的主體責任。同時,制定《採購人責任清單》及《採購人負面清單》,從各項政府採購法律法規、規章中梳理出了採購人的38項法定職責、21項禁止行為,釐清採購單位“應當為”的“份內事”,樹起採購單位“不得為”的“高壓線”。

二是依法依規落實採購人自主權。根據政府採購一系列新法律新法規,結合寶雞實際,落實好採購人“非集中採購機構目錄內項目自主選擇採購代理機構權”“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下項目自主選擇採購方式權”“分散採購項目自主組織採購活動權”“非公開招標項目推薦供應商權”“技術複雜或性質特殊項目自行選定評審專家權”“抽取評審專家及評審現場管理監督權”“協議供貨和定點採購範圍內自主確定成交供應商權及組織二次詢價(談判)權”等實質性權利,充分發揮採購人的主體作用。

三是向採購人下放管理權限。除變更採購方式、採購進口產品等法定審批事項外,採購實施計劃、採購合同等均實行軟件系統自動備案,財政部門不再審核預算來源、資產標準、採購方式等事項。同時,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採購限額標準和公開招標數額標準,採購限額標準以下的項目由採購人按照財務、內控管理等規定辦理,提升採購活動效率。通過壓實主體責任、強化權責對等,很多采購人辦理政府採購業務更加審慎了。

二、以實行寬進嚴管為主線,面向採購代理機構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勇於“放”。根據《政府採購法》修訂後社會中介採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行政許可取消的要求,按照“一地登記,全國通用”原則,凡在中國政府採購網登記的社會中介採購代理機構,均可在寶雞市依法代理政府採購業務,市縣不設任何備案“門檻”,不強制要求外地註冊的機構在寶雞設立分支機構,不搞定點入圍、隨機抽取等任何限制措施。目前,在市縣兩級代理政府採購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已從資格放開前的幾家,迅速發展到30多家。

二是嚴於“管”。連續三年組織開展采購代理機構專項檢查,對發現的一般違規問題,通報檢查結果,開展集中約談,責令限期整改,並對存在違法行為的4家採購代理機構給予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圍繞評審現場管理等重點環節開展常態化“雙隨機”抽查,抽查面覆蓋到所有采購代理機構和採購方式。通過嚴格監督問責,提升採購代理業務規範化、專業化水平。

三、以加強誠信建設為主線,面向供應商提升服務水平

一是暢通舉報投訴渠道。把依法處理舉報投訴作為加強市場誠信建設、規範政府採購秩序的重要基礎工作,維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市級共接到供應商電話、來信等舉報件4件,接到相關職能部門轉辦件2件,受理供應商投訴件5件,均全部辦結。針對舉報投訴面臨情形複雜、執法風險大、調查取證難的實際,注重發揮評審專家、法律顧問的“智庫作用”,並嚴格落實行政處罰事項內部會籤等要求。此外,對於供應商反映的屬於其他部門管轄的事項,按相關規定及時轉辦;屬於下級財政部門管轄的事項,告知受理渠道並做好協調。

二是提高採購透明程度。制發政府採購信息公告示範文本,開展采購信息公開專項隨機抽查,督促引導採購人、採購代理機構提高採購信息公開的規範化水平,維護供應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以採購信息公開倒逼採購活動公平公正。在批量集中採購品目技術服務標準制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聽取製造商、供應商意見,保障採購需求科學嚴謹。

三是落實聯合懲戒制度。開展政府採購信用記錄查詢和使用專題培訓,向“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時上報政府採購行政處罰信息、“雙隨機”抽查信息,落實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