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瓯海区特产瓯柑


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古人有“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在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并广泛流传瓯柑可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以高其他水果好几倍的价格去购买瓯柑,全价老少均要吃上几个。

瓯柑果形端正,梨形或高扁圆形,果顶部凸出;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油亮,果蒂鲜绿;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皮,果肉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时略带微苦。

瓯柑耐贮藏性优于其他柑橘品种,果实经过贮藏,“越冬抵黄,色味犹新”。早在南宋淳熙五年,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专著《桔录》中记述的“海红”即为现今的瓯柑。

《本草拾遗》、《随息居饮食谱》等有关古医书均对瓯柑药用价值有所介绍,其中清《瓯乘补》曾载:“人之珍瓯柑者,以其能辟煤毒,京御岁除,登荐乃成年例遇柑稀少,虽颗值二三百,必皆求之”,可见当时瓯柑在京津一带已闻名遐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