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韩建军,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二级警督。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泰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泰山区城东大队副大队长。

2011年12月,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2年6月,被省公安厅记个人二等功;2014年3月,被省公安厅评为“齐鲁先锋警员”;2014年9月,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山东最美警察” 并记一等功;2014年11月,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被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交通运输部等联合授予“中国好交警”荣誉称号。2015年9月,被团省委、省妇联、省文明办等联合授予第五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6月被省委表彰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9月,被公安部交管局评为“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2017年5月,被人社部、公安部表彰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韩建军同志带领的老市委岗先后被市、省、全国评为青年文明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绝对忠诚,有信念

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安是著名文化旅游城市。韩建军分管的辖区,既有车流密集的老城区,又有事故多发的城乡路。城区的岱宗大街南邻岱庙,北接泰山红门风景区,是泰城交通的重要枢纽和进出泰山景区的交通要道。但这片辖区交通环境极为复杂,集社区、商贸、餐饮、学校于一体的繁华区域,有30余所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100余家大小商场,5万余辆机动车,10万余辆非机动车,128处信号灯路口。

有人说,都进入高科技新时代了,还需要交警整天在路上指挥吗?但在韩建军看来,交警就该在路上,就该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每天早7点上岗,下午晚7点下岗,早晚高峰期在路口加岗,平峰期在路面巡逻,每天工作时间达12个小时之多。夏天路面温度高达40多度,一天下来警服汗渍斑斑,就像水里捞出的一样;冬天寒风刺骨,在路面站的时间长了,双脚麻木不堪,甚至失去知觉。

这些年,“小黑哥”成了泰安交警的形象名片。他更深深的懂得,这是对他工作的认可和褒奖,他始终严格做到三个一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高峰平峰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每天上岗,我不停地指挥,不停地喊话,不停地走动,不停地纠正违章,平均每天要打6000多个手势,吹3000多声口哨。

韩建军从警22年,寒来暑往,日久生情,辖区的路便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成了他心中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常年在路上,并对路有了深厚的感情,这也让他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马路,是交警的工作岗位;站好马路,是交警的神圣职责。22年来,他始终坚守“干好平凡的工作就是不平凡”的人生信条。把“为人民站好马路”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把三尺岗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大舞台,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探索求新,乐于奉献,在路上一站就是22年,确保了管辖道路的安全、畅通、有序,广大的市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路指挥家”。

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

他尽心尽责,有担当

泰山脚下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叫“泰山石敢当”,它勇敢正义,为黎民排忧解难,深受爱戴,它也被后人引申为一种精神,叫担当精神。

从警22年,韩建军一直在基层,一直在路上。他是出租车司机的贴心朋友,也是附近居民的好邻居,被誉为泰安交警的形象名片。长年的风吹日晒,他的皮肤渐渐变得黝黑,被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为“小黑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坚持人在路上、心在路上,带领辖区民警,全身心地投入疏堵保畅和交通安保。他仔细观察每一个重要路段的流量,认真分析每一个信号灯的配时,最大限度的确保道路畅通,最大可能的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他坚持每天早6点到岗,晚7点撤岗,一天工作近13个小时,只要有夜间集中行动,他每次都要带队参加。

2017年元旦,天空飘着雨夹雪,韩建军带队在博阳路夜查,发现路边隐蔽停靠了三辆外地号牌的严重超载大货车,司机消失逃避检查,直到夜查结束,仍不见司机踪影。零下5°度的气温下,韩建军在车上整整蹲守了一夜,直到凌晨5点三名违法司机出现。在接受处罚时,一位司机不停地说道:我走南闯北,也挨过罚,却没见过这么执着的交警,真服了。

有人曾劝他说:“交通拥堵就这样,你累死也忙不完。”但韩建军却说:“堵了路,就是堵了心!”他是个坐不住、闲不下的人,路面就是他的办公室。在做好道路交通管理的同时,韩建军全面掌握辖区基本情况,了解地形地貌,将所有信号灯、标志标线牢牢记在心中,让自己的大脑变成一幅辖区“活地图”。工作中坚持向老同志学习,积极摸索经验,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及时调整管理方法和模式,确保群众出行安全、道路安全畅通。他常说,“干交警没多少高科技,也没多少大风险,苦也好,累也罢,只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各种胃药、降压药和止疼药,他却说:不是什么大病,吃点药就没事了。

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

他公平正义,守纪律

作为交警,保畅通、护平安是天职。这些年,他始终坚持一条底线:解囊相助、服务群众的事让他做什么都行,但违法行为在他手里谁也不行。

2017年3月初,一名女子带着孩子驾驶电动车逆行机动车道,在老市委岗被韩建军当场拦停,并做出20元罚金的处罚决定,当事人表示强烈不满:“电动车罚什么款啊?”还在罚单上吐唾沫,满口脏话。韩建军却心平气和地给她讲法律、讲危害,“你骂也好闹也罢,我受点委屈,但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必须接受处罚。”这起处罚,也是全市年度开具的第一张非机动车罚单,泰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多年来,韩建军查处每一起违法行为,都始终坚持“处罚前5分钟教育”法,结合真实案例,告知驾驶员违法行为及后果,他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交警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让人人遵守交通法规。

韩建军始终把公道处事和依法办事作为工作准则,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原则,坚决依法依规办事。有人通过托关系递条子请求高抬贵手,他都讲明利害,婉言拒绝;也有人给他送烟送卡走“后门”,他都义正言辞,置之不理;有人跟踪威胁恐吓,他豪不动摇,无畏无惧。对那些“酒驾”、无证驾驶、车辆套牌等严重违法行为始终做到“零容忍”,甚至连亲戚、同学、朋友出面也不行。这些年,他“得罪”了同学、朋友甚至是家人,但始终顶住压力,坚守着他的“底线”。他先后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万余起,没有一起投诉、上访和复议案件。2016年9月,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以《韩建军:“小黑哥”治堵记》为题,对韩建军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韩建军还注重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改进工作方法,稳妥处理好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有效增进了警民关系。

2017年9月,支队开展校车隐患清零行动,韩建军带队在大安小学路口设点检查时,查处了一辆接送学生车辆违章超员。两天后,当得知该车超员,是因为免费照顾一个特困家庭的孩子时,韩建军立即掏出200元钱,替司机缴纳了罚款,并嘱咐道:做善事,得先守法,得先考虑孩子们的安全。后来,又协调当地一个公益组织,解决了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

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

他开拓创新,有作为

这些年来,他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一幅辖区“活地图”,将所有的信号灯、交通指示线都牢记于心。

有时候,路上流量降了,车少了,他就一个人站在马路中间,琢磨路口的信号灯的设置怎么更科学?琢磨路上的标线设置怎么更合理?琢磨重点路段的拥堵怎么分流?他不断观察、总结道路通行规律的特点,将辖区所有的单位、路口、信号灯、标志标线以及人员、车辆通行规律像一幅电子地图、生活画卷一样嵌入脑海中。针对一些路段路口资源受限、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而导致长期拥堵的实际,他就常琢磨,多思考,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交通的“老大难”。

东岳大街华侨路口,有一座建了20年左右长期闲置的南北地下通道。通道北面地上两侧不对称,东侧宽约14米,另一侧宽约7米。多年来按照老规矩、旧习惯,东侧北行,西侧南行。南行人和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交错挤压,而北行则畅通有余,成了多年“老赌点”、“老大难”。这一“堵点”,也长期困扰着韩建军,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将南行左转车道由西侧调整到东侧,赌点瞬间解决。

这些年来,他不断的思考、实践和摸索,总结了符合我自身工作实际的交通管理“勤、细、严、创”四字心得。“勤”,即勤观察、勤巡逻、勤思考;“细”,即辖区情况要掌握细、群众工作要做细、路面执法要抓细;“严”,即以严保安全、以严促管理、以严树形象;“创”,即打破思维定势创、借助科技力量创、发动群众智慧创。多年来,韩建军负责的辖区道路很少发生严重拥堵现象,未发生一起生重大交通事故。该经验被《齐鲁晚报》、《泰山晚报》、泰安广播电台等多个媒体报道。

为解决非机动车高峰期等红灯扎堆,前面的不能走,后面的走不了现象。韩建军推行了“非机动车双向分道行驶”工作法。即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左转、直行和右转标志线,引导非机动车按指示快速通行,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结合辖区车流量、高峰时段,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高峰期限时禁左”、“车辆快出慢进”工作法,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办法,有效缓解了辖区交通拥堵问题,这些小创意、小调整,使高峰期整整缩短了近20分钟,道路变得更加畅通了,群众出行也就变得更加方便了。

韩建军常常思考,做好交管工作仅靠人力和一些土规定、老方法不行,必须开拓思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2016年,韩建军在支队《创新,我们在路上》主题演讲时讲到:“哪怕给一个信号灯、一段标示线来一点小变动;路旁多加一块指示牌、多一句小提示都能给道路带来畅通,给出行带来方便,给生命带来安全……”

钉在泰城马路上的“黑面”石敢当!泰安市民亲切地称他为“小黑哥”

作为一名人民公仆

他心中有民,有品行

他常说:我们干的是路上的活儿,惦记的就应该是群众的事儿。作为交警,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将心比心,关心群众关注的,帮助群众所需的,做好群众的事,赢得群众的心。

2016年,全市开展创城迎审,韩建军对岱庙周边长期违法停车的9辆残疾人车辆进行清理时发现,这些残疾人行动不便,生活困难,有限的经济来源无法购买手续完备的车辆,他们的生活和出行都是问题。了解核实后,他很快协调车管所,了解残疾人办证规定,帮助办理了C4驾驶证。又联系4S店和银行,以银行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了残疾人专用车辆,解决了他们出行难题,也消除了一大交通安全隐患。事后,9名残疾人联名到市残联、支队为韩建军请功。这些年,他先后捐助过的残疾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特困当事人100多人。

他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设身处地的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他常说:只有把路放在心上,把路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才懂得如何去调整和疏导;只有把路放在心上,这条路才会变得有生命有活力,才会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

这些年来,他忙着管路、管车、管人、管事、管工作,却遗忘了怎样对待家庭,对待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2015年8月的一天,天下大雨,妻子有事出门,打电话叮嘱让他接女儿放学。下雨天,正是道路拥堵的时候,他从下午4点多一直忙到7点多,才想起女儿还在学校,当他赶到学校时,女儿在学校传达室一直孤单的等着。

2017年,在创城迎审和十九大安保连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韩建军几乎天天靠在大队,带领中队民警坚守在执勤一线。在他的工作里,就是不停的研究方案,不停的指挥调度,不停的一线行动;在他的脑子里,满脑子的都是“三个不发生”“隐患清零”和“四类重点车”等专业名词;在他的节奏里,几乎每分钟都在高速运转,打击交通违法,遏制交通事故;在他的时间里,没有完整的休息,只见他那忙碌的身影。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年初就答应陪女儿去趟方特游乐场,只能又一次食言。中秋节那天,夜查到11点多才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妻子送来的月饼,心头一股暖流和酸楚。

韩建军是从基层岗亭走出来的“平民模范”、“草根典型”,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平凡的警察岗位上用忠诚、责任和信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和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为人民站好马路,是他一生不忘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