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估价不降反升,打脸做空京东的报告

2016年6月初,新加坡毕盛资管发布了一篇长达50页的分析文章,称京东存在商业模式无法依赖GMV增长等问题,其股价被“极度高估”,这份做空报告造成了京东股价的大幅度下跌,不过在之后的一年里,京东不但实现了年度盈利,而且股价也最高冲破了43.8美元大关,市值逼近600亿美金。


2017年5月,新加坡毕盛资管再发做空报告试图故技重施,报告指出:

1,京东自营的3C和家电业务由于利润单薄、价格竞争激烈,根本无法盈利。

2,该报告认为京东的估值高达600亿美金,市盈率超过410倍,是一个郁金香的泡沫故事。

3,京东的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抛售京东股票,这代表了这家和京东关系密切的机构对京东的前景表示了担忧。

不过这次投资者和市场给予了京东极度的信任,京东的股价不跌反涨,让其做空失败。

京东估价不降反升,打脸做空京东的报告

市盈率的算法也很荒唐

零售巨头亚马逊的PE也有600倍之多,难道亚马逊的股价也是大泡沫?零售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利润。就拿沃尔玛来说,2017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309亿美元,营业利润为62亿美元,利润率只有4.7%,但规模大了,利润额依然可观。

京东在中国市场有着区别于亚马逊的模式

一味拿京东和亚马逊比较是不明智的,京东就是京东,有着适合国情的运营模式。虽然亚马逊有AWS,但却没有自己的配送网络,而京东恰恰相反,只能说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的选择不同,放大亚马逊的长处,从而得出京东高估值、无前景的结论本身就是荒谬的。

京东自建物流成为大杀器

报告说“京东的256个仓库网络的95%是租用的,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取代”。京东物流现在已经成立了子公司,依靠自建物流,让京东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国内最大的自营B2C电商平台。因京东良好的快递服务,很多人成为了死忠粉,。目前的京东逐步向低线城市的渗透,那么自建物流又在三四线城市成为杀手锏,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帮助京东更好的赢得这些市场。

京东物流正在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京东平台商家正在使用京东物流,这意味着京东的商家将具备和自营相似的体验,那时候京东的平台业务绝对是不容轻视的。

京东估价不降反升,打脸做空京东的报告

京东的用户主要是在APP

腾讯购物入口占京东整体用户量或者收入的比例只有10%左右!京东的用户主要是在APP,而且随着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口碑传播让免费的用户越来越多。

高瓴资本仍然持有大量京东的股票

上市前的股东在股价飞涨的过程之后减持套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此减持也是有节奏有限制的减持,现在高瓴资本仍然持有大量京东的股票。有节奏的减仓,平衡仓位,对于任何一个基金公司来讲,都是非常正常的,根据减持消息就判定京东前景暗淡,显然是荒谬的。

京东家电带动整个家电行业都实现了4-5%的净利率

京东的模式是建立在一个高效的运营效率基础上的,比如在京东进入家电领域之前,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仅有1-2%的微薄利润,而京东通过大家电的网络零售,大幅降低了渠道成本,不仅京东家电实现了盈利,也带动了整个家电行业都实现了4-5%的净利率。

“永谦卑、不作恶、求共赢”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信条和经营理念,面对境外机构的恶意做空,京东估值不降反升,牛逼的企业就该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