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胡子的兵

留胡子的兵

留胡子的兵

当兵的不允许留胡子,这在内务条例中早有规定。

可俺当兵时就留了那么近两年时间,大家也曾看见过我当兵时留胡须的照片的,说来话长呀。

俺是先当的工人,拿着月饷525大毛当兵的,又是“飞过海”入的伍,没进过新兵连,自然是吊儿郎当,自由散漫惯了的。

文革中曾偷着看过前苏联影片《海军少尉巴宁》,对那里面的主人公巴宁上尉极为崇拜,他那留有小胡子的形象简直就是我们的崇拜偶像。

瞧俺那时的行头打扮:脚蹬一双高腰将校靴,下身穿一条国防绿军裤,上身内着老爹的五五式将校呢,外罩一套洗的微白的“人字呢”冬装军罩衣,领口是一定要打开的,袖口、领口显示出内在的不凡,头上微微向右倾斜戴一顶“马裤呢”大盖帽改制的的特殊帽子,并将帽沿向前压的低低的,跨下骑一辆崭新的永久十三型锰钢自行车,特别是在我上唇下留有刚刚长出的未曾上刀刮过的小胡子,还用小剪子修理的极为整齐,显得十分另类,因此在俺们一帮子狐朋狗友的弟兄们之间极为有名,人送绰号------“巴宁”!

这一当兵“吃粮”了,原有的“行头”装备是不能穿带了,只有这长在自已嘴上的小胡子保留下来,因是在本军区当兵,仗着人熟,或带口罩,或手挡瞒哄过了军务处处长的眼晴直接补入连队,这连队是个农场生产连,远离城市,对军容风抓的不严,加上连队里少数民族多,且连长、指导员均为回民,他们对俺留有小胡子采取宽容态度,只是让勤修剪着点,别太长了……就这样第一年就平平安安过来了。

七零年年底俺们连改编为团部特务连,由农场调入团部城市,俺这留有小胡子的形象立马被团参谋长发现了。“哎!哎!你这、这、这、怎么还留着小胡子呢?”。

“报告参谋长!我当兵来时老爹、老妈嘱咐我不要过早上刀刮脸,以免胡须长的太壮……”我忙找理由搪塞。“你少给我找客观理由,当兵的留着胡子总不好,给我刮了…..!”。参谋长的话象是命令。“是,刮了!”俺立正回答。

看来俺这小胡子是留不成了,我找来镜子上、下、左、右照了又照,看了又看,十分不舍,最后,无奈用小剪子将这宝贝小胡子剪去。

留惯了胡子,猛一剪去,嘴唇上像少了点什么,谁见了谁都笑,都说:“太难看了……”。

“不行,俺还得留。”我心里暗下决心。等到下一茬胡子长出来,俺又偷偷留起来了,只是勤修剪点,而且躲着点参谋长的眼晴,免得太招摇了。

就这样时留,时剪的坚持到俺调师教导队集训后,才开始上刀刮脸,结束了俺当兵留小胡子的历史。但以后只要有机会俺都要留几天小胡子,那时心里总有一种自我审美的满足感。

文:海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