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截面面積如何正確查表配筋?怎樣選取合適的根數與直徑?

鋼筋截面面積如何正確查表配筋?怎樣選取合適的根數與直徑?

鋼筋直徑的選取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你提到鋼筋的根數和直徑,所以,我猜測,你可能問的是梁和柱子,今天只說梁,簡單的聊一聊。

我們看上面這幅圖,這是一個住宅結構典型的外窗平面,左側客廳大開間,大窗;右側臥室適當開了一個窗戶,故而形成了KL1和LL1。還有臥室的門,那個位置形成了LL8或者是KL8也可以,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三種梁形式。

這三條梁非常有代表性,我們先說KL1,這條梁是跨高比比較大的,一般做的比較矮,建築師恨不得讓你做沒了,我們一般做到400高,但是建築的規範上一般要求這條樑上面要有一個窗臺,而窗臺的高度建築規範一般要求是900高,所以,這裡這條理論上講,也可以做的非常高,當結構的抗扭計算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做到,但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連梁宜做弱化處理,邊上緊挨著就是另外一條連梁,這種外窗的連梁一般不太容易超筋,即使是八度區,都會有一個計算值,但是不會太小,這兩條在一起,我們在配筋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兩條梁中間是一個窗間牆,這個牆垛一般建築不會給你太長,常見的一般是1.6~2米左右吧,在配筋的時候,考慮到施工的方便和計算兩方面,我們通常是這樣處理的,梁的上鐵和下鐵的鋼筋直徑做到統一。

比如左邊的KL1計算支座鋼筋是600m,右邊的LL1計算值是1000m;這時候,梁寬是200的話,這時候,我們選鋼筋直徑就要選20的,左邊正好是兩根20,右邊是4根20的,這樣的話,右邊的連梁鋼筋上下鐵各多出來的兩根鋼筋就錨固到窗間牆裡面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兩邊直徑宜選同直徑的,用根數去調整,施工方便,而且也是相對經濟的,比如,我們換個直徑,右邊選四根18的,那麼這兩個梁的鋼筋就得分辨錨固到窗間牆裡面,而且,錨固長度我們是可以計算的,假設按照40直徑去錨固的話,兩邊鋼筋的錨固長度分別是40X20=800和40X18=720,兩者相加,就是1520,接近窗井牆的長度了,換句話說,兩個的鋼筋基本就接上了,如果窗間牆的長度再短的話,兩側的鋼筋可能還會相交併且相互有一段搭接長度,如果窗間牆的長度足夠長,遠超過兩側鋼筋錨固長度之和,我們就可以按照各自的計算值去選鋼筋,就沒有我上述的觀點了;

我們在看LL8,這種梁的鋼筋計算值,一般不會太大,但是有可能有超筋的情況,但是這種梁有個問題,就是一側與剪力牆平面外相連接,如果這條梁的計算值是500的話,我們通常選兩根18的鋼筋,這時候就有問題了,

高規上有規定鋼筋進入牆體的最小水平長度是0.4Lab=0.4x35x18=252;而牆的厚度是200,顯然就不夠了,所以,這時候,我們選直徑儘量選小一點的,比如,16的或者是14的;否則處理起來是有麻煩的,當然了,這純粹是為了滿足規範,理論上講,鋼筋的錨入長度是依賴於鋼筋中應力大小而決定的,這點在後錨固技術規程上有非常詳細的原理介紹。

鋼筋截面面積如何正確查表配筋?怎樣選取合適的根數與直徑?

我們再看這幅圖,這也是典型的住宅平面中常見的,兩個戶型之間往往會有一個大凹口,二這個大凹口一般建築是不讓加梁的,因為在立面上不乾淨,據說不是很美觀,對採光也有影響,但是缺少這道梁,結構往往就相對平面不規整,所以結構師一般是退一步,可以不做板,但是要有一道拉梁,而這道梁因為四周沒有樓板的作用,所以,往往在結構整體傳遞水平剪力和連接兩側剪力牆的時候,此梁正是有軸力的作用,這種梁實際上在樓梯間也有出現,大型公建裡面的穿層柱,往往就會隨之產生這種梁,或者是屋頂的屋架結構也會有這種梁出現,配筋一般就是上下鐵鋼筋同直徑,同根數,因為現有的很多軟件對這種梁的軸力作用計算是有丟失,所以,概念上適當的調整即可。

此外梁鋼筋和直徑還要滿足規範的所有要求;同時,一個項目一個樓層,整體而言,考慮備料和鋼筋加工,鋼筋直徑不要有太多種;還有一個小建議:比如2根16與4根12;2根20與4根14;都是面積相當的,但是,要是我選擇的話,在滿足規範的前提下,我會選擇兩根大直徑,這樣話,施工單位在鋼筋加工和擺放鋼筋的時候,他的工作效率是選擇4根一倍,工作效率隊他們來說是有提高的,這些都是細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