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樓市風雲,細看東莞公積金政策發展史

不知不覺,東莞住房公積金制度已走過近16個年頭,在不斷探索中,這一便民利民舉措也在不斷完善。尤其是樓市話題大熱的當下,公積金因低利率、高門檻,成為了當下東莞樓市的熱詞之一。你瞭解東莞公積金嗎?日前,房掌櫃特別策劃公積金貸款相關專題,本文重點講述公積金政策的“成長曆程”。

東莞公積金貸款政策發展史

自2002年12月16日啟用之後,東莞公積金政策幾乎每年一變,光貸款額度就經歷了“繳存6個月最高可貸46萬”到“8倍繳存金額”嚴控,再到“首套房最高可貸120萬”的轉變,另外貸款門檻也在不斷完善。究竟,這些年東莞公積金貸款政策都經歷什麼?

16年樓市風雲,細看東莞公積金政策發展史

如今,東莞公積金貸款申請門檻頗高,但在公積金制度實行之始,卻是相當寬鬆的:沒有貸款餘額審查要求,只需要滿足正常繳納6個月就可申請貸款。2009年提出最高可貸46萬時,當時房價不過6000元/㎡,貸款46萬買房綽綽有餘。直到2012年,東莞公積金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實行差別化住房貸款以及“認房又認貸”政策,對改善需求和“雙拼房”市場造成了一定打擊,但對首次置業剛需而言,公積金貸款仍是買房好幫手。

2013年是東莞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重要分水嶺,2月份新規定了“8倍繳存金額”以及滿12個月繳存時限要求,被稱之為“東莞史上最嚴公積金政策”。當時絕大多數購房者都被“8倍餘額”拒之門外,只有機關單位繳存時間較長的少數群體才有資格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東莞新增發放貸款僅5,417戶,比2012年度減少5,365戶,同比減少49.76%,且多是政策前申請的。

不過,“8倍餘額”限制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2015年,在“去庫存”大基調下,全國樓市政策持續放鬆,東莞公積金政策也順應市場,取消了“8倍繳存金額”要求,貸款額度2度提高,還重啟了“認房不認貸”政策,政策有所放鬆。

2016年全國樓市局面發生了大變,東莞樓市也不例外。當年10月份東莞出臺了首個限購政策,11月公積金政策“跟風”收緊,最低首付款比例上調至30%,市民置業壓力增大,向市場發出了調控房價的信號,樓市觀望情緒加重。

2017年樓市調控繼續從嚴,公積金方面並沒有大動作,直到2018年傳來利好消息。3月,東莞公積金髮文強調“開發商不得拒絕公積金貸款”。真正讓市民關注的,是日前提出的新政:不僅放寬了港澳戶籍貸款條件,取消了個人貸款和家庭貸款的區分,首套房最高貸款額度調整為120萬、二套80萬。更貼近市場需求的貸款額度調整,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針。

不過,雖然公積金可貸額度提高,但市民申請公積金貸款的門檻並沒有降低,仍受繳存餘額、繳存時間影響,因此,對於大部分購房者而言作用並不大。

“公積金的最高額度雖然可達到120萬,但要想申請到最高額度還是比較難的,可能要機關單位這些繳納公積金比較多的才能申請到。”東莞市房地產協會秘書、市公積金委員會成員陳駿良告訴房掌櫃,最早之前,公積金貸款主要面向機關單位繳存和使用,後來才逐漸擴散到各行各業,但由於公積金貸款門檻較高,很多人的貸款額度較低,只能做組合貸款。

公積金提取多樣化

相比大刀闊斧的貸款政策,公積金提取政策的調整更加集中,主要在提取類型、額度限制以及提取人等要求越來越細化。

16年樓市風雲,細看東莞公積金政策發展史

2015年,是東莞公積金提取政策的變革年。為規範公積金提取,當年3月,公積金管理中心頒佈新規,提出“從3月1日起繳存的金額,離職失業不能提取”,且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和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等情形,只有職工本人及配偶可申請提取。政策一提出,當即遭到不少市民“吐槽”。

而在2016年上半年,東莞公積金提取有所放寬,新增了物業管理費和裝修兩個新提取類型,當年新增提取人數達125萬人次,提取額同比增長29.1%。其中,住房消費提取佔84.67%,非住房消費提取佔15.33%。

目前,東莞公積金使用途徑頗多,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公積金貸款購房外,建房、翻建、大修住房也能貸公積金,另外還貸、租房、裝修、低保、重大疾病、物業管理等都能提取公積金。

16年樓市風雲,細看東莞公積金政策發展史

為了能更加清晰地呈現歷年東莞公積金業務發展情況,房掌櫃收集整理了2013-2017年數據情況。從數據上得知,繳納、提取、貸款的人數、金額每年都在增加。可見,隨著社會發展,住房公積金這一制度的社會接受度和使用也在不斷深化,尤其是在住房消費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