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是簡單!

近幾年來,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反覆推崇,那是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

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然後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地追求,從而獲得最大幸福。

放棄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煩惱的精神活動,簡單生活,從而獲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看似簡單,若是勉強自己去做,估計也是徒勞,反而浪費力氣。

只有從內心接納自己和他人以後,我想,才可能開始學會享受這樣的生活方式吧。

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是簡單!

喬布斯在27歲時便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那一年有位著名攝影師給他拍照,發現喬布斯的家裡極為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傢俱,不免大為驚訝。

喬布斯淡言到:“我所需要的也就是一杯茶、一盞燈和一個音樂播放器而已。”

所以蘋果公司最簡單的設計就源於喬布斯的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這樣類似簡單的生活方式,不是指讓人過得清貧,而是追求一種輕鬆、健康的和諧心境。

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是簡單!

生活中,我們可以很簡單。

  • 事業,可以很簡單。

正如“布鞋院士”李小文,他是光腳穿著80元布鞋,著裝“任性”的中科院院士,是中國地理遙感界的泰斗。李小文的一生只有兩大心願,一是做“大數據時代的大地圖”研究,二是好好編一本教材。

樸樸實實地做研究,盡心盡責地教書,就是李小文簡單的一生。

  • 婚姻,可以很簡單。

正如楊絳和錢鍾書,他們的婚姻,沒有什麼驚天動地,只有細水長流,沒有太多的“我愛你”,只有用一生相伴相守的“我習慣有你”。

正如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簡簡單單就是人們嚮往的婚姻狀態。

  • 社交,可以很簡單。

林徽因的侄女,著名華裔建築師林櫻,社交圈很窄。

她堅持的交友原則就是如古人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她的朋友也都因同一種追求或信念走到一起。

遠離不必要的社交,和真正的朋友相交,就是一種簡單。

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是簡單!

如何享受這樣的生活,可以從以下幾點試著探入:

慾望極簡

窺照自己的真實慾望,並把精力用在最迫切的慾望上面,不盲從,不跟風。

精神極簡

瞭解、選擇、專注於1-3項自己真正想從事的精神活動,比如一項愛好、運動等,充分學習、提高。

物質極簡

將家中超過一年不用的物品丟棄、送人、出售或捐贈。比如看過的雜誌、書,不再穿的衣服,沒用過的禮物等。

不買不需要的物品。

儘量不囤東西。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和紙袋。

用一支好用的鋼筆,替代堆積如山的中性筆。

沿襲中國傳統文化,如茶道、書法等,可以養成精簡質樸的習慣。

用電腦寫東西,少用紙。養成紙質文件掃描、存檔的習慣。

整合、精簡電源線、充電設備。不重複購買電子產品。

精簡出門行頭,只帶“身手鑰紙錢”。

精簡銀行卡。

信息極簡

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少看微博、朋友圈。

定期遠離互聯網、遠離手機,避免信息騷擾。

精簡電子郵箱數量。

關注少而精,小而美,時間線乾淨。

APP使用少而精,刪除長期不使用的應用。

表達極簡

寫東西、說話,儘可能簡單、直接、清楚。

多用名詞、動詞。少用形容詞、副詞。

工作極簡

使用有效的GTD方法,不拖延。

及時清理電子郵件,不要讓它們堆積起來。

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儘可能不做Multi-task。

生活極簡

慢生活。

不做無效社交。

鍛鍊。

穿著簡潔、不花哨。

少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儘量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學成分的碳酸飲料和果汁,白開水、茶是很好的選擇。

實踐極簡主義的方法、角度有很多,關鍵是要行動起來,以後便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果斷丟棄的。

精神層次越高,活得越是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