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最经典的诗是哪首?

鸿源77



不用怀疑,不用多说,不用推陈出新,不用故作惊人之语,我觉得唐伯虎最有名的诗是且只能是这首《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诗中有一种潇洒若仙的出尘之态,有一种酣畅淋漓的速度感,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文字排列之美及珠圆玉润的音韵之美。

它其实不是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似的快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就是有一种快节奏感。

唐寅写这首诗时,大概只用了一个时辰,因为它是真正的妙手偶得之,在极短的时间内摘得了诗歌史上的一片黄金叶。



仿佛从遥远的时空飘来,又仿佛一直都在眼前,我对唐寅的形象只有周星驰的扮演角色。他说话的腔调,他利落的身手,他的唐家霸王枪,他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无一不是我幼时心目中的唐伯虎,愈至今日愈是清晰。

后来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才知他一生凄苦身世,才知他的天才绝世,才知他本来会是有明一代第三位连中三元者。



无意中又在网上看过他的画和书法,奇怪的是我竟然看出了雍容华贵的气象,不知为何?

或许在另一个时空中,他真的成了晏殊一般的富贵宰相吧!



王事情

唐伯虎又名唐寅,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出生于公元1470年3月6日,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

唐伯虎一生所写诗词较多,如,《一剪梅》,《醉诗》,《白发》,《绝笔》,《阊门即事》,《叹世》,《感怀》,《言怀》,《诗赠宁王》,《怅怅词》等,其中最为著名和广为人知的就是这首《桃花庵歌》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桃花庵歌》是唐伯虎诗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全诗清新淡雅,风格飘逸清俊,涵义深厚。虽然写的都是些花、桃、酒等字眼,却并不让人感到低俗,反而寓意深远,让人醍醐灌顶,猛然一醒。


凌澜若微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所以取名唐寅。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诗文以才情取胜。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泄题案之后,多为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气,情真意挚。著有《六如居士集》。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六百余首。

要说唐寅最经典的诗歌应该就是《桃花庵歌》,这诗在很多涉及唐伯虎的影视作品中都会出现。全诗如下: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其叹世、言怀的几首诗也很不错

  《叹世》  

坐对黄花举一觞,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叹世》之一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叹世》之二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还有几首比较经典的: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寅最出名的还是其画,所以最后放上几张他的画作:

《落霞孤鹜图》

山路松声图


美图天天看



一首桃花诗,把唐伯虎基本定了型,可是我却觉得他的这首,一世歌,让我倍感亲切呢。先看看原文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29岁,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参加会试。试后,大家谈论谁会成为第一,唐伯虎当仁不让,“不用猜了,肯定是我!”真是踌躇满志啊。

谁知,同行的有人购买考题被发现,伯虎也因此被牵连皇帝令锦衣卫把唐寅等人抓了起来。在锦衣卫狱中,唐寅尊严扫地,皮肉受苦,一下子从得意的高峰跌入失意的的深渊。

写这首诗时,唐伯虎刚刚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年纪轻轻,却有着这样沧桑和悲凉的感悟,让人对这位风流才子感到惋惜。

有了如此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唐寅开始了及时行乐,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立言垂世,全都晚去,他靠诗文书画谋生,过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由此,我想到了李宗盛的凡人歌,真是和唐伯虎的一世歌,异曲同工。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喊冤

不知道李宗盛老师是否了借鉴了一世歌,不过今天再听此曲,我首先想到了唐伯虎。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又偶然,又是如此的珍贵而又美好。不管生活怎样虐我千百遍,我始终待她如初恋。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这样的好心态吧。


光明大先生

首先答题。我选这首绝命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今天来说一个和大家印象中不同的唐伯虎。

在民间演义传奇戏文中,唐伯虎往往是一个淡泊功名利禄,轻视将相王侯,玉树临风,放浪形骸,游戏人间,撩妹能手的形象。然而真正历史上的唐伯虎却与之完全反了过来,他是一个终生与仕途,妻离子散,三餐不得裹腹的悲惨的诗画作家。


唐寅自小家境不错,聪明伶俐,16岁从童生以第一的身份成为秀才。

20岁考举人,唐寅名落孙山,同一年,父母亲人相继去世,家道中落,仕途失意,这是唐伯虎人生的第一次打击。

29岁,十年辛苦,一举成名,唐寅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为举人,正是春风得意,少年得志。

然而转折来了,33岁在入京考试的时候,唐寅因为被卷入一场考试作弊案中,惹得明皇帝大怒,唐寅被终生禁考,在哪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科举是士子上升的唯一途径,禁考意味着再与仕途无缘。

更悲剧的是唐寅被禁考后,妻子转身抛弃了他,这岂不比那个“且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的柳永更加的悲惨!
仕途无望,无路可走的唐伯虎彻底堕落。天天借酒浇愁,混迹花街柳巷。甚至靠画春宫图赚钱养活自己。



35岁唐伯虎迎来了一次转机,他被当时皇帝的叔叔——宁王请去当幕僚,高兴的他又燃起人生的希望准备大展宏图。

然而没想到,这宁王原来是想造反,为了躲过这次灾难,唐伯虎装疯卖傻,喝尿吃屎还不穿衣服四处裸奔,最终才从宁王附出来。,唐伯虎这辈子算是再无希望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桃花庵获得很多人的喜欢,然而这真是唐寅当时所写的诗,看客眼中的诗情画意却是唐伯虎揭不开锅,家徒四壁的真时写照!

几年后的一个冬夜里,53岁的他写下绝笔,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绝命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文章憎命达!

诗人不幸诗家幸


一别西風又一年

唐伯虎名寅,生1470年3月6日,卒1524年1月7日,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有四百多首诗词流于后世。

可能从欣赏角度不一样,我不敢说最经典,只是我个人还是最欣赏《桃花庵歌》!

全诗以逍遥自在的桃花仙人自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轻视。用“老死花酒间”和“鞠躬车马前”表明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四句向世人表明不要把自己颠倒狂放当做笑话,世人都为名利所遮蔽,而不能清醒的面对人生。最后一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是说君不见昔日豪杰的墓前,没有花没有酒(代指无人祭奠)已改为良田了。令人唏嘘!与“古来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自命“桃花坞主”也是出于此处。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的驱驰我得闲。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主6

唐伯虎临终时一首《临终诗》,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发人深省!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大雁兰子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全诗以逍遥自在的桃花仙人自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

诗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最是经典,每每看完这句诗,我总是会想起善于助人为乐的活佛济公疯济癫师父。😄


额是小菜鸟啊

个人最喜欢他的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全诗是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前两句很好,但重点是后两句:没钱!别人都觉得他这么才华横溢,怎么会连买酒钱都拿不出来。


还有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把鸡这种很平常的家禽写得霸气侧漏,与老毛的: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