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我们在这里用了个遗像这个词,貌似很不好听,但我们必须说,这确实是遗像,为了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抑或我们当时还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反正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把大同的钟楼拆除了。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当时是官方?还是民间?在折除之前,为钟楼留下了最后的影像,我们权当做为遗像看待。

解放初期,旧城大西街中段的路面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峻巍峨的古建筑,名曰“钟楼”。此系明代所建,清乾隆26年重修。造型结构大致与今日南街上的鼓楼相仿,为单檐出飞、斗拱木质、三层方形之楼阁,内悬一口相传为9999斤重的铁铸大钟,极显气派,颇壮观瞻。唯一与鼓楼不同的是基座无门洞,不通行人与车马。

解放一年后的大同,百废待兴,城市人口骤增,人潮蜂涌的钟楼街几乎每天出现难解难分的交通阻塞现象。从建设工业工业都市的长远规划着眼,处事果断的赵汉市长与副市长李铁生商量后终于狠下决心,一举拆除了钟楼,当时他们也考虑到了拆后的麻烦,所以将拆下的大钟放入了华严寺保管。

五十年代的通讯与交通虽不发达,但这对大同的一些有识之士看来这是个大事,北京与大同和平解放就是为了保护古城,大同倒好,政权建立了却拆了钟楼,这个事最后还是捅到了中央。

是年十一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在察哈尔省长张苏的陪同下,来到大同参观了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九龙壁、鼓楼以及钟楼遗址。并对大同的文物保护不到位提出了批评。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此照片是大同钟楼拆除前的照片,看到有人拿着长长的木料,估计此时有部分地段开始拆迁了。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此照片疑似是前放后的钟楼照片,或者是一九四九年秋天的照片。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这是一九四九年冬天的照片,此时,大同刚刚解放几个月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宋庆龄在大同云冈石窟留影

一九五零年的大同,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城市,大同的城市改造在无序的状态下开始了,城楼拆除,护城河填埋,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城市改造将大同毁在了建国的初期。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正在拆除的城楼

【雁门关外】大同钟楼的最后遗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