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宁夏获得感

过去一年,宁夏人“天蓝、地绿、水美”的愿景,在生态立区战略驱动下,正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美景。

把人民群众的梦想变成现实,奋斗是唯一路径。这一过程,有深入学习后的思想升华,有痛定思痛后的自我革新,更有浴火重生的百般历练——“宁夏获得感”,在痛并快乐的实践中日渐充盈。

宁夏“先天”生态脆弱,加上“成长”中理念跑偏、倚重倚能导致的过度开采、偷排污染等环境透支,与群众对干净水质、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016年7月,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进驻宁夏,指出了4个方面11条环保问题。这些问题,是警示,也是对宁夏发展理念、方式的拷问。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群众所盼,将“环境优美”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将生态立区战略确立为“三大战略”之一,奋力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的“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指示要求成为全区上下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同年11月,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召开生态立区战略推进会,出台28条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全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保工作作出部署。

生态立区战略实施以来,自治区先后31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和政府常务会,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断深化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对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倒逼领导干部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针对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移交的8个问题线索,逐一调查核实,严肃追责问责125人,其中厅级干部90人;加大政府环保投入力度,建立10亿元环保产业基金,自治区一次性下达15.6亿元专项资金,集中开展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宁夏旗帜鲜明大抓生态环保,开启了新时代美丽宁夏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模式。

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多次强调,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从源头抓起,从薄弱环节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成立由自治区主席咸辉任组长的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明确了41个问题163项整改措施,逐项分解到各市县和部门,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重点整治任务由13名省级领导干部包抓整改,对督察组进驻期间群众反映的476个具体环境问题逐一落实到市县。

问题导向,成为宁夏环境治理的鲜明底色。

集中整治水污染问题——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落实区市县乡村5级河长3831名、巡河保洁人员6510名,实现所有河湖水系河长制全覆盖;完成6条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建设,治理城市黑臭水体12个,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28座,31个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全覆盖。今年4月,石泰峰调研黄河保护治理,从中卫市北长滩黄河宁夏入口段一路顺流而下直至黄河宁夏出口,全程397公里一条河一条河、一条沟一条沟踏勘检查,现场发现问题、专题研究对策。目前,黄河干流宁夏段22年以来首次连续8个月保持进出二类优水质,15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13个达标。

集中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打响蓝天保卫战,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措施,下大力气整治煤尘、扬尘、烟尘和车尘,淘汰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1640台,全区78%的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强力推进集中供热源建设,投资75亿元实施银川市“东热西送”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企臭味”等问题,限产整改企业12家。今年1月-4月,全区优良天气比例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达到90.8%,PM2.5同比下降10.4%。

集中治理自然保护区破坏问题——全面打响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对保护区内多年存在的100多家厂矿企业,不论投资多大、效益多好,不论涉及谁,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不打折扣,一律关停退出、拆除设施设备。目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169家整治点和其他企业已全部关停退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压倒性态势,取得阶段性成果,自治区财政投入14亿元专项资金,集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已完成总体任务的80%,治理工作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的肯定。

“贺兰山被无序开采了几十年,一下子要全部关停,作为具体执行者,开始我们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现在回过头看,那确实是‘壮士断腕’般的勇气,是实实在在的铁腕治污。勇气和决心背后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拥护!”

“从没想过秸秆焚烧看管不力还要问责干部,刚开始确实有过畏难情绪,但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对待环境问题的麻木。”

“去年引起全区群众广泛关注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打’得非常艰辛,天天熬夜。有一天半夜下班,我抬头突然发现银川市区满天繁星,那种久违的感觉令人激动,一下子什么抱怨都没了。”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方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

去年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环境整治“战役”,美了群众的眼,也锻炼了干部的心,“宁夏获得感”,有你感受到的,也有你未感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