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岁小孩自尊心特别强,该怎么办?

娜毕有个小果子

这是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我想说三四岁的孩子,一方面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阶段,总觉得一切都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也就是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孩子认知他和别人不一样的阶段的一个关键期。换句话说,也是孩子承受压力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抗压能力很好的训练期。比如说这个案例里头,别的孩子超过他了,那么我们的孩子要求让他停下来,说不许超过我。孩子哭得很伤心,那很显然我们的家长的情绪也往往受孩子情绪的影响,家长会因为看到孩子不高兴了,伤心了,我们就急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应该是由他自己去解决,而不是我们替他解决。因为一旦我们帮助他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未来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比如说这个问题,有孩子超过我的孩子了,那我的孩子很伤心,她会哭,他当然希望他是第一的。那很显然,他内心里强调的是他第一。也就是说我们在家庭当中,我们对孩子经常的表扬和鼓励,都是“你最棒,你最好,你第一!”就是我们的夸奖有点过于全面和浮夸了。所以请家长注意这一点。在家庭生活当中夸奖孩子要具体化,而不是全面化。如果是他画画画的好,你就说他“画的真好”,而不是说“你真棒,你最好“,要表扬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这样就不至于我们的孩子误认为自己什么都是第一。比如说跑步,他就不允许自己不是第一,是因为我们在家庭教育的模式中,夸奖过多。他认为他就要是第一,别人不允许超越我。

当我们的孩子面对失败的时候,他哭,其实是一个正常的情绪表达,我们要接纳他的情绪表达。她要表达的是,我没有跑过他,我不如他。那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比不过别的孩子,我们就要让他学会接受,让她哭,让他把情绪宣泄掉。哭完了以后,我们来引导他。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知道那些小朋友跑在你前面,他们得了第一,你没有得第一,你伤心了,你难受了是吗?”,我们就这样做这些情绪的共情就好了,然后抱抱他,“我知道你没跑第一,我知道你挺难受的,妈妈知道了”。然后我们再引导他,“他们跑那么快,为什么呢?” “哦,原来他们每天都出来玩,每天都出来锻炼,所以他们跑步的这个速度就越来越快,你要不要试试呢?” “那你想怎么做呢?”就是这样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那你的孩子听到这话以后,妈妈,我们也每天出来玩儿,每天出来跑一跑、跳一跳,我是不是也能跑得很快呀。那我们这个时候说,“我觉得很好啊,你可以试试看。”孩子就学会了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既让他表达了情绪,也让他接受了现实。第三,他还能够知道我用什么方法追赶他人,也就是说他的抗压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



最后一方面就是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妈妈相信你,妈妈知道你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经过锻炼以后你一定能跑得更快一点”,不要说“你肯定能跑第一”,因为这种话又是一次全面的夸奖和鼓励,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也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都达不到第一的这种失落感。好亲爱的家长我们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挫折了,就是让他哭,让她表达她的情绪,并且让他接受现实,然后引导他学会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交往。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教育秀秀看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题主说的这个小男孩表面上看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吧。

我是一位自闭症谱系女孩的父亲,陪着孩子在康复训练中心的日子里,这样的孩子很多,因为自闭症谱系他们天生的刻板偏执所导致,具体表现就是画个画涂个颜色都不能失误一丁点儿,有的孩子涂出了一点点都会大闹一场。

而在我看来,除了他们刻板偏执的原因外,和家长的应对方式直接相关。

其实刚才我说的那个涂色例子里的男孩他本身的能力达不到涂的那么完美,而他妈妈却手把手地帮他涂到那么完美,这种“完美主义”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传染自大人的。

所以,通过我对自闭症孩子的描述也可以看出一个普通孩子完美主义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我想题主应该是一位幼儿教师吧,请与他的家长沟通,让他们仔细回忆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对其的影响,即便是很小很小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天长日久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消除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影响,在做这种游戏之前则需要跟她他讲明白规则,如果他表示接受就让他参加游戏,如果他表示不肯接受就不能参加游戏,其实处理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一次一次以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改变了。

望回答有帮助!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头条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