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看時,你會是什麼樣的心理?又該怎樣做?


看到這個描述,覺得家長有點過於敏感了,是不是家長覺得孩子的這種行為,讓自己有點面子上過不去,覺得很尷尬?

其實,孩子看著別人手裡的食物,是一種好奇心的表現,也有可能是自己餓了,想吃了,這些都很正常,家長不必為此大驚小怪。成人餓的時候,看到別人吃好吃的還會吞口水呢,是不是?家長可以簡單地和孩子進行一個交流:“寶貝,你看到小朋友手裡的食物是不是很想吃啊?下次可以告訴媽媽哦。”如果是認識的朋友,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問問別人願不願意分享,如果不能分享,那就告訴孩子可以幫他購買,先帶孩子離開那個環境,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不適合孩子吃的食物,家長可以很平靜地告訴孩子,今天不能再吃這個食物了,但是作為補償,我們可以在**和**(給出兩個家長都可以接受並且能夠的選項,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遊戲或者講故事)中選擇,你想要哪個?

如果是陌生人,可以帶孩子離開那個環境,再跟孩子交流,剛才為什麼盯著別人看?是對食物感興趣?還是對人感興趣?就想平時聊天一樣,讓孩子自己來講述自己當時的感受和關注點,最後再輕描淡寫地說明這樣一直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也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如果寶寶以後想吃,直接告訴媽媽,媽媽來想辦法就是了。

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對孩子大聲呵斥,或者說孩子沒有禮貌之類的話語,讓孩子對於社交產生恐懼,那就得不償失了。


壹父母

寶寶快一歲的時候下午帶他在小區裡玩,本來已經打算回去的時候他看到一個小哥哥和他奶奶在吃餅乾,小傢伙在我懷裡掙扎著要往小哥哥的方向走。我剛開始沒理會他的意思,以為他還想再玩會兒,但是當我看到小哥哥手裡的餅乾時,我知道我家小寶的意思了,他也想吃。我趕緊抱著他掉頭走開了,好在寶寶也沒有繼續哭鬧。因為我知道那個時間點也是他正餓的時候。我回家之後就給他吃水果,他吃得可香了。

這是我第一次帶著孩子遇到他盯著別人的食物看並且還想過去採取下一步動作。儘管當時那位小哥哥和他奶奶並沒有注意到我們娘倆,但是我心裡還是挺尷尬的。好像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家孩子啥都沒吃過沒見過似地,更害怕別人覺得自己家孩子在“討吃”,自己很沒有臉面。當然最擔心的還是別人家的拒絕,讓寶寶不能接受。

小孩子可能天生對食物有一種無法抵抗的“缺點”。見過的沒見過的,吃過的沒吃過的,都會盯著別人家的看。有時候我發現我家寶寶連電視廣告裡的吃的也要瞪著大眼睛看,有時候還會用手指著咿咿呀呀地說一番話。我覺得除了和寶寶當時的飢餓程度有關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吃貨”本性。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吸引著他。

雖然我不太喜歡讓孩子無緣無故吃別人的東西,但是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寶寶和別人分享,那是應該的。在培養孩子有分享精神的同時,也要讓他看到我徵求別人意見的做法,給寶寶樹立榜樣。

其實寶寶盯著別人食物看多少有些失禮,但也不用對孩子嚴肅處理。小孩子現在對什麼都好奇,過了一定階段就好了。只是家長要注意引導。凡事要先徵求別人的意見,就算被拒絕也要有禮貌地表示感謝。


芃媽百草園

我是臭屁屁媽媽

臭屁屁從小就是我自己帶。當他一歲多能走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出去轉,不會悶在家裡。臭屁屁是一個很喜歡吃的小朋友。帶他出去的時候,我就會綁上腰凳,讓他坐在腰凳上,把臭屁屁面向前方,跟我同一個方向,這樣我看到的地方,他也可以看見。有了腰凳,我的一隻手也可以騰出來了。於是我就用一隻手挎著一個包,一隻手攬著他,以防出現意外。挎著的包裡就有臭屁屁需要的各種東西,比如吃的,喝的。玩的,用的。

小朋友看到別人吃東西,想伸手要,往別人跟前湊,那都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盯著一個方向看的時候,我就會順著孩子的眼神也朝他那個方向看,當我看到他在看別的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我就會立即把他的目光吸引到我這裡來,一邊跟他說話一邊趕緊從包裡拿出一個他平時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餅乾,比如鱈魚腸之類的。趕緊剝好,把可以吃的一部分放在他手上或塞到他嘴裡,這樣他就可以不用看別人吃了,不用羨慕別人了,而且吃的時候還會看著對方,表示:你看我手裡也有吃的。

前面說臭屁屁是個很愛吃的小朋友。其實並不是小朋友愛吃,而是他們的胃本來就比大人的要小。吃東西的頻率比較高,吃的量比較少。有時候大人帶著小朋友出去,不知不覺就會忽視小朋友的用餐時間。這樣就需要父母用心的把握這個時間點。過半個小時就要讓小朋友停下來歇一歇,吃一點東西,喝一點水。如果小朋友心裡得到滿足了,就不會想著去吃去喝,他就會一心想著玩的。

當然,也有這種情況。別的小朋友吃的東西,我們跟前並沒有,而小朋友還要哭鬧著要吃這個東西。這個時候,我就會跟臭屁屁商量,我們去問問阿姨看她的東西從哪裡買的,我們也去買一個可以嗎? 通常這種情況下臭屁屁會不哭鬧說可以,那好,我就會牽著他的手去問,看這個東西是從哪裡買的?如果是問過的東西,而且是孩子一心想念的東西,我一般情況下都會買回來,買多買少就另外說了。我一般都會滿足孩子的心理要求。我覺得,只有心裡滿足了,孩子才會感覺到幸福,安全,就不會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更多的方法,歡迎留下足跡來討論。


臭屁屁媽媽

從題目上,多少感覺到了題主對此有點自卑,然而這完全沒有必要。而且,這也是孩子必然會遇到的情況。

別人的食物,別人的玩具,別人的畫筆,別人的電視劇,彷彿孩子總是在意別人的,而不看自己手裡的,彷彿別人家的,就是特別好的樣子,就算是一模一樣。

這裡的問題僅牽扯食物,那我們就聊聊食物的這點事吧。

經常會遇到孩子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看。要說吃,她也吃過,可是為什麼看上去那麼饞呢?該怎樣處理這種情況?

特別注意到一個字眼:經常。頻率不少啊,而且種類也不少才對。

不要以為孩子盯著人家的食物,就是想要吃。她有她自己的小世界,指不定就在想:“這麼難吃的東西,為什麼那個小朋友還吃?”

吃過了,就不想再吃嗎?這不現實。品嚐過之後,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簡稱體驗感,或喜歡或討厭或嚮往。

這事我也沒少遇到,處理方式如下:

一開始,我以為孩子是饞嘴,所以我條件允許下,總是會給孩子買上相同的東西。確實怪不好意思的,好像自家在刻薄孩子似的,好像自家很窮吃不起似的。

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她過手之後,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在發現這個規律之後,我就沒有再馬上滿足她,而是蹲下來問問孩子:“妹妹是想吃那種糖果嗎?”

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嗯!”

可這一個“嗯!”,卻包含了很多意思。很可能不是想吃。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我會帶孩子到相應的東西面前,讓她自己觀察,說說到底喜歡的是這個東西的什麼特點。

hmmm...我覺得這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往往觀察之後,她的答案,並不是想吃,而是因為上面有吸引她的其他東西,或者是顏色,或者是造型,但基本不會是香味。

在滿足她的心理需求的同時,也鍛鍊了她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何樂而不為?

說了這麼多,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簡單到令成人髮指!

多少次給她買蛋糕,然後她就只是想要上面的巧克力牌來“收藏”!

孩子在“饞”,饞的不是吃嘴的東西,饞的是自己的好奇心沒有被滿足。


熊孩子專治

我們家二寶七個月看到別人吃東西就知道對著人家笑了。我覺得挺逗樂的。

那天我帶他出門玩,看到一個擺攤阿姨在外面吃葡萄,他就一直看著人家笑。平時他是不太愛笑的,笑的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他九個月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個伯伯,見了他都要找他抱。因為這個伯伯是麻將館老闆,在小區門口這片很熟。每次伯伯都會帶他走遍擺攤的,每一個攤位都要一個水果,去店裡洗了給他吃。

大家都看著這個胖小子笑。

現在一歲多了,見了別人吃東西也是對人家笑,

走過去看著,有時候還伸手。我的攻略是每次包裡都帶著餅乾水果,熟悉的人一起換著吃,不熟悉的人趕緊抱走。我沒覺得尷尬,因為還小,不懂事。他能夠看見別人吃東西對人家笑,我覺得還是挺有情商的。

大寶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等她一歲半我就會告訴她,別人吃東西不能總盯著看,這樣不禮貌,如果想吃,告訴媽媽,媽媽會給你買。我大寶當時特別乖,每次見了別人吃東西都是說我有好吃的。或者就走到我面前說想吃什麼,我就帶著她去買。

當然,我家裡零食很多,好吃的水果也多。那時候雖然不富裕,但是從來不會在吃的上委屈孩子。孩子吃的見得多了,也就不是那麼特別饞了。

孩子們饞嘴是天性,有時候他們不愛吃的東西,看到別的小朋友吃也想吃。在我們老家有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飯香”,所以村裡經常有兩家換飯吃的經歷。或者去鄰居家要一碗飯給孩子吃。



我大寶是那種比較乖巧的孩子,沒有因為吃東西要東西讓我尷尬過。我外甥女小時候做過一件讓姐姐很尷尬的事情。

那時候外甥女一歲五個月,姐姐抱著她帶我出門做公共汽車。我們找到座位剛坐下,正好後排座位一個爺爺拿出杏來吃,剛往嘴裡放外甥女一把搶過來放到嘴裡。爺爺特別尷尬,覺得不好意思說:“你不嫌酸啊,爺爺怕你嫌酸就沒給你。”姐姐也特別尷尬,趕緊說:“你看這孩子饞的,我坐下轉眼沒看見。”姐姐臉紅好久。那時候一個村裡的也不流行說謝謝啥的。回家和媽媽說,媽媽說:“這個孩子饞的就知道吃,下回打她。”

姐姐可捨不得打,也是就經常給孩子買各種吃的。教育說不能搶別人的東西吃,也不能看見別人吃東西盯著看,那樣別人笑話,就像你沒吃過一樣。

大點了,外甥女一點不饞。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這個時候可以提醒教育的差距。

我女兒也是,在外面看別人的吃東西,會眼饞。但是他不會表現太明顯,最多盯著然後來找我,為那個小孩子在吃什麼。過一會被其他東西吸引或者我會把他拉到別處,避免尷尬。

但是有的小孩子會直接去拿。我們坐火車上,我們女兒和別的小朋友玩得好,別的小朋友拿吃的過來。我女兒會直接拒絕,有時候看我,但都不會直接去要不別人遞過來的東西。火車上的小朋友看到有好吃的,直接就湊過來要。

在外面也經常朋友不認識的小朋友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吃東西,會直接過去要,好一點的會說“分我一點好嗎”,一般家長看到會分他一點。但是長期這樣就是家長沒教育好。1、個人感覺這樣已經接近乞討了,你家長得得小孩子貪吃要東西吃是小事,但是慢慢的小孩子會發現想吃什麼只要開口要,人家就會給你。比跟自己父母要容易。碰到不願給的,還會生氣,還要怪人家小氣,甚至去推搡小朋友來出氣。2、碰上人販子就後悔就來不及了。這種小孩子喜歡和別人要東西,當人販子發現,這個小孩子這麼好哄,拿個東西就可以把他騙走。很多人販子可能不是專業的人販子,可能是附近的人一時興起而做人販子。不管怎樣,為了自己的寶貝安全,還是建議大家儘量教育小孩子不要隨意要陌生人的東西。

3、
教育是長期的,不是一時半會的。很多小孩子因為家長限制太厲害,吃的玩的都很少會滿足,所以才會去特別眼饞別人的東西。我女兒雖然我不會太去慣她,但是很多東西我都會讓她去嘗試。她很喜歡吃的東西,我最多給他買一兩次不會經常給她買。他會眼饞別人但是不會說,特別想要的慾望。

我碰到很多家長只會給小孩子買他們自己認為好吃的,好玩的。結果小孩子不喜歡吃,不喜歡玩。結果小孩子出門眼饞別人家的東西,家長還要說,屋裡給他買了好多了,他都不要,老喜歡別人的。我只能說,在小孩子一兩歲不懂事會喜歡搶東西,等他三四歲還是這個樣子,家長就要反省自己平時對待孩子有沒有用心?有沒有關心小孩子的心裡?有沒有去了解小孩子的興趣愛好?

手打字不容易,歡迎大家給個贊,關注我“菲菲育嬰”。互相交流育兒知識。


用戶277327973

大家好,我也是個寶媽,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些用處。

平時帶帶寶寶去小區遛彎、菜場買菜或者超市一些公眾場合,寶寶對什麼東西都好奇,都想用自己的小手摸摸、動動,有時候看到小朋友手裡拿著吃的東西特別感興趣,眼睛都挪不開,嘴巴“嗯嗯……”小手不停的拍掌。



我想帶寶寶的家長都會碰到這種情況,雖然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大人看到心裡不是滋味,但也要明白是寶寶成長中一部分,作為寶寶的家長要正確引導寶寶度過這段時期。



我一般會有這幾種方法:

1.帶寶寶出門前準備好寶寶愛吃的零食水果,要是寶寶看著別人的食物就告訴寶寶,看著別人吃東西是不禮貌的,媽媽也帶了你喜歡的食物,我們吃自己的東西好嗎?

2.碰到這種情況前先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和寶寶說:寶寶在想什麼?想爸爸了嗎?看看前面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3.如果碰到寶寶的飯點,先看看周圍有沒有商鋪有適合寶寶吃的食物賣,有的話,趕緊買給寶寶吃。

4.碰到熟人的話,就蹲下來和寶寶說,你是不是想哥哥姐姐的好吃的東西了?那我們一起問問哥哥姐姐想和你分享好嗎?教寶寶學習溝通和分享。

這是我平時碰到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和寶寶溝通交流,等寶寶長大一點就不會了。


周音音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孩子老是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或者玩具看,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哭著向媽媽要別人的東西,也不是自己沒有給他買東西,但孩子好像就是對別人的東西情有獨鍾,這是為什麼?又該怎麼辦呢?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有這些習慣的孩子大多是在三歲以內,而我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正是寶寶大腦發育的得最快的時候,也正因為如此,寶寶會對外界產生各種好奇心和求知慾。這種好奇心有多強烈?比如同樣的東西,你家寶寶已經玩膩了,但是當有人拿起玩的時候,你家寶寶又會對這樣東西產生興趣了。有專家表示,這可能是寶寶在尋找其他人對同一事物的感受。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孩子為什麼總盯著別人手裡的飯看了。



當然,有很多寶爸寶媽們並不清楚這是孩子的正常現象。當他們見到自家孩子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看是,難免會有些心酸,可能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家飯菜做得不合寶寶胃口,也可能會懷疑是不是寶寶沒吃飽飯。其實謝謝想法都是多餘的。另外,寶寶肚子餓了,他也會通過多種方式提醒父母的,比如哭鬧等。


最後提醒各位爸媽寶媽們,嬰幼兒期適當的滿足寶寶的各種好奇心和探索欲,有計劃的培訓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創造能力、表達能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開心,有信賴感的環境,有利於寶寶的健康快樂成長。


柳三舍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遇見過這樣的事情。

我家孩子,從小我就不讓她吃零食,免得吃壞腸胃,影響食慾,特別是巧克力啊,糖果這一類的東西,覺得對牙齒也不好,吃了還不好好吃飯,就從來不買。帶她去超市轉,也離這樣的東西遠遠的。

結果,有一次去朋友家玩,在她家吃飯。吃完飯了倆孩子一起玩,我女兒發現了一個好東西,就是一個裝滿了零食的櫃子。朋友說沒事,隨便吃吧。我女兒就跟個小要飯一樣,蹲在櫃子前面吃的頭都不抬。因為已經吃過飯了,我也沒說她。但是看到女兒那副貪婪的樣子,還偷偷看我,怕我管她,心裡挺不好受的。

其實朋友家裡的經濟狀況還沒我家好,只是觀念不同,她家兒子吃飯一直都不太好。我覺得自己不讓孩子吃零食這事兒沒錯,但是看到孩子那副下三樣,覺得既沒有面子,也心疼孩子。好在跟朋友很熟,她也知道我平時不讓孩子吃零食孩子才饞,也理解。

後來,我也就家裡準備一些零食,德芙什麼的也有,吃過飯之後也給孩子吃,但是嗓子疼不舒服的時候堅決不給吃。她出門就好多了,也不怎麼饞別人的東西。出門我也帶一點東西,和別的朋友交換一下,大家都能吃不一樣的。最後皆大歡喜。


心師天藍姐聊家事兒

當孩子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說明:1.她可能沒吃過那個,表示好奇。2.她也想吃了

有的時候人本來並沒有想吃點什麼的想法,可是一看到別人吃,好像就勾起饞蟲來了,不光是小孩,大人也有這種情況吧。你能說你吃過冰淇淋,看見別人正在吃,你也想吃就是錯誤的嗎?為什麼有些大人一遇到孩子出現什麼狀況就如臨大敵,好像就要上綱上線,覺得自己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孩子出了問題?be easy,沒你想得那麼嚴重。

我認識一個家長,擔心孩子吃零食會影響健康,因為現在零食添加劑一大堆,而且口味偏重。於是這位媽媽就不給孩子買零食,也不是完全不買,但幾乎很少。然後這個5歲的小姑娘經常在串門的時候,看見別人家有什麼吃的,就會問:“阿姨(叔叔)我也想吃。”大人當然不好拒絕一個小孩子的請求了,於是就給了她,她狼吞虎嚥的吃起來,鏡櫃一交流才知道她媽媽不給她買零食吃。一次兩次還好,可是那小姑娘經常光顧周圍商鋪,熟悉後,直接不問你能不能吃,就拿來吃了,搞得大家都挺討厭她的。我覺得她的媽媽當時那麼做的初衷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可她沒想到一個孩子的自控力是很差的,嘴饞的事情太常見了,她不在家吃,你能保證不在外面吃?反而最後真的成了一個很嘴饞的姑娘,而且令別人也不高興,而她的嘴饞也可能成為一個弱點,容易被引誘和欺騙。

所以,可兒媽認為,零食要適當的給孩子買,當然要買安全的,添加劑少一些的產品,既不能太甜,也不能味精放太多的。儘量給孩子買水果和堅果類的零食來代替膨化食品、蜜餞、果凍一類不健康的視頻。並且要和孩子立一些規矩,比如咱們今天就吃無根手指餅乾,如果吃多了,就沒有了,那麼媽媽就不給你買了。這位家長不用太焦慮,與其讓孩子嘴饞眼饞,還不如適當給她買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