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逼着学钢琴的孩子,现在都怎样了?

_小米一粒_

也许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经历,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明明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吵着闹着要报名的兴趣班,为什么上了几节课孩子就不想上了?

还记得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哎,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如果自己孩子这样对您说,您该怎么回答呢?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当孩子说不想去的时候,父母也就放弃了,于是孩子长大后就会后悔!

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坚持下来了,我有个朋友家孩子就是这样。当初给孩子学习钢琴,后来由于中途学校布置的作业比较多负担太重,渐渐地对钢琴产业了厌恶感,并且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我朋友却逼着孩子坚持下来。也许有的人就会疑惑,孩子是被逼着、硬着头皮去学习的,那么长大后会不会十分讨厌钢琴?

其实大多数都不会的,因为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

放弃只是一瞬间,坚持却是一辈子。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做兼职,那么有钢琴底子和没有钢琴底子收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有钢琴底子可以通过钢琴家教,轻松一个小时就赚几百元,没有钢琴底子就要靠各种各样兼职,而且收入还低!

另外,学钢琴的孩子经过无数次的舞台表演,可以锻炼其过人的胆量同时经常参加表演或者考试,会磨练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决胜网

这个我来回答。

我老婆家,两代人都弹钢琴。我老婆,五岁开始被逼学琴,父母一直很坚持,所以一路从附小,附中到音乐学院,直到钢琴系毕业,现在当了钢琴老师。(纯手码字,求大家多集赞)。

我老丈人是个乐痴,自学成才,各种乐器都能玩几手,在我们当地的业余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不过特殊的年代被耽误了,没有受过高等的音乐教育。因此把这个音乐梦想强加在了我老婆身上。

我老婆小时候,很可怜,玩的时间很少,每天必须练琴几个小时,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几天不用练,连大年三十早上还要练琴,否则饭都不准吃。家里的标准是,你文化课不好没关系,但钢琴一定要弹好。

为了她学琴,家里也是下了血本,九十年代初的工薪家庭,省吃俭用,先是去省城找老师,后来去上音找老师,再后来考入武音附小,父亲在老家赚钱,母亲陪读,一陪七八年,陪到附中毕业(感情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上音,武音,中央等学校周边都聚集了这么一群陪读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

后来考入音乐学院钢琴系,上大学,认识了我,前面的事情是听老婆讲述,下面的事情我就是亲身参与了。

老婆大学过得很平淡,天天就是教室琴房宿舍,三点一线,就这样又过了四年,毕业找工作,凭借扎实的基础,顺利进入一家师范学校当钢琴老师,结婚生子,到现在又快十年了。

以前回首童年往事,老婆说着说着就会哭,按她的说法,童年是灰色的,太枯燥了,别的小朋友都能出去玩,可她必须练琴。以致后来,就算出去玩,也是傻傻站在边上看别人玩,自己根本不会。而且弹不好,或者稍有抗拒,轻则拧耳朵,重则皮带炒肉。不只是我老婆,她的同学们童年也基本是这样过来的。

在这里,我顺便要为学音乐的鸣不平,社会上的刻板印象是,学音乐的女生都很清高,或者很疯不检点。其实,专业科班出身的,大多都非常非常单纯,从小被封闭在这个小圈子里,除了学琴,和外界接触的很少。我接触过的我老婆和她的同学们,都是心地善良,白纸一张的好姑娘。我上大学时就是一个穷小子,但是她不嫌弃,而且你对她好,她会加倍对你好。

扯远了,我老婆现在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得益于从小父母的坚持。但是童年的阴影也很大。她从来都不是因为爱好而学琴,到现在也不喜欢,而是出于习惯。按她的话说,一开始恨,抗拒,但在棍棒的胁迫之下,十几年也就养成习惯了,成了习惯也就谈不上喜不喜欢,按照惯性就一路走下去了,因为除了弹琴,也不会其他的。但是如果能够重新选择童年,她肯定不会选择钢琴这条路。

以至于,后来让我的女儿学琴时,老婆一开始很抗拒,因为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直到后来全家达成共识: 先打好基础以防万一,但不逼迫女儿学琴,走不走专业这条路让她长大后自己选择,而且每天只学四十分钟,保证有充足的玩的时间,只有这样,老婆才同意让女儿继续学琴。

还有,现在学钢琴,投入和产出比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最近几年,学钢琴的人暴增,就业面窄,工作不好找。我老婆上大学时,学琴的人还不多,钢琴系一届只有十几个学生,都是小班上课,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教育质量有保障。就业竞争不大,工作也好找。

现在的钢琴系,一届学生上百人,大家去网上看看各大音乐学院钢琴系历届毕业生的名册,就会看到,最近十年,钢琴系的学生数量几乎是火箭式的增长。可是,钢琴这种表演专业,最重要的就是,上小课,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言传身教。而同样的师资,面对翻了几倍的学生数量,教育质量是否会降低?我很怀疑。

而且,现在学钢琴找工作很难,公立的学校和乐团更难找,原因很简单,一个萝卜一个坑,供大于求,越晚就越难就业。

我老婆那一届,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基本都是公立单位带编制。选择读研究生的,只晚两年毕业,就业形势就不好了,有些人也只好去没编制的私立单位将就了。而出国留学的那批人,回来的更晚,有些人干脆找不到好工作了,为什么?前段时间,新成立的浙江音乐学院招钢琴老师,据说应聘的人里不乏

茱莉亚,辛辛那提,巴黎师范,维也纳等留学回来的,用人单位把门槛都拉高了,怎么和别人竞争?

最后,我想说的是,艺考不是保险箱和万能钥匙。学琴很苦,走专业之路更苦,如果不想走专业的路,不要逼孩子学琴。

家长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盲目跟风,周末和暑假也要给孩子安排一大堆兴趣班,上午学画画,中午学舞蹈,下午学钢琴,从来不想想,孩子喜不喜欢,有多大用处。其实,我觉得,特长学一两个,能学精就不易了,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快乐的童年,比学一堆半途而废的舞蹈钢琴围棋什么的更重要。

一直以来,很想把这些写出来,一直找不到机会。感谢楼主提供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一吐为快。希望对各位学琴的少年以及想让孩子学琴的家长,能有所帮助。

最后,附上我老婆大学时开毕业音乐会的美照,她的美,在我心中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freedman529

姐姐的女儿今年12岁,今年春节后快要参加钢琴十级考试。印象中孩子学钢琴一直是家长”逼着“学的,我不止一次见过孩子为了逃避练琴和姐姐姐夫吵闹哭泣的场面,当时我也觉得孩子太小,强迫她练琴有点残忍。但是今年过年,外甥女和我的对话让我深深觉得练钢琴这个事情与其说是锻炼孩子的毅力,不如说是考验家长的坚持

我和外甥女的对话从我打算今年开始让四岁多的女儿练钢琴开始,我让外甥女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讲对妹妹学琴的建议。外甥女首先告诉我——练琴很枯燥,如果不是她爸逼着她(我姐心疼孩子中途几度想放弃),她肯定练不到现在。但是她”长大懂事“之后,觉得自己会弹钢琴是一件”挺酷“的事情。我问大概什么时候她觉得自己”长大懂事“了,她说大概三年级,学校演出时她可以出一个钢琴表演的节目。外甥女说她觉得最不想练的时候是刚上小学那段时间,跟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也是那段时间。她急切地告诉我:小姨小姨,一定告诉妹妹,最不想弹的时候不要哭;她要是哭了你不要骂她,要多鼓励她,但是练习不能停。

问她考完十级还打算再练吗?她说不练了。马上又补充说:不是不弹钢琴,只是不想天天弹考级的练习曲,要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和外甥女的闲聊持续了一个下午,她”小大人“一样的总结回顾让我看到貌似内向的外表下非常丰富的内心活动。从外甥女的体验看,有这么几条建议可以提给即将开始练琴的孩子:

1.孩子都很享受钢琴考级通过的成果,但是觉得练习的过程非常痛苦;

2.最想放弃的时候,希望父母态度好一点,多鼓励她;

3.适当安排一些演出,让孩子享受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艺的荣耀,可以增加练琴的内在动力。


亲妈:留英双硕士,传媒经济学博士在读,高校媒体专业教师,致力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亲妈学堂

那些小时候被逼练钢琴、背古诗的孩子,

后来怎么样了?


镜头一


春节当头,一位妈妈却在呵斥女儿,小丫头眼泪汪汪,妈妈却丝毫不领情,很生气地说:“好端端一首应景诗,硬是偷懒不想背,就想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就知道玩……好了别哭了,哭也没用。你中饭前必须背会王安石的《元日》!”

话音刚落,就把小丫头独自留在书房。

爸爸听着女儿背诵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哽咽,心疼地说:“她才五岁,犯得着逼得这么紧吗?太残忍了点啊。”

这位妈妈郑重其事地表示,如果不逼,恐怕更多的小孩子情愿去外面撒野,也不会躲在书房啃书。

没过多久,小丫头嘟着嘴走出来,带着泪痕背诵:“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女儿能流利地背诵,妈妈示意她可以准备吃饭了。

这位母亲说,用心陪着孩子,哪怕是逼着孩子,也要把背诵古诗词这件事进行下去。

那么背古诗到底有什么用呢?

一位曾经被“逼”过的少年讲述了他的感受:

才四五岁的时候,他妈妈就逼他背诵唐诗宋词。妈妈也就初中文化水平,对很多古诗词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很多时候,幼小的他向他妈提问,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答:你尽管背得滚瓜烂熟就好,以后长大了,书读得多了,自然也就都会明白了。

一开始,他觉得背诵是件很枯燥的事,甚至偷偷埋怨过母亲,但背着背着,他慢慢迷上了诗词,觉得琅琅上口,很好玩。

长大后,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满满都是诗意——

春天,看到盛开的桃花,知道了什么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看到满塘的荷叶,知道了什么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看到飘落的黄叶,知道了什么叫“西风又老潇湘树,翩翩黄叶辞枝去。”

冬天,看到皑皑的白雪,知道了什么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他说,那些曾经背诵的古诗词,即便当年有些晦涩难懂,但就那么静静地埋进了记忆的土壤中。

某一天,于旅途中邂逅某处风景,某份心境,就恍然大悟,明白了穿越了千年的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份情。

这个少年还凭借满腔的诗词歌赋,俘获了妻子的芳心。很多经典的爱情诗句被他俩信手拈来,传情达意,为爱增色添彩。


镜头二


暑假里的一天,小区的院子里传来小伙伴嬉闹的声音,在屋里练琴的女孩儿再也无心弹下去。还没失落一会儿,就听到妈妈的“怒吼”:干嘛呢!怎么不弹了!

女孩儿马上要考级了,上学的时候每天弹1-2个小时钢琴,放假变成了4-5个小时,还有成堆的作业要写,累觉不爱啊……

练琴的过程十分枯燥乏味,舞台上那些飞舞的手指,都是经历了上千遍的音阶练习,就像跳舞一样,基本功练不好,怎么会有飘逸动人的舞蹈。每个星期一次的钢琴课,是女孩儿最害怕的一节,老师会十分严厉地指出弹得不好的地方,甚至会当着家长的面用直尺打小朋友的手背。之后的日子练琴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妈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妈妈说,既然开始学了就要学好,这对她的性格、以后的品位都是很好的塑造。

现在学钢琴的孩子不在少数,小区里常常九、十点还回荡着钢琴声。家长们让孩子学钢琴的初衷都差不多:就是想让孩子跟别人不一样,并且培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孩子们越不想弹,家长就越是严厉。

而小时候学过钢琴的那些孩子,长大了都有什么变化吗?他们依然十分讨厌钢琴吗?

并不是。

不仅是学音乐,小时候学的特长长大以后都不会后悔。长大以后越来越觉得智商跟不上,想学类似的东西的时候全靠小时候打点基础。

或许从小就无法理解父母为何要这么做,他们的管束甚至达到了专制的程度,但每次被别人羡慕和表扬的时候,你的特长好像又变得极其有意义一样。

对于现在而言,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倘若没有学过这些,一切都将平凡无奇,也因为学了这些,让你比同龄人成熟、独立。

其实所有被逼迫的痛苦,并不归咎于学什么特长或者学起来有多难,而在于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耐心和方法。

很多人都说,花那么多时间练习,都没有童年的快乐了。难道音乐里找不到快乐么?真正的不快乐不是学什么,是父母让你去学的方式,那才是所有痛苦的来源。

我们不要动不动被所谓的“快乐教育”所麻痹,觉得逼孩子掌握一项特长,就是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

例如,在陪伴和监督甚至逼迫孩子背诵古诗词的时候,考验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大人对生活的理解,对时间的管理,对孩子的信心。

与此同时,孩子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也需要身体力行,慢慢感悟:任何事情的成功皆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投入时间和精力,唯有坚持不懈,方能等来那一泓清泉。


中大圣越脑力研究院

我就是6岁起被逼着学钢琴的那个娃。

各种抗争各种不乐意各种挨揍,过了8级以后高中了,没时间练也就停了,我妈终于和我斗争失败了。我的文化课不错,走正常高考路,喜欢读书。钢琴一直以来也没想过走专业路线。

但是我现在很感激妈妈对我的逼迫。虽然貌似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也没有像样的结果,但是在精神上还是受益匪浅的。

学钢琴赋予了我在音乐上的品味,有时候自己也会作曲填词自得其乐,看到美景良辰脑海里自动响起旋律。

诗歌是吟诵的,而音乐是给耳朵写的诗。我自得其乐够用。

但是我女儿5岁了,我不会让她学钢琴。可以学其他乐器。钢琴太笨重,如果上大学远走无法随身携带,也不能随时表演。我希望她学的乐器除了自得其乐外,即使不走专业路,也能在闲暇时露一手成为建立自信的基石。另外有时候还能赚点零花钱,比如有时看到的婚宴上拉小提琴的女孩,我还挺羡慕她能靠这个学习之余挣点零花钱。我的钢琴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十多年时间,母女斗争加大量金钱的投资换来自得其乐的小趣味也许是不对等的。这是浪费。

所以想逼迫孩子学钢琴的父母,还是认真想想学什么能效益最大化吧,精神经济双丰收是最好了。就算不挣钱,起码孩子能得到巨大的精神愉悦也不错,可是之于我,这点音乐的愉悦并没有巨大到对得起那些逝去的时间。


小kiro

我身边有这么一个例子,今天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朋友家有一个男孩儿,他儿子三岁的时候,他想给他儿子报一门儿才艺课,于是在没有和他儿子商量,未经过他儿子同意的情况下,给他儿子报了一门儿钢琴课。

他儿子属于那种内向的孩子,跟着学了一段时间并且学的还不错,到了考级的时候,他也跟着考级考了几次级,可是孩子到了十多岁以后,就是不想学,向我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朋友看他实在不想学,就没有让她再继续学啦,打那以后那孩子到现在30多岁再也没有摸过钢琴。



也就是说他儿子自打一开始对钢琴就没有兴趣,其实他很讨厌钢琴,有了这个经历以后,他儿子的这个音乐细胞全没了,凡是跟文艺音乐沾边儿的东西都不在学了。



所以家长们要如果想给孩子报了一门特长班,一定要征求孩子意见,看看有没有兴趣学,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觉得呀还是不报的为好,别强求的孩子意志,也别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


晓评人生

我是逼孩子学习钢琴的妈妈,孩子四周岁开始学钢琴,小学毕业时通过10级。我不懂音乐,当时就没想让孩子走专业,所以逼得不是很紧,我规定每天半小时,刚开始孩子很有兴趣,以后就有反感了,但我说既然决定学琴就必须坚持,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妈妈陪你学。孩子比较配合,每天真的看着闹钟弹半小时,呵呵!等到考九级时,她自己差不多就开始喜欢弹琴了,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去弹琴,都不用我督促。当时周围好多认识的孩子学琴,能坚持下来并考出10级的就她一个,可以说学琴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成就感,并懂得做事必须坚持的道理。后来我们决定让她出国留学,开始英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瓶颈,成绩老是不能突破,但她坚持下来了,最终拿到好几所世界前100大学的offer 。现在她趁学校开学前的几个月学习笛子,进展迅速,大概得益于钢琴底子吧。让我欣慰的是,孩子对我说:辛亏妈妈当时逼她弹琴!让她多一点爱好。我们从没有考虑要从事音乐,现在留学方向也不是音乐,音乐是爱好,是陶冶性情的方式,当然如果能以自己的爱好谋生是再好不过了!


Tad680316

我邻居的孩子今年12岁,九岁的时候考出了钢琴十级。

她从四岁开始学钢琴。 我每天都能听到她哭的声音,哭完没多久,就响起了叮叮咚咚的钢琴声。

日子一久也习惯了。哭声就是钢琴声的前奏。

后来碰到邻居告诉我,小孩子坐不住,不逼着她弹钢琴,肯定半途而废。

小时候光跟孩子讲道理,她也未必能完全听懂,所以肯定要有一些逼迫的手段。

就这样,邻居家的孩子每年伴着哭声考过一个级。

到了小学四年级,把钢琴十级考过了。

今年,她初一。

我就很少再听到,邻居家响起钢琴声。

邻居说,现在孩子平时的时间都用花在课业上,只有在学校文艺演出时,才会弹琴。

正因为孩子有这个才艺,能在学校里脱颖而出,得到老师的青睐。

孩子因为受到老师的另眼相看,对弹钢琴有了好感,她很感谢父母小时候逼她弹琴,才会让她收获现在的成果。

对于长期才能看到成效的事情,有时候,需要家长狠下心来,逼上孩子一把。


苏菲的世界Sophie

我一侄女也是考到十级后停下来的,没有太多变化。就是比较喜欢音乐。

我88年的,家庭条件一般。儿时长辈要求午睡12点至3点,每次反锁在一间房里无电视。只有一排书架放满了书,为了打发时间只能看书解闷。书架上书籍涉及范围现在想来很广,中西医书伤寒,黄帝内经,小儿病史等,又有理化文学天文地理。放假时就关着,书架上书看了2~3遍。

后来就发现科技比赛,科学竞赛居然无师自通,学校作文比赛也是优于他人。感谢长辈多年的午睡习惯,到了初中发现理化不学就会了,高中大学也很轻松。而且成了一个杂家,凡事都懂些。各领域入门都比其他人快很多。现在工作多年,发现各种突发情况,下属生小病,受伤都能处理。偶尔有新技术引进跨度大,也能很快驾驭。

以后等自己孩子能看拼音了,也要实施该优良传统,关禁闭睡午觉政策。


天时56770731


从小被家长逼迫学钢琴的孩子,长大后大概会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就是成了朗朗,到了金字塔的顶端。获得万千荣耀。众人羡慕。

但是获得这种成就,需要孩子本身具备钢琴的才能。

第二种孩子就是长大之后开始逆反。突然有一天就直接跟家长提出,再也不练钢琴了。

见到钢琴就想吐,听到楼上钢琴声就想上楼去砸琴。这明显是一种强压下爆发。

第三种孩子比较温和,能在家长的逼迫下一直练下去。考过了一级又一级。练熟了一曲又一曲。但他自己对钢琴的态度始终不温不火。

长大成人,他终于离开了家长以后,就再也不会去摸钢琴了。钢琴在他生命中的影子也就越来越淡。

无论被逼练钢琴的孩子成为这三种的哪一种。

家长都应该重新考虑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强迫孩子做某事首先是很难坚持。另外也让孩子感受不到多少乐趣。

除非孩子喜欢钢琴喜欢的不得了。否则最好不要去逼迫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