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这面旗子是西安赴延安小分队的队旗。该小分队于1975年至1979年在延安市姚店公社下童沟大队插队,由15人组成(10名男生、5名女生),来自西安市7所中学。这些知青是中学毕业后,受北京知青在延安事迹的影响,怀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憧憬,抱着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大有作为的革命志向,放弃可在西安市周边插队的机会,自愿聚集在一起、申请到延安的。是在延安下童沟插队的青春岁月改变了这些知青的面藐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这面旗子上有全组人员的签名,纪念并记录了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故事1:队旗下的我们。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故事2:知青劳动生活剪影。

1975年9月25日,我们15名知青来到延安姚店下童沟插队落户。这是我们下乡第一天,大家顾不上脱下学生装,便投入了繁忙的生产劳动中。照片中可以看到邵庆义、姜艳、孟菊会、朱慧、吴金光、吴建利挑粪的身影。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故事3:知青投资献党恩。

2003年,姜艳去延安工作之余回到了下童沟村,当时的村干部提出了想改善村中饮水条件的需求,并请我们知青小组的同学给与支持和帮助。姜艳将此消息带回了西安,并告知全组同学。2004年,经由小组同学多方奔走联系,申请到一项扶贫基金,并让这个项目落实到了下童沟实施完成。建成后的饮水工程,一改下童沟多年来无蓄水设施,虽水质优良,但卫生不达标,且水量不足,经常出现断水情况。该饮水工程完成后,蓄水池有4000多立方米。结束了全村210户850人吃水困难的历史。这封信就是饮水工程完成后村委会给我们知青小组的来信。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故事4:2006年离别30年今日回延安。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故事5:峥嵘岁月。

纪实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民委工作期间的见闻和插队时的点点滴滴。离开延安后的时间,小组同学每年聚会。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延安,我们难忘的知青岁月(多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