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好像突然之間就入春了,天氣變得暖洋洋了起來。作為吃貨,怎麼能僅僅被日常生活中的菜色拴住我們的胃?當然要趁出門的時候嚐嚐時令的野菜來過癮,趁機咬一口屬於春天的鮮美。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春天的野菜不少,有些你肯定吃過!有些,你也許連名字都沒聽過,我們挨個來看吧~

常見的野菜

1.薺菜

十字花科植物,非常特別的春天味道。慣例是會有人問那三個終極問題的——不過連薺菜都要問能好怎的話,少年你是脫離現實世界太久了吧…眾所周知,答案是能,而且好。現在所長仍然記得,第一次吃到新鮮的薺菜肉餛飩的時候,那種鮮美的滋味,帶來的大大的滿足感,超好吃!

我們先來看看薺菜長啥樣吧。

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在小家庭薺屬中是根獨苗,但它隸屬的十字花科卻是以出產蔬菜而著稱的大家族。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你可能不知道,薺菜君出身名門——別看薺菜在自己的小家庭薺屬(Capsella)中是根獨苗(這個小家庭有時也會被塞進來三五個若即若離的成員……),但是它卻和蘿蔔、白菜這兩位聲名顯赫的表兄弟同出於十字花科——一個以出產蔬菜而著稱的大家族。作為十字花大家族的一員,薺菜和其他十字花科野菜一樣有著與芥末同源的芥子香味,也一樣會在採摘期過後開出成串的四瓣小白花,那兩兩相對的花瓣正是“十字花”一名的由來。

即使從未採過薺菜的人可能也開始感到這種植物似曾相識,這是因為薺菜在漫長的歲月中早已習慣了高強度的干擾,適應和人類一起生活,所以田邊屋後、溪岸山路,甚至修剪頻繁的市中心草坪中,都能見到它那潔白嬌小的花朵,這也就有了那句著名的“春在溪頭薺菜花”。

鮮美,甘甜,薺菜的味道讓人上癮。薺菜餛飩。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薺菜包餃子煮湯都是極好的,不適合清炒,稍顯澀味兒。薺菜本身不甜還帶點苦,但是愈嚼愈發能感受到其中的幼嫩清香。

2.草頭

草頭就是苜蓿幼苗了,豆科植物。上海菜中非常看重草頭。雖然現在已經廣泛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在春天還是能吃到不一樣的味道吧!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苜蓿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但真正被江浙人拿來入饌,並親暱稱呼為“草頭”“秧草”的,乃是黃花苜蓿的嫩葉,也叫做南苜蓿、金花菜的。和大部分豆科植物一樣,黃花苜蓿全株可用作綠肥和飼料,標誌性的外形則是在於點點小黃花和圓潤鮮嫩的三片小葉,以至於也有不少人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三葉草”——嗯,雖說三片葉子的小草都能被許以這個名號,但苜蓿頭的引人入勝,恐怕並不在於玩賞,而是它那一股清鮮柔美的好味道。

宋朝人林洪的《山家清供》裡早早就記載了“苜蓿盤”的做法,事到如今,一道酒香草頭也還是陽春三月裡最討喜的時令小菜。柔嫩碧綠的嫩葉在白酒或黃酒的激發下把草本清香發揮至最大,入口即化的溫柔讓每個邂逅的食客都拒絕不了。江浙滬一帶烹飪江鮮、水產時也常以苜蓿頭輔之,更有醃漬作為鹹菜下粥的,取的都是這樣的一股溫柔勁兒。

清炒苜蓿

3.槐花

特指刺槐(洋槐)的花朵,非我國本土產的國槐的花朵,豆科植物。洋槐的花朵芳香怡人,花瓣口感鬆軟,可以說是特別的花卉類蔬菜吧。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直接捋下來生吃的槐花,清香脆甜。如果要做槐花飯,那就要選將開未開的大花苞。淘洗乾淨,灑麵粉混勻,上鍋蒸半小時。起鍋拌上白糖,就可以吃了。

槐花飯聞起來香,香起來素潔淡雅,吃起來細膩潤口,配合軟糯的大米簡直絕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不過所長家的槐花飯是跟棒子麵一起蒸的。

4.榆錢

榆錢是春末的野菜,榆樹的幼嫩翅果。榆錢飯也是所長童年記憶裡,媽媽做的最好吃的食物(媽,我這可不是黑你_(:зゝ∠)_別打我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榆樹是中國溫帶地區最常見的木本植物之一。不管認識與否,你多半曾在房前屋後見到過榆樹的身影。榆樹的果實更是北方鄉土文化的重要元素。

榆錢

榆錢拌上白麵玉米麵蒸熟就成榆錢飯,配蒜汁吃相當爽口。所長家吃的蒜搗碎配上醋,不放辣椒。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5.蒲公英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菊科(Asteraceae)蒲公英屬(Taraxacum),多年生草本,全草可食用。菊科以1500多個屬、20000多個種的規模位列被子植物五大家族之首,它們鮮明的家族特徵就是——一“朵朵”由眾多小花圍繞一個圓心堆砌展開的“頭狀花序”。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1.刺兒菜(Cirsium segetum) 2. 牛蒡(Arctium lappa) 3. 狹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 4. 長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既然都有頭狀花序這個族徽,怎樣才能把蒲公英和其他菊科植物區別開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蒲公英那又萌又清新的“毛毛”,而實際上,菊科的植物絕大部分都會在頭狀花序開放後結出一簇簇由帶著冠毛的小果子組成的果序,這其中數量眾多且善於隨風飛揚的果實確實是蒲公英乃至菊家族稱霸天下的法寶,但卻不足以提供區別。實際上並不需要看得那麼仔細,拉遠視角,觀看蒲公英的植株就會發現,它們的所有葉子都直接從根部長出排成一圈,包括頭狀花序也只是著生在特別加長的花梗上而已,亦即並沒有地上莖存在的所謂“蓮座狀基生”,這有利於植物體躲過早春烈風的侵襲。

清炒蒲公英

蒲公英清炒,略有苦味,但是味道鮮美清香且爽口。

6.香椿芽

香椿是不折不扣的中土植物,據說對香椿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並且,香椿的天然分佈區很廣,從華北,華南到西南各地的山地都能找到野生香椿的身影。更有人把香椿樹種在庭院周圍,就為品嚐那種特殊的春天味兒。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香椿

這種楝科植物的特殊味道是極其特殊的春天的味道,喜歡的人超級喜歡,討厭的人也會很討厭這種撲鼻的氣味。香椿煎雞蛋算是最有名的一道以香椿為原料製作的佳餚。香椿芽切細,加少許鹽和雞蛋一起調勻,旺火熱油,蛋液下鍋等蛋餅略成形,轉小火,烤至兩面金黃即可。

香椿煎雞蛋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還有一些沒那麼常見的野菜,但是!不要驚訝!它們也好吃~

1.諸葛菜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二月蘭,是十字花科植物。

“二月蘭是一種常見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間。花形和顏色都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如果只有一兩棵,在百花叢中,決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卻以多勝,每到春天,和風一吹拂,便綻開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兩朵,幾朵。但是一轉眼,在一夜間,就能變成百朵,千朵,萬朵,大有凌駕百花之上的勢頭了。 ”

2.地黃

玄參科植物,可以提供大量花蜜的植物。

說道地黃,大概會想到六味地黃丸。在唐之前,是很多人把它們的根當重要的蔬菜來食用的,但是唐以後,基本就退居野菜行列了。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熟地黃又香又甜,還有點黏牙,感覺做零食是不錯的。

3.柳樹芽

旱柳垂柳的嫩芽。

咬一口專屬於春天的鮮美:野菜食用指南

此物焯水之後,可以如榆錢一樣食用。

清炒柳樹芽

聽說祖輩過得比較艱苦的時候,就會吃這個,味道微苦,但是還是很清新可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