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无人知晓,改后闻名世界,知道是哪吗?

黑妹李麗霞

中国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应属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处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中国三江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其中不仅有巍峨雄伟的太子雪山、白芒雪山、哈巴雪山,还有被誉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号称“云南第一高峰”的“卡格博峰”。国土面积1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7.46万,包括藏、汉、纳西、傈僳和普米等25个民族。

“中甸”是个非常质朴的名字,意为“酋长住地”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改名前曾是一个隐藏在雪山深处的毫不起眼的县城,以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在香格里拉,面对着这些白雪皑皑的高山和清亮静谧的湖水,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仙境。虽然中甸县拥有绝美秀丽的风光,但这样的景色,在川滇藏区并非独一无二。再加上,当地经济非常落后,接待能力很弱,全县没有一家酒店,1995年,这里仅接待游客1200人次。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一个雪峰峡谷遍布、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希尔顿称之为“香格里拉”(Shangri-La,意为“心中的日月”)。直到希尔顿的这本小说广泛流行,人们心底那对于完美家园的幻想才被唤起,在美国和欧洲迅速掀起了一股“寻找香格里拉”之热。

“Shangri-La”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意为“极乐园”,是藏传佛教徒向往的理想净土。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佛学界普遍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

据记载,第一个找到香格里拉的是一位新加坡商人,他根据希尔顿的描述找到了位于云南的迪庆。但是,关于香格里拉的所有传奇还未一一破解。希尔顿曾经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人们很难根据他的行踪确定香格里拉的具体位置,希尔顿本人也未对香格里拉的原型做详细说明。因此,直到今天仍有人对迪庆的“香格里拉”身份表示怀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西藏古典传记中的“香巴拉”才是香格里拉的真正所在。在西藏的经典中,香巴拉被描绘成一个为雪山环绕,天地之间纯净如水的绝妙仙境。据说其中还到处是林立的黄金佛塔,那里的景色跟希尔顿的描绘极其相像。

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1997年9月,云南正式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这一消息,立刻引发全球轰动。2001年,“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2000年,香格里拉正式更名之前,其旅游人次已猛增至119万,而2016年,在正式更名15年后,其旅游人次又增长了10多倍(1481.79万)。如果与1995年的1200人次相比,20年间,“香格里拉”的游客规模增长了1万多倍!在整个国际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成为了云南省旅游的名片,也可以说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了。


刚行路上

最成功的应该就是香格里拉吧。

记得年轻的时候看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看的异常激动。里面描述的就是时间静止的地方,香格里拉。后来中甸把自己改名为香格里拉,成为了最火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我觉得在改名最成功的地方里,中甸应该是最成功的。

另一个改名成功的地方是大庸,改名为张家界。过去这里是土匪聚集的地方,非常猖狂,解放军花费了很多努力才剿灭了土匪。但是这里的名声却不太好,后来发现这里风景很美,于是改名为张家界,有人说是张开怀抱的意思。但是不管怎么说,改名非常成功,成为了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另外比较成功的是四川的都江堰和九寨沟,前者过去名字叫灌县,后者之前名字叫南坪县,怎么听都不如现在改的好听。

还有一个改名我觉得也不错,就是旅大市改成了大连市,之前的名字确实有点拗口,还是大连比较好听。

一个好名字对于一个目的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昨天我还跟石家庄的朋友讨论他们的城市名字,什么时候改了。他说希望叫常山,我说希望叫白求恩,更国家化。


老迟

1,张家界:原名大庸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这里有著名的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景区,武陵源,宝峰湖等。


2,都江堰:原名灌县。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年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这里还有著名的青城山风景区,熊猫宝宝也栖息在这里。

除了以上两个城市外,还有最接近天堂的香格里拉,原名中甸,从今的小渔村宝安县,改名后,闻名世界,如今是中国四大一线之一深圳。九寨归来不看水的九寨沟,原名南坪县,改名后九寨沟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升。


好了,以上这几座城市,就是中国改名最成功的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