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現在車市什麼最火?不是裝有V6、V8發動機的大排量車型,也不是裝有1.5T、2.0T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而是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新能源車型有補貼政策,車企有雙積分政策,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持續攀升。當然不僅國內的車市如此,放眼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在呈穩步增長趨勢。即使是汽車圈獨佔鰲頭的大眾汽車集團(下文簡稱大眾集團),為了新能源這塊“肥肉”,也不得不加快向電動汽車領域轉型的速度。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大眾加速推進“Roadmap E”戰略 2022年底將擁有16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兩日前,大眾集團在柏林舉行的集團年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大眾集團在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以必要的速度和決心全力推進“Roadmap E”電動化戰略。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大眾集團在去年秋天發佈了“Roadmap E”電動化戰略,而此次的發佈會上表示,到2022年底,大眾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將擁有16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目前,大眾集團主要在3個基地生產電動汽車,之後將有9座新工廠在未來兩年投入生產。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大眾集團計劃到2023年在未來出行、電動車、自動駕駛等方面投資340億歐元,為未來城市化出行提供解決方案。為了確保充足的電池產能以滿足環保型電動汽車產量的大幅提升,大眾集團已經與歐洲和中國提供電池的製造商達成了合作伙伴關係。截至目前,簽署的訂單總額約200億歐元。有一部分來自寧德時代,但具體金額未知。不過大眾方面表示,大眾將在中國投入100億元發展電動車。在中國採購的電池將只用於國產新能源汽車,除寧德時代外也在選擇其他供應商,目前正在接洽中。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此外,供應北美市場的電池供應商也將很快落實,大眾將投入500億歐元購買電池作為其“電動汽車推進計劃”的一部分。

大眾純電動車計劃

在“Roadmap E”電動化戰略中,大眾集團計劃到2025年,每年生產300萬輛電動汽車,並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其中包括50款純電動車型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今年,除了現有的8款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陣容,大眾集團還將推出包括3款純電動車型在內的9款全新車型,其中包括江淮大眾首款純電動SUV——SOL思皓。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作為大眾“RoadmapE 電動化戰略”的一部分,大眾還為純電動車型創立了“I.D.”這個獨立的子品牌。I.D.系列的第一款車型Neo掀背車計劃在2020年上市銷售。而奧迪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交付純電動E-TronSUV車型。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在本屆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大眾集團展示旗下奧迪e-tron、保時捷Mission E以及I.D. VIZZION等多款新能源車型。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從2019年起,大眾集團幾乎每月都將推出新的電動車型。穆倫表示希望通過所有品牌在各地區的產品陣容,在幾年內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電動汽車車隊。

大眾集團2017財年完美收官 績效指標均刷新紀錄

自2015年9月大眾承認在柴油車上安裝了排放作弊軟件以躲避檢測以來,其面臨的壓力越大越大。因此,轉向電氣化的零排放汽車是重新挽回聲譽的重要戰略。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儘管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導致數十億的現金支出,但截至2017年,大眾集團的淨流動資金仍然穩定地保持在224億歐元。

大眾集團在2017年幾乎所有關鍵績效指標均刷新歷史紀錄,其中汽車交付量數據尤為出色,在全球範圍內共有1,070萬客戶選擇了大眾旗下品牌的車型,創歷史新紀錄。

大眾集團銷售收入也在2017年攀升至新的歷史水平,收入達2,307億歐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6.2%,創歷史新高。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前的營業利潤達到170億歐元,計入特殊項目支出後的營業利潤為138億歐元,均優於以往表現。即使扣除特殊項目支出,這也是大眾集團歷年來所取得的最高營業利潤。

同時為了擴大電動車產能,大眾表示將控制支出。2017年,大眾集團研發支出同比下降3.8%至131億歐元,佔整體銷售額的6.7%,大眾集團期望上述比例將在2020年下降至6%。

大眾奮起直追推進電動車產能 明年起每個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

總結

在汽車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的大眾集團已經開始向新能源領域進發了,這也再一次預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正是新能源汽車。而大眾此次發力也能給其它車企造成一些壓力,讓它們把壓力變為動力而加快旗下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大眾集團從2019年開始的幾乎每月推出一款新車型的計劃也值得我們期待,看看一個在燃油車方面領先的車企的新能源能做到何種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