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为什么没有被西班牙吞并?

养草的羊

事实上葡萄牙在1580年到1640年的60年间是曾一度被西班牙吞并过的,而在此之前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就有不少恩怨纠葛: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在历史上曾被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先后统治,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葡萄牙和西班牙其实经历的是同样的历史。

公元718至1492年间信仰基督教的伊比利亚西哥特人的后裔掀起了旨在推翻阿拉伯人对伊比利亚的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在收复失地运动中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基督教王国卡斯提,1093年卡斯提王国的特里萨公主下嫁波尔多凯尔伯爵,生下一子阿方索·亨里克斯。1128年16岁的阿方索放逐其母特里萨,随后又击败卡斯提王国的军队,在自家封地上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

葡萄牙王国独立后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形成了卡斯提、阿拉冈、那瓦尔和葡萄牙四雄并立的格局,与此同时已被基督教王国挤压到半岛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维持着自己最后的据点格拉纳达。1469年卡斯提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冈王子斐迪南结婚,两人又分别于1474年和1479年继承王位,两国随即于1479年正式合并成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纳达,1512年又合并那瓦尔,至此西班牙统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为什么西班牙在统一伊比利亚的过程中没连葡萄牙也一起吞并呢?这是因为这时的葡萄牙实在太过强大——1434年葡萄牙人越过了此前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最南端的博哈多尔角,开始向非洲南部进发;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打开了通往印度、中国的新航路;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抵达印度,从此开启了葡萄牙向东方贸易和殖民的历史进程。葡萄牙通过掠夺殖民地的物资以及同东方的贸易迅速积攒起大量财富。葡萄牙通过海外开拓而迅速强大起来的现实刺激了西班牙,于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哥伦布开始了他的远航,结果原本打算驶往印度、中国的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此美洲的金银开始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2200海里处的教皇子午线为界瓜分新发现的世界——界东属葡萄牙,界西属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殖民帝国就这样像切西瓜一样分割世界,不过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双方在殖民地的争夺上依然积累着矛盾:本来根据《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应当属于西班牙的巴西被葡萄牙战略,而原本应当属于葡萄牙的菲律宾却成为了西班牙殖民地。1578年葡萄牙在远征摩洛哥的战争中遭受重创,于是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自己有一半葡萄牙血统为由于1580年兼并了葡萄牙。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此后西班牙人手中的制海权逐渐转移到英国人手中。1618年-1648年爆发了波及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原本的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独立并同英国联合打击西班牙,西班牙在这场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从此逐渐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就在三十年战争正在进行的1640年葡萄牙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在轰轰烈烈的收复失地运动成功前后,伊比利亚半岛上出现了葡萄牙与西班牙(统一之前称为卡斯提尔王国)双雄并立的局面。相对于拥有广阔领土与众多人口的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葡萄牙在各个方面都相差甚远。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葡萄牙没有被西班牙所吞并呢?
“牙吞牙”的败局之一
如果说西班牙没有想过吞并葡萄牙独霸伊比利亚半岛,那绝对是天方夜谭。作为在期望欧洲事务中发挥更大话语权的大国,西班牙曾经无时无刻不想吞并葡萄牙,解决这个家门口的绊脚石,为自己称霸欧洲扫清障碍。收复失地运动结束之前的14世纪,阿拉伯人的势力被限制在格兰纳达的一隅之地,已无翻身之力。
图/14世纪的伊比利亚
眼前的敌人基本消灭了以后,伊比利亚双雄自然地开始了窝里斗。1383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大公去世后,他的女儿贝娅特丽丝成为葡萄牙女王,而在此之前,她已经与卡斯提尔王国国王结婚,这就使得葡萄牙面临被卡斯提尔吞并的危险。斐迪南大公的异母兄弟若昂乘机领导葡萄牙人民起义,推翻了这位“卡斯提尔夫人”的统治。随后,卡斯提尔便发动了入侵葡萄牙的行动,希望以武力实现伊比利亚的统一。在阿尔茹巴罗塔之战中,若昂一世击溃了来犯之敌,捍卫了葡萄牙的独立。后来的葡萄牙人曾经将西班牙与葡萄牙足球队的欧洲杯决赛比作阿尔茹巴罗塔之战,以显示葡萄牙人坚定的独立意志。
图/阿尔茹巴罗塔之战
“牙吞牙”的败局之二
1492年收复失地运动结束以后,西班牙与葡萄牙分别扮演了开辟东西方航路的重要角色,甚至在1493年划定了分割世界的教皇子午线。也就是说,如果西班牙完成了对葡萄牙的吞并,它将成为世界的霸主。
图/教皇子午线
从1516年开始,西班牙进入了哈布斯堡的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西班牙君主来源于德意志-奥地利一系,具有强大的扩张欲望。其第一任皇帝卡洛斯一世在16世纪中叶时已经占领了包括意大利、尼德兰与部分德意志在内的近一半欧洲领土,并侵占了南美洲广阔的殖民地,势力达到了顶峰。在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统治期间,气焰正盛的西班牙终于将魔掌伸入了葡萄牙。1578年,当时恰逢葡萄牙上一位国王战死非洲,葡萄牙王室恩里克以66岁高龄登上了葡萄牙王位,而这位高龄继承人却因为是主教身份而没有子嗣。因此,西班牙皇帝菲利普二世便在1580年恩里克去世之时发兵里斯本,由于葡萄牙当时的主要兵力在非洲战役中丧失殆尽,里斯本迅速被西班牙大军攻破,葡萄牙被迫与西班牙合并。
图/极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
从1580年开始的60年中,西班牙对葡萄牙采取的主要是驻军与安插官员的统治模式,并没有真正对葡萄牙进行本土化管辖。这样的统治模式方便了西班牙人对葡萄牙的税收掠夺,却也让葡萄牙人的怨恨日积月累。终于,在1640年,若昂四世在贵族们的支持下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了西班牙安排的国务大臣,迫使西班牙驻军投降,宣布葡萄牙独立。而这时的西班牙正处在三十年战争的关键时期,西班牙国王无暇顾及西方的变故,只得默认了葡萄牙的独立。
葡萄牙在12世纪建国之后已经形成自己的民族国家与辖境内广泛的民族认同,且产生了与西班牙语不同的葡萄牙语发音。西班牙人虽然与葡萄牙具有紧密的联姻关系,且曾经短暂占领了葡萄牙,但仍然无法将葡萄牙纳入自己的国家体系之中,这使得葡萄牙可以长期的保持独立。
图/葡萄牙语系国家
参考文献:1.(瑞士)戴维·伯明翰著;周巩固,周文清等译,葡萄牙史=A CONCISE HISTORY OF PORTUGAL,商务印书馆,2012.11,
2.(美)查·爱·诺埃尔著,葡萄牙史,商务印书馆,1979.12,

历史研习社

我们看地图,会觉得西班牙很大,葡萄牙很小。实际上,葡萄牙可不算小。请看数据:

西班牙,

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浙江大小。人口4600万人。

葡萄牙,

面积接近10万平方公里,接近浙江大小,跟韩国差不多。人口超过1000万。

你看一下这个数据,你就知道,葡萄牙地缘实力可不小。你去征服一个韩国试试。如果不是有很大的地缘实力,你是很难征服下这么大一块土地的。


小楚哥哥在深圳

历史上发生过葡萄牙,西班牙合并成一个国家的事。只是不成功,后来又分开了。

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提远征摩洛哥结果兵败身亡。葡萄牙王位因此发生空缺,当权的腓特烈二世一看:

机会来了。

王位给不给?

不给我就血洗你们!

1580年,腓特烈二世成功继承王位,成为费利佩一世,两国合并。

但是西班牙人不是完全统治了葡萄牙人。

基层行政管理,宗教事务,贸易等方面西班牙人允许葡萄牙原有的机构存在发展。

还设立了一些法律和机构填补了巴西法律和文化的空白。

但是在16世纪后期,新国王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翻脸不认人了:

暴政,排斥葡萄牙机构和官员并用西班牙人代替。

遭殃的是普通人民。

葡萄牙人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机会:

西班牙正陷入“三十年战争”,国内又发生人民起义,统治者穷于应付,一些葡萄牙上层贵族认为这是争取独立的好机会。

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西班牙内忧外患,无力抵抗。

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


伯纳乌的兔

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

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

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


路人甲49494796


关于葡萄牙很多人有误解,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家,但从历史上来看,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个"小国家"。

改变欧洲历史的是大航海时代,而开创大航海时代的就是葡萄牙。享利王子,迪亚士,达伽马等,几代人,前赴后继,终于开创了,从葡萄牙经过非洲好望角,再到印度、东南亚的航路。

有人会问,那西班牙在干嘛?不好意思,那时候西班牙南部还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而北部则分裂成上百个小国家,实力根本无法与葡萄牙相比。就是,最后完成了西班牙统一的伊莎贝尔女王,一开始,他爹也是准备把他,许配给你葡萄牙国王的。

大名鼎鼎的哥伦布,最早也是求见葡萄牙国王,并提出他的想法,被葡萄牙国王拒绝后才去求见西班牙双王,最后才付诸实践的。

等到西班牙实力起来。西葡两国,还因为,殖民地的问题有纠纷。当时的教皇是西班牙人,他画了一条"教皇子午线",子午线以东的地区归葡萄牙开发,子午线以西的地区归西班牙。所以整个拉美除了巴西之外,都是讲西班牙语的,而葡语国家,大部分都在非洲和东南亚。

所以,葡萄牙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西班牙想吞并葡萄牙,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洋杨大观

其实并不是一直都没有吞并,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两国都处于西班牙王室的统一统治下。(原谅我忘记了具体年份,但在十六十七世纪两国经常是一个国家)

那么葡萄牙为什么至今没有与西班牙成为一个伊比利亚国家呢?我认为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原因。在民族大迁徙的时代,伊比利亚在西哥特人的统治下脱离了西罗马帝国的管辖,此时的伊比利亚民族国家尚未形成,西哥特王公零散的管理着这一地区。

接着,北非的穆斯林崛起了。他们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以暴风般的骑兵击垮了基督徒,将他们驱赶到了北部巴斯克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山区苟延残喘。但是随着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和黑暗时代的欧陆不断发展,基督徒开始像南方挺进,这被称为收复失地运动,这也是两国的直接源头。

此时两国同为基督教国家,在信仰和南方巨大压力面前团结对外,故无力吞并。此时西班牙尚未统一,就更不能把先行统一百年的航海先行者葡萄牙怎么样了。

但是在阿拉贡与卡斯提尔联合开始,西班牙人就时刻打算吞并这一面朝大西洋的航海良地。这就涉及葡萄牙的地理情况了。这一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航海良港众多,可以享受海运的便利,有利于早期的开拓。但葡萄牙不大的纵深大多是深受地中海气候干扰的干旱山区,少有河流,在基础设施和科技尚不发达的文艺复兴时代,实在没有多大价值,甚至不及卡斯提尔内陆的山区牧场。这样的土地给予了葡萄牙人勇于探索的航海精神,却对西班牙没有多大吸引力。相比之下,东方奥斯曼的威胁,意大利富庶的商业城镇,地中海传统商路的贸易和与法兰西的争霸能够产生更多利益,这也是西班牙立国除殖民地在欧陆的主要战略方向。

但是当时的西班牙是非常富裕的,国力在欧洲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为何不拿下这一弹丸小国?这就涉及欧陆各国的战略了。葡萄牙正好是西班牙的侧翼,且在那个时代还有一定的实力,对于法国英国这些与西班牙有较大利益对立的国家来说,拉拢葡萄牙有利于牵制西班牙的扩张。同时葡萄牙优良的航海条件能够提供军队驻地与水手,能够打击西班牙贸易,这间接保持了葡萄牙的长期独立。

而对于十七世纪起国力一落千丈沦为外国打击对象甚至要不回直布罗陀的西班牙来说,与大英交好的葡萄牙就不再有吞并的可能了。


qxjz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各个国家都是在抗击摩尔人入侵中成长起来的,为了抗击摩尔人大家都能够比较团结的在一起,国与国之间更多的是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的把版图变大的,而且在西方,宗教矛盾远比民族矛盾要大,更何况当时的国家以及民族思潮还没有兴起,两牙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小。随后由于想要寻找中国跟印度,葡萄牙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由此两牙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的强国,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它们更多的是把视线放到了其他地方,双方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能力吞并彼此。再往后国家跟民族思潮兴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吞并这样的事情更不可能了,当然了,除了印度,那只是因为印度与锡金之间的差距太大,而且印度的脸皮够厚,锡金的位置不敏感才造成了这一结果,在现代社会真正的吞并是非常困难的。


sunnyyunfy云飞扬

不去查资料了。但是记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时不知道哪个国王时统治过葡萄牙和尼德兰。后来尼德兰和英国崛起直接把西班牙干趴了。西班牙全盛时期美洲抢到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国力。反而都挥霍了。被干趴后穷的要破产再也没有实力继续统治葡萄牙了。


magickk

葡萄牙民族英雄奴诺,以六千步兵大败西班牙三万骑兵,而自己无一人伤亡,创造了冷兵器战史上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