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文/ 李 刚 图/ 马克伟

这座活着的古城,受惠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给予,受惠于古城居民对它长期的眷念,走进去,和你看到的标签一样,古朴而原在。它的故事不仅仅是封面,打开每一页都如同一壶600多年的老酒,品得出那股味道来。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在古城老巷,逛老民居,逛的是一种“味”儿,那些深宅大院和斑驳的门窗上藏着许多可以“品”的故事。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古城8号院(刘家大院)去的人最多。他家出名的是三儿子刘界眉,曾经和朱德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跟朱德北伐,在北伐中晋升少将参议,后来从政,任过国民政府伪县长和巍山国民政府参议长。大儿子刘界先是赶马经商的,当年建盖这个大院的时候,他父亲为老大考虑的最多,建盖成前店后院,前面临街做铺面,条院把铺面与住宅隔开,里面是四合六天井,小院和大院之间又有木板相隔,把一进两院“棺材形”的院落变成“四马推车”式的大小院落。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老大住在大院的上堂屋一侧,上堂屋是接待贵客和至亲好友。老三住在条院后面下堂屋一侧的厢房。家人起居的布局,体现了儒家的家族礼制理念,很显然是他父亲留下来的老宅。或许刘界眉有一定的政治影响,有人就把这个大院说成是他建盖的,以讹传讹。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这样的民居大院在古城现在还保留着158院。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法国女士、古建筑专家刘易斯走进巍山古城用惊奇的眼光盯着那些老房子。回去后,她邀约了家人和对古建筑感兴趣的朋友来巍山。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那可能是最早发现巍山古城价值的外国人。后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古建筑专家、教授又陆续带了几拨学生来巍山考察。古城里一下子出现一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巍山人感到很好奇。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从明至清,巍山出过进士23人,举人200多人。古城南街街头有“进士”牌坊,东街刘家大院有“一门两进士”,一道门里出了两个进士。而独特的是刻在正堂格子门的《家训》,涂着金粉的字非常醒目。两家人都是书香门第,学养深厚。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每当我路过钟鼓楼,都会看一看卷洞石壁上张贴的讣告,看讣告的人紧盯着看。那些大红纸上写的毛笔字很见功底,而且不是出于一个人之手。让我感动的是,巍山人持续已久的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之情。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在古城品读一种悠闲,如同品一壶老酒。

古城正街有一家独特的菜馆,是古城里的一位中年人开的,要不是招牌上写着“马帮菜馆”,路过的人还以为是古玩店,四壁挂着巍山老照片,木架上摆放着马灯、马鞍等什物。一次,我们进菜馆去品尝马帮菜,菜的味道和古城传统风味差不多,没想到的是店老板对马帮文化如此感兴趣。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他说,听老人讲,过去古城里有40来家卖马具的店铺和20多家马店,古城成了马帮的不夜城。现在很少有人提起巍山马帮的事了,出于一种怀旧的心理,将就这个铺面开个马帮菜馆,让来巍山的客人体验一下马帮文化。他还说,右边那条背街,叫下水坝古街,有家马店,那是清末就开的马店了,有一百年了,马店女主人还在,你们可以去找老太婆聊聊。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他说的是“李记世生马店”,5年前我去过她家。那时老人有85岁,那天我们进他们家院子的时候,她在打井水,放下桶笑笑地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又去给我们泡茶。她说她叫米士奇,我写成“米世奇”,她拿过笔来改了,她的字写得端端正正的,她读过师范中专。实际上她的学名是米德润。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她年轻时长得漂亮,15岁在巍山参加选美比赛,得了第一名。路过巍山的赶马人都叫她小米特。14岁就嫁到李家,跟婆婆学开马店。19岁时,家里的大小事都交给她做,客栈也是她管。嫁过来,她才知道,婆家的人个个都抽大烟,每天都懒在床上抽大烟,她男人也抽。婆婆爱发脾气,动辄就打她,还逼她出去找大烟。小米特人缘好,有时候就帮马锅头卖货,或者联系买麻买茶的人,客人给她一些零花钱。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开马店要管20来口人的饭,还要喂马料,挑马脚里的石头,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们家在古城的马店不算大,古城有20来家马店,她家人气最旺,小米特待人很热情,懂中医的赶马人还教她治头痛,会武术的还教她小儿子打沙袋,有的还送给她酥油茶、丝绸。她在这家马店70多年了,从小米特变成老米特,而没有变的是她的朴实与善良。我问她是否知道东莲花村马家大院的马如骥,米大妈点点头说,知道的嘛,他在巍山很有名,他们家以前还挂着龙云和白崇禧题的匾。建伟兄接过话题说,“文革”时,马如骥跑到泰国,后来回来过一次。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那些题匾,包括蒙化县长宋嘉晋题的匾也被藏起来了,后来是在他弟弟马如清家找到的,被藏起来做床板 。一进院照壁上“世守清真”四个大字,在“文革”时期刷上白石灰,换成“突出政治”。马家大院是东莲花村保留最完整最典型的回族民居院落,有“一堡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独特的是碉楼、雀替、藻井和走马串阁楼,以及大人物的题匾。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旧时光已如浮云,人去楼空,故事还在。可以想象,这个深宅大院里主人往昔的生活,绝不亚于《大宅门》里的那些人。

走出大门,心还留在这里,留在那已经过去的岁月里。

品味南诏巍山,享受古城时光里的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