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圖文/李 剛

法國曆史上,300年前,一位叫貝爾尼尼的意大利建築師曾為盧浮宮提供過設計方案,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否定。300年後的1988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在盧浮宮玻璃金字塔裡,授予美籍華人貝聿銘法國最高榮譽獎章。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二月的巴黎,陰雨綿綿,而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處每天都是潮水般的人流。一日下午,跟隨進盧浮宮的人流下到中廳,只見人頭攢動,不一會就四散到各個展廳。人散處,我用廣角鏡頭拍下了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與石質小金字塔尖相對應之景。這是貝聿銘大師的經典之作,它使地下室灰暗的拿破崙廳變得明亮而充滿藝術氣息。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這是貝聿銘設計的”在人群中,有人提到這位了不起的大師。這位世界建築設計界奇才,用超乎人們想象的天才手筆,為盧浮宮創造了世界建築新奇蹟。貝聿銘64歲涉足盧浮宮的改造和建築設計,在盧浮宮做了14年。起初經歷過不少波折。當法國總統密特朗選擇貝聿銘時,整個巴黎大吃一驚。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與法國總統密特朗第一次見面時,這位學過建築的總統對貝聿銘說:“你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做得很棒,你很好地融合了過去和現在。”貝聿銘雖然非常興奮,但他沒有馬上接手這個項目。他告訴密特朗總統,他需要4個月的時間來研究這個項目,需要一段時間來研究法國曆史,瞭解盧浮宮的本質。密特朗總統雖然有著任期等各方面的壓力,但同意了貝聿銘的請求。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貝聿銘清醒的是,1941年,約翰·拉賽爾·波普才完成國家美術館西館,他設計的東館只跟其相差40年,但盧浮宮有800年的歷史。這是很大的一個挑戰。在法國曆史古蹟最高委員會彙報設計方案的時候, 貝聿銘這樣動情地描述,“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就像一枚閃亮的鑽石,光芒四射……”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最高委員會委員們的回答卻是:“不!貝先生。它只是一枚假鑽石,它看上去一定很醜!”為他提供法語翻譯的一位女士,此刻忍不住在一旁流下了痛苦的眼淚。那是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巴黎一段揮之不去的往事。這個時候,除了密特朗,還有蓬皮杜總統夫人等一些法國名流也對貝聿銘先生的設計方案表示支持。沉默已久的巴黎市長(後來的第五任法國總統)希拉剋發話了,他建議貝聿銘先生在盧浮宮廣場上先做一個與設計中的玻璃金字塔一般大小的模型,讓巴黎人現場觀摩之後再做評點。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貝聿銘把拿破崙庭院頂部切開了一個大三角形的口,用從中國江蘇運來的793塊玻璃,建成透明的金字塔主塔,旁邊是一個三角形大水池,水池中噴湧的水柱增加強烈的動感,池外由三個採光天窗的小型玻璃金字塔從不同角度烘托了主塔。最現代與最原始的結合,透明與質感,從時空上組成完美的對比;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夠使水晶般的金字塔與古老的盧浮宮達到交相輝映的效果,帶給人們無限的視覺衝擊。貝聿銘奇妙的設計變為了現實,“盧浮宮裡飛來巨大的寶石”上了當時法國報紙的頭版頭條。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在巴黎,貝聿銘,為盧浮宮的翻修、改造經歷了常人無法接受的指責與挑戰;這位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之父,以他不可複製的建築設計經典征服了巴黎。

貝聿銘,這位“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留給巴黎的不僅僅是玻璃金字塔,同時帶給人類的是他那不可征服的偉大胸襟!

走進法國巴黎盧浮宮,看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