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1

大業九年七月,庚午,深夜,遼東城。月黑風高。

遼東城守將高建武和衣而臥,輾轉反側不能成眠。

隋軍對遼東城的攻擊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天。黑壓壓幾十萬大軍屯兵城下,營帳相連數十里,蟻窩蜂巢相似。飛樓,撞車,雲梯,地道,四面八方,晝夜不停,如同奔湧無絕的潮水不斷衝擊著城池。無數次的殊死爭奪,兩個民族的熱血染紅了城頭的方寸之地。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1

就在幾天前,隋朝的皇帝改變了攻城的策略。他役使民夫趕造了百萬布囊,全部填以沙土,鋪在遼東城下,又建造了八輪的樓車,比城牆還高,上面遍佈弓弩手,形成了火力壓制。高句麗士兵敢於干擾城下鋪設沙袋的民夫的,全都被居高臨下的隋朝弓箭手射殺。士兵們眼睜睜看著一條沙袋鋪就的魚梁大道從城牆腳下越升越高,心中的絕望日甚一日。他們知道,當這條大道升到與城平齊,那將會是一場屠殺。

依稀聽說過,他的對手,是中原最出色的土木工程師。

高建武覺得自己就像孩子一樣,堅守著沙做的堡壘,抗拒著海浪的摧毀。明天,這堵牆還能不能擋住隋朝人?明天,他的腦袋還會不會安穩的呆在脖子上?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突然,他的房門霍的打開,一個黑影闖進屋內。他猛地一躍,抄起枕邊的腰刀,沉聲道:誰?

燈光搖曳之下他看清這人是他手下一名裨將。他氣喘吁吁對高建武說:大人,出,出事了!

終於到了這一天了嗎?高建武心下一沉,拎著刀快步走向城樓。

只聽得耳邊盡是高句麗士兵的呼喝之聲,卻不見半個敵兵。放眼望去,對面的營壘卻是死一般的寂靜,黑漆漆一片,不見半點燈火。

空氣中滿是陰謀的味道。

小心有詐!這是高建武心中第一個反應。他當下吩咐下去,所有守軍加強警戒,嚴守本位,隨時準備迎戰。

這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嗎?二十多天沒有睡好覺的高建武,腦內緊張的計算著,他的神經在這一刻繃緊到了極致。緊繃著,緊繃著,然後,他就睡著了。

在他接掌大位,成為高句麗的榮留王之後,回首一生,這一輩子,遼東城頭的這一覺,他睡得最香。

第二天醒來已是日上三竿,他一邊責罵著手底下的士兵不叫醒他,一邊緊張的望向對面。對面營壘森然,只是不再有螞蟻一般的民夫,也不再有潮水一般的隋兵,好似大潮退去,只留下些許的水痕和泡沫。

他揉揉眼睛,像做了一場大夢。如果這是夢,可千萬別特麼醒啊!

高建武的士兵奓著膽子,彼此掩護,前往隋朝大營。所到之處只見攻城的器械堆積如山,營壘帳幕,案牘不動,鍋裡的飯還是熱的,床上的被褥還是暖的,卻是半點人影皆無。初夏的風漫卷著黃沙,晴空之中盤旋著烏鴉,古道,西風,地上還有一匹吐著白沫兒的瘦馬,高句麗的兵將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懵逼。

這是集體幻覺,還是什麼靈異現象嗎?

在離開隋軍大營之前,高建武疑惑的回頭看了一眼。

他仍然覺得這是一個陰謀。

那麼說,隋煬帝究竟去了哪裡?

就在庚午深夜,隋煬帝的中軍大帳來了一位風塵僕僕的信使。這位信使從涿郡而來,剛把信交到煬帝手上就癱倒在地,帳外,他所騎的驛馬也一樣癱倒在地,吐著白沫,後來做了高句麗人的俘虜。

寫信的人是隋煬帝楊廣的表哥李淵,當時李淵正在徵高句麗的大後方涿郡督運糧草。信的內容很簡單,總之一句話:

楊玄感造反!

楊玄感何許人也?提到他,可能大家不熟,不過提到他老爸,那是大大的有名,正是隋朝開隋九老之一,傑出的軍事統帥,大政治家,大詩人,大數學家(根據我國著名不靠譜文藝青年王小波考證,楊素髮明瞭楊代數。所以是大數學家),楊素。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1

說起這開隋九老,其中一半都是評書藝人虛構,像靠山王楊林,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雙槍將定彥平,考之歷史都是查無此人。至於韓擒虎,魚俱羅,賀若弼等名將,和元帥楊素不在一個級別。只有高熲,和楊素,一文一武,算是可以分庭抗禮,不過榮寵卻遠不及也。

出現在舞臺上的楊素是一個白粉奸臣的形象。不過或許你想不到的事,奸臣楊素最初卻是以直言抗上勇揭逆鱗而聞名。

楊素的父親楊敷守汾州,兵敗被俘,陷於北齊。北齊想任用他做官,楊敷寧死不屈,恪守臣節,卻未受追封。楊素因此上表再三,觸怒周武帝(就是滅佛的那個周武帝宇文邕)),武帝要殺楊素,楊素面無懼色,大聲說道:“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

宇文邕一生殺權臣宇文護,滅北齊,興武滅佛,是個殺伐果斷的皇帝。楊素這種硬氣反應正對他的脾氣,於是不殺反獎,果然追贈其父為大將軍,諡忠壯,並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他又令楊素起草詔書,楊素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嘉之,顧謂素曰:“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素應聲答曰:“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

後來在滅北齊的戰爭中,楊素立下戰功,也算是為父親報了仇。

隋書對楊素這一時期的評價是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

想想楊素後來的一生,只好嘆一句:誰能晚節負初心。

在當時的北周,有一位實力派大臣名叫楊堅。楊堅和楊素都出身弘農(華陰)楊氏。弘農楊氏傳自東漢太尉楊震。楊震是楊敞的玄孫,這位楊敞,是西漢昭帝時的丞相,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楊震號稱關西孔子,從楊震以降,兒子楊秉,孫子楊賜,重孫子楊彪,四世三公,開啟了楊氏政治家族的大時代。楊氏後人,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從楊堅的隋朝皇室到楊素家族,到"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眾多楊氏駙馬,一直延續到宋,其間文有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里,武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可謂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豪門郡望。

不過楊堅的這個楊字,來的頗有些蹊蹺。後世史家多有考證,認為楊堅弘農楊氏的出身多為偽託,大半倒是鮮卑胡人的血統。

楊堅整合了弘農楊氏家族的力量,又在鮮卑貴族和突厥人中間左右逢源,地位,聲望一時無兩,心中早懷異志。楊素很快就攀上了楊堅這棵大樹,一盤道,感情還是本家,楊堅也看中了在伐北齊的戰爭中嶄露頭角的楊素,於是兩好並一好,兩楊的感情迅速升溫,很快就到了焦不離孟的程度。

於是順理成章的,當楊堅從北周的孤兒寡母手中搶來大隋的江山,(楊堅的女兒楊麗華是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所以周靜帝雖然不是楊麗華親生,也得管楊麗華叫媽,所以理論上講,楊堅是從自己的外孫那裡搶來的江山)楊素馬上被升為上柱國,隨後就開始為楊堅東征西討,南下滅陳,北拒突厥,江南平匪患,為隋朝的建立和穩固立下不世之功。

要說起這大隋的開國功臣,他楊素謙稱第二,恐怕沒人敢說第一。大隋的楊字,倒有一半是他寫出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楊堅也是不吝賞賜,平宇文胄,“遷徐州總管,進位柱國,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戶。”滅陳國,“拜荊州總管,進爵郢國公,邑三千戶,真食長壽縣千戶。”以其子玄感為儀同,玄獎為清河郡公。賜物萬段,粟萬石,加以金寶,又賜陳主妹及女妓十四人。斬高智慧,拜素子玄獎為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宅一區。代蘇威為尚書右僕射,與高熲專掌朝政。破達頭可汗,優詔褒揚,賜縑二萬匹,及萬釘寶帶。加子玄感位大將軍,玄獎、玄縱、積善並上儀同。驅逐突厥,以功進子玄感位為柱國,玄縱為淮南郡公。賞物二萬段。

不過,兩楊之間也並非全無芥蒂。

因為一場夫妻間的口角,楊素的政治生命連同生物學生命險些一併斷送。楊素家中有河東獅名鄭氏,開皇四年,楊素剛剛被拜為御史大夫,心裡多少有些膨脹,在一次例行的男女混合嗓門競賽中,他破天荒的對妻子回嗆道:我要當了天子,指定不要你這樣的皇后。他老婆也是彪,轉頭就把這話捅到楊堅那兒去了。楊堅一聽這還了得,你怎麼能跟我一樣想法呢?這種事許我不許你知道嗎?大逆不道啊你!於是楊素被一擼到底,總算楊堅顧念舊情,愛惜人才,才沒有人頭落地。

楊素畢竟是楊素,即使被一擼到底也總能找到晉身的臺階。在楊素為南下攻陳一籌莫展之際,楊素多次獻上滅陳之計,又親自督造五牙大戰船,楊堅琢磨這是個人才,滅陳我還得用他,於是很快楊素被重新起用,拜信州總管,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而遣之。

天下初定,楊堅命楊素督造離宮仁壽宮。為了向主上邀功,楊素不惜血本,移山填谷,大興土木。因為工期催得緊,大批的工匠民夫活活累死,史載: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時聞鬼哭之聲。好麼,活生生把個皇宮搞成了鬼屋。

你別說,這個急脾氣和後來督造龍舟把工匠泡爛在水裡生蛆的隋煬帝是真像。

正好隋文帝要來驗收,楊素乾脆一把火把屍首全都燒了,來個那兒死哪兒埋死無對證。不過真實情況早被打前站的高熲如實彙報給皇帝了。隋文帝和他的敗家兒子不太一樣,他比較崇尚簡樸,愛惜民力,所以楊素這馬屁算是拍到了馬腿上。楊堅來到仁壽宮,只見那雕樑滴血,畫棟含悲,心中暗罵好奴才啊好奴才,殫盡民力修此一宮,你這是為我與天下結怨啊!

陪同驗收的楊素眼見主子面色不豫,惶汗不已。老謀深算的封德彝跟他說,這都不叫事兒,等會皇后來了你看她怎麼說。

楊素拜見獨孤皇后說:"帝王理當有一些行宮、別墅,革命成功了,天下太平了,老幹部也要有地方休養嘛!我們僅僅修造了這麼一座宮殿,哪裡就談得上浪費了呢!" 次日,隋文帝果召楊素問之,獨孤皇后則在傍為楊素辨解:"楊公知道我們夫婦年老,沒有地方娛樂,盛飾此宮,難道不是忠孝嗎?"結果楊素不但沒有獲罪,反而被賜錢百萬,錦絹三千段。

還是枕邊風好使啊!

東亞三國演義-楊玄感造反1

這位獨孤皇后和楊堅本是幼馴染,獨孤後嫁給文帝楊堅時才十四歲,據說她當時讓丈夫發誓:“一生之中不能與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

楊堅謹遵上命。他一輩子生了五個兒子,都是與獨孤皇后合作的。還得(zi)意(wo)洋(an)洋(wei)地說:你看別的皇帝那麼多兒子爭權奪利,因為他們的母親不是一個嘛!你看我這五個都是親兄弟,很和諧嘛!

你確定?

後來尉遲迥討堅兵敗,他的漂亮孫女成了戰利品,楊堅一時精蟲上腦,沒有報備就把小美女帶入寢帳。獨孤皇后趁著丈夫上朝的空當,親自帶人抓姦,把可憐的魚翅小姐非人道毀滅了。這位魚翅小姐也是夠慘,全家被滅,自己委身仇人,最終還是難免一死。

楊堅回到家氣得磨牙啃手指甲抓著頭髮撞牆,就是不敢去跟獨孤皇后問罪,最後甩開一眾大臣,策馬狂奔,蹲在荒山的亂草棵子裡哭了半宿,聲淚俱下發出血的控訴:“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看來懼內也是老楊家的優良傳統啊!

那麼問題來了。按理說老楊家不但跟皇室是本家,而且深受皇恩,楊廣待他們也不薄,可謂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管你遼東浪死,我自鐘鳴鼎食。累世公卿,養尊處優的楊玄感為什麼要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