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馬化騰身後的這兩個男人,成就了阿里和騰訊帝國

有位大師說,在中國一個成功男人背後必有“四人幫”:高人指點、貴人相助、情人相伴和小人相逼——缺一不可。但要說中國當下最成功的男人,當然非馬雲、馬化騰莫屬了——這一對在互聯網領域運籌帷幄、棋逢對手的生死冤家,其實各自背後都有高人指點:

馬雲和馬化騰身後的這兩個男人,成就了阿里和騰訊帝國

馬雲和馬化騰,都有高人指點

  • 1999年,蔡崇信第一次到馬雲的“公司”時幾乎可以用暈倒來形容:小小的屋子裡坐滿20多個人,地上都是床單、衣物和紙箱——這完全不像是公司,也不像是老闆馬雲的新家,倒更像是“黑網吧”或是傳銷窩點……

這還只是個網站的“公司”命途多舛:短短几個月就經歷37次融資失敗,但馬雲還在激情洋溢地給十八羅漢“灌著”阿里巴巴未來充滿營養的“雞湯”:“阿里巴巴我們將做成什麼樣?從做黃頁的時候我就提過,黃頁所要瞄準的對象不是國內而是國際,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都不在於中國,而在美國的硅谷”——也難怪雷軍不僅拒絕了馬雲的融資,還認為他是個搞傳銷的騙子……

蔡崇信此次出差到杭州的目的是為了給公司尋找內地互聯網公司的投資項目,也順便幫一個做IT的臺灣朋友把他的公司賣給馬雲。結果沒想到,他對這個神侃的馬雲“一見鍾情”,不僅驚訝於他對於互聯網的遠見卓識與雄心勃勃,也明白了為什麼朋友說“馬雲這個人有點瘋狂”——但他更覺得馬雲有著異乎尋常的“人格魅力”。

幾乎與此同時,遠在1300公里外的深圳“賽格科技園”,有一家比馬雲的“黑網吧”境況稍微好一點的科技公司——馬化騰向朋友借了一間舞蹈室,創立了騰訊。

  • 蔡崇信和馬雲打過照面一個月後,馬雲很無厘頭地說:“崇信,請幫我組建公司吧。”彼時,馬雲給員工的工資是每月500塊人民幣,而蔡崇信是年薪70萬美元的外企高管——但蔡崇信說:“好。”就這樣,在炎炎夏日蔡崇信與馬雲泛舟西湖,立下了“山盟海誓”——這與馬雲此後對付孫正的套路如出一轍,西湖無疑是馬雲的發家福地……

“他對任何東西都沒有佔為己有的感覺”,蔡崇信事後這樣解釋,“18個合夥人,人人都是股東。”這樣真性情的馬雲吸引了蔡崇信,使他成為馬雲身後的高人。

馬雲和馬化騰身後的這兩個男人,成就了阿里和騰訊帝國

馬雲背後的高人:阿里CFO蔡崇信

  • 2003年夏天一個下著小雨的午後,這很適合情人約會——在香港港麗酒店的咖啡吧,劉熾平與馬化騰、陳一丹見了面。

“馬化騰不太愛講客套話,但說話的邏輯性很強,同時他也是一位不會輕易亮出底牌的人。”這是劉熾平對馬化騰的第一印象。劉熾平時任高盛集團亞投行的高管,見面是商談騰訊上市問題。

“他是我見過的香港人中普通話說得最好的”,馬化騰和劉熾平初次見面便惺惺相惜,馬化騰欣賞對方犀利的眼光,而對方對騰訊的見解也與他不謀而合。

和蔡崇信與馬雲的一拍即合不同,劉熾平在一年之後才捨棄高盛的千萬年薪“委身”於馬化騰,彼時騰訊前景不佳,且騰訊股份早已被李澤楷拋售。

  • 蔡崇信剛加入阿里兩個月就通過朋友關係,為在存亡之秋的阿里拉來第一筆救命的500萬美元投資——當時馬雲籌資的50萬創業基金已見箱底兒,工資已經停發,而只能保證一日三餐。

但馬上就到了2000年的互聯網寒冬,已經融資上億元人民幣和5000萬美元的贏海威、美商網都在嚴寒中倒下,但阿里在蔡崇信的幫助下挺過難關——而且,贏海威比阿里創立的時間要早上四年。

當蔡崇信得知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想投資4000萬美元,得到阿里近一半的股權時,他兩次拒絕了孫正義,最終只接受了2000萬美元的入股投資——這就是傳說中當年找孫正義融資的時候,馬雲整整在樓下等了兩個小時,而孫正義給馬雲的回覆是:我只給你六分鐘,你講一下商業模式。正是這六分鐘,孫正義決定投資給馬雲——也就是這筆投資,不僅讓阿里度過了互聯網寒冬,蔡崇信也保全了阿里大比例的股份,防止了股權稀釋。

淘寶網成立之初,蔡崇信又一次成功為阿里融得了8200萬美元的資金,讓阿里得以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構建淘寶網,讓電商成為阿里的重心骨,並僅用18個月就將eBay掃出國門。

此後,騰訊在劉熾平的帶領下還投資了唯品會、美麗說(已與蘑菇街合併);而且,最讓阿里和京東頭疼的拼多多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其背後也有來自騰訊的投資……

馬雲和馬化騰身後的這兩個男人,成就了阿里和騰訊帝國

騰訊執行董事劉熾平

戰國時代蘇秦遊說六國,希望六國聯合起來抗秦,最終六國都被秦國吞併,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如今騰訊在劉熾平的遊說下聯合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的電商平臺抗衡阿里,結果又會如何?

  • 此外,騰訊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也與劉熾平密不可分。

早先,張小龍還在賣自己開發的Foxmial郵箱。雷軍問他多少錢。他說15萬。雷軍也答應了。然而,雷軍公事繁忙抽不開身,派了一個技術人員前去商談這筆生意。這位技術人員瞧不上此款軟件,轉身走了,雷軍也沒細細過問——這可能是雷軍生意場上最大的痛,甚至比拒絕投資馬雲損失更大。

但劉熾平一眼就看中了Foxmail上的300萬用戶以及它的團隊、技術——這就是高人的厲害之處:儘管300萬對於當時QQ註冊用戶是幾億的騰訊來說九牛一毛,但重點在於這300萬用戶,都是騰訊沒有覆蓋的——這為騰訊的擴張奠定大局。

總之,在蔡崇信和劉熾平的指點下,馬雲的“三無”公司最終成為一個電商巨頭:採摘快熟了果子或是已經擺攤售賣的果子,無暇種樹與澆水;騰訊則成為中國經濟騰飛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交給合作小夥伴們去倒騰,自己專注發動機製造,只要以社交和遊戲為首的航空引擎還在轉,那麼“空客”和“波音”就會滿天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