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峡游览记

黄河三峡游览记

黄河三峡由小浪底与王屋山孕育而成,是小浪底景区的精华。它由孤山峡、龙凤峡和八里峡组成。三条峡谷竞相生辉、各有千秋:孤山峡鬼斧神工、群峰竞秀;龙凤峡九曲十折、峡深谷幽;八里峡峭壁如削、雄伟壮观。而领略它们的具体风采,自然要走近它们,方可一睹为快。

黄河三峡游览记

乘坐亚洲运力最大的高空跨河缆车,最先到达了案山。

初春的阳光普照大地,清凉的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拾阶而上,只见案山山道两旁的桃树上,被青山绿水滋润的桃花含苞待放,吸引人们驻足观赏。一步一景,真是满目春色。在山道中间,树立有多块石碑,石碑上记载的皆是与案山、孤山相关的风水说明。

黄河三峡游览记

案山山顶设有祈福台,祈福台旁矗立着一棵巨大的姓氏树,枝繁叶茂的姓氏树上悬挂着百家姓氏的字牌。据考证,景祐元年,宋仁宗和杨家将曾来此祷告祖先,为国家祈福。宣和乙巳年清明,宋高宗赵构和杨家将杨震也曾到这里祈福。因此案山也曾被称为合祈坡。

黄河三峡游览记

据悉,在孤山脚下的石牛湾,有一状如犀牛的小石山,牛头朝东向北孤山脚下一月牙地回望,人们称此景为“犀牛望月”。孤山峡山水排列三折三进,似三重青天,如皇家宫院,前有石狮守门,后有逢石湖,恰似天然的后花园,石牛正处于孤山峡的中心。石牛周围还有风水宝地象征的旗杆山、双轿峰、玉玺石等。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得此“犀牛望月”风水宝地,方一统河山、称霸天下。

黄河三峡游览记

收回思绪,远眺碧波荡漾的峡谷,才真正领略到“中原第一高峡平湖,华夏罕见大河风光”是怎样一番壮阔景象。俯视高峡平湖,湖面有几只飞鸟轻轻掠过,置身于母亲河的怀抱,联想到那些在这里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眼前宁静的峡谷愈发显得美丽迷人。让人忍不住想与它更近距离地接触。

于是,匆匆下了案山,从孤山峡登上三层游轮,乘风破浪,感受一番“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孤山峡山回水转,水贯山行,可谓“崖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三步一景,五步一观,不愧是黄河三峡中的精品峡谷。峡内有奇峰数十座,崖壁山石似人似物,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有赵匡胤石牛发迹处的犀牛望月(现已淹没水下)、旗杆山、双轿峰、玉玺石、石狮守门,还有黄河大佛、孟良寨、焦赞坪、神仙洞、八角山、老禹洼、清河渡、翠屏峰、玄天洞、夫子堂、祖师庙、老君洞、娘娘洞等众多景点。真是碧波荡漾,峰峦叠翠,宛若蓬莱仙境。

黄河三峡游览记

游船驶出孤山峡,就进入了黄河主河道八里峡。八里峡两岸悬崖壁立,故又称“八里胡同”。自古就有“八里平,八里川,八里胡同,八里山”的说法,道出了八里峡的幽、奇、雄、险。小浪底落闸蓄水前,八里峡河水滔滔,激浪排空,此时乘舟而下,波涛汹涌的浪、雄奇伟岸的山会使你体味到世间少有的奇情险趣。而此时初春的河水无波无澜,碧波如镜,两岸青山,倒映水中,时有飞鸟嬉戏,鱼跃半空,也别有一番风味。

黄河八里峡的南岸有一座大山,分九磴九级,次第升高,又有九道山梁若即若离,东西延伸,居高俯视如莲花盛开,蔚为壮观,故称“九磴莲花转”。相传鲧禹父子曾在此接力治水。据《山海经》记载,远古帝尧时暴雨成灾,大地一片汪洋,帝尧命伯鲧出任治水。他采用“水来土屯”法治水,形成了“鲧山”,但以失败而告终。而后大禹子承父业,采用疏导法治水,大禹含辛茹苦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感动了上苍,于是各路神仙前来助力。大禹用神斧辟开了鲧山,现出了八里长峡,形成了九蹬莲花山。而大禹治水时,大家的不同意见就形成了民谣:“九蹬莲花转,转转有一罐,谁能得住这一罐,能治九州十八县”。鲧山、老禹洼、神仙洞、群仙山、文武双塔、隔山望天、章公背章婆、石人顶石山等大自然的杰作,便是鲧禹治水的见证。

黄河三峡游览记

辞别八里峡,游船又驶入具有浓郁爱情文化的龙凤峡。一入峡口,便感受到与孤山峡、八里峡迥然不同的别样风趣。龙凤峡九曲十八弯,两岸奇峰对峙,谷涧怪石嶙峋,流水潺潺。苍崖蜿蜓去,碧水引路行。情侣岛、皇冠岛、姊妹峰、兄弟岗、吴家寨、卢家寨、老龙口等,移步换景,景景不同。在峡尾有宋时普救寺遗迹,流传千年凄艳绝美的《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传说也发生于此,确是名符其实的“爱情谷”。眼前碧波荡漾,岛屿挺拔,一切格外清新秀丽,颇有“水绕青山山绕水,船在青山顶上行”的诗情画意。

“青山不墨千秋色,绿水无弦万古琴”,看罢这北国江南的山山水水,使人对黄河母亲的感情不由自主地又加深了几分。归途回眸,整个三峡犹如一副静止的画面,凝神细看才能见到水面上的阵阵涟漪。它的幽静使人气定神闲,它的秀美让人悠然沉醉,真是不虚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