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亲手罚下的球员请回场内,该为“反悔的裁判”点赞

5月30日晚,中甲深圳对呼和浩特上半时,客队球员李根在拼抢时被放倒,起身后却认错了人,与事后“路过”的深圳球员叶楚贵推搡起来。主裁黑晓虎也被带歪了节奏,以为叶楚贵犯规在先,肢体冲突在后,果断向其掏出红牌。经过第四官员提醒和商量,黑晓虎反悔了,几分钟后,已经回到更衣室的叶楚贵,又得以重新披挂上阵——主裁改判,由红牌变黄牌。最终那场比赛,深圳3:2逆转获胜。

用参赛球队官员话说,这是足坛几十年一遇的奇观。因此黑晓虎的改判,虽然在规则之内,依然遭遇诸多争议。啼笑皆非、毫无主见算是轻的,更有媒体人质疑:如此出尔反尔的裁判,怎么还能屡屡执法中国职业联赛?

每年世界上的足球赛事不计其数,错判、漏判更非什么新鲜事,但有勇气当场改正的,几乎绝迹。很多情况下,裁判明知自己犯下错误,仍不愿改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否则法官自己推翻自己判决,还有什么尊严,还怎么镇得住球员,剩下的比赛还怎么吹?

可俗话说得好,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比起有错必纠,执迷不悟死要面子,不仅对比赛公平性是种伤害,对个人形象也没任何帮助。信不信,这次黑晓虎不改判的话,回头对“昏哨”的口诛笔伐一样少不了。

这是因为,假如不能给正确的选择足够支持,便等于变相鼓励错误的行为。知错就改也要挨批?长此以往,只会让裁判们变得“反正我也不会错,错了我也不会认,认了我也不会改,改了我也会再犯”。显然,这对中国足球并没有任何帮助。

至于提高裁判整体业务水平,属于该不该鼓励纠错之后的事情了,那是另一个话题的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