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與捕獵者鬥智鬥勇記

靠山屯有個外號叫李皮子的人,父子兩個以捕獵黃鼠狼為生。兒子叫小皮子,他也就是老皮子,方圓幾十裡的黃鼠狼,基本上被這父子二人給滅絕了。都說屠夫、打魚的、打獵的等靠殺生為業的沒有發財的。這倒不敢苟同,雖然這父子兩個這小日子過得很滋潤,但是人生的結局倒很淒涼。這也許是巧合,如果是鬼神論者,那就說是天意了。

黃鼠狼與捕獵者鬥智鬥勇記

這老少李皮子,夏天什麼活都不幹,一到冬天就開始捕捉黃鼠狼,當地人稱他們這是打黃皮子,都指指點點說是不務正業,還有的說他們會遭報應。

黃鼠狼與捕獵者鬥智鬥勇記

這父子兩個夏天看到黃鼠狼,就像保護動物似的,誰也不許招惹,人們心裡明鏡似的,他們這是留著冬天來捕獵,因為黃鼠狼的皮子只有冬天才值錢,夏天一文不值。

黃鼠狼與捕獵者鬥智鬥勇記

這年冬天第一場雪之後,李皮子父子兩個又開始行動。二人每人揹著十幾盤鐵夾子,手裡拿著小斧頭,還扛著一把尖鎬,踏雪尋蹤,好似一本正經。其實這父子二人捕捉黃鼠狼有一套絕技,只要發現黃鼠狼的蹤跡,他們行內叫“碼蹤”,他們根據黃鼠狼的腳印,就能判斷出是公還是母,甚至能判斷出黃鼠狼的年齡。只要發現腳印,這個黃鼠狼就是九死一生。

李皮子父子二人尋著黃鼠狼的蹤跡,跟蹤十來裡地,來到一個酷似老鼠洞口前,老皮子說:“就在這裡,下夾子。”小皮子在黃鼠狼洞口布上了四盤夾子。為什麼要布四盤架子呢?黃鼠狼出洞有兩個習慣,一是試探著從洞口洞口溜出來,二是一躍而起竄出洞外。這父子就憑洞口周圍的地勢和黃鼠狼的性別、年齡就能判斷出黃鼠狼一躍而出來的距離,確定布夾子的位置。四把夾子洞口堵一把,洞口前方、左、右各一把。看來這個黃大仙是必死無疑了。之後,父子二人又尋找其它獵物去了。

第二天早上,李皮子父子二人信心滿滿的來到洞口前,發現洞口前的夾子被黃鼠狼拱翻了,沒有獵物。老皮子看著夾子說:“這回遇到道行深的了,”他拿起一撮黃皮子的尾毛咬牙切齒的說:“它媽它倒著出來的,用尾巴把夾子掃翻了。走,接著追。”可是這黃鼠狼的腳印斷斷續續,難以判斷去向。尋了好長時間,父子二人就像是迷失了方向,東撞一頭西撞一頭還是找不到黃鼠狼的蹤跡。小皮子說:“抽顆煙歇歇再找吧…”老皮子哎呀一聲:“看那斷斷續續的塔頭(草墩子),肯定是踩著塔頭逃跑了。”果不其然,父子二人沿著斷斷續續的塔頭四周尋找著,終於又找到黃鼠狼的蹤跡,又跟蹤了十多里路,又發現了一個洞口,“這回你往哪兒跑?”父子二人齊聲說:“這回摳”。所謂摳,就是把黃鼠狼堵到洞裡,一點點拿鎬刨黃鼠狼的洞,往洞裡塞進一個圓木棒子,刨一段兒,往裡塞一段木棒子,然後活活的把黃鼠狼逮住。這一招是最陰最狠的一招,幾乎是十拿九穩,只是人受累。

父子二人在黃鼠狼的洞口,方圓十幾米周圍,來回的尋找著其它出口,然後堵死,以防黃鼠狼外逃。冰天雪地,用尖鎬刨凍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父子二人甩開膀子這就幹上了。刨了幾個小時以後,竟然沒有發現黃鼠狼,又接著往前刨,竟然刨到一個出口處,才知道黃鼠狼已經逃之夭夭。他們低估了黃鼠狼,他們在這邊刨,黃鼠狼也沒閒著卻在那邊刨,其實是用嘴咬,把塞在洞口的凍土塊都咬碎了。

父子二人又接著追,這黃鼠狼是與他們槓上了。又跟蹤了五六里路,來到一個洞口前,父子二人綿襖都甩掉了,想堵住洞口刨也刨不動了,又拿出一個殺手鐧燻。小皮子在另一個出口處罩上一個網兜兜,在此處守候,老皮子更夠狠的,拿出旱菸面和辣椒麵兒,在洞口刨出一個類似灶坑門子似的圓洞架上柴火開始燻煙。起初就聽黃鼠狼在洞裡“咳咳”咳嗽,可是就是沒有往另一個出口處逃跑。沒有多時,這煙就往回冒,嗆的老皮子咳嗽不說,眼淚嘩嘩往外淌,眼前漆黑,什麼也看不見。黃鼠狼趁機竄了出來,還撓了他一把。老皮子捂著流血的臉,搖搖頭說:“你媽的,還會頂煙兒上”這也是他們的一句行話。那煙是怎麼往回返呢?只有老皮子心裡明白:黃鼠狼用屁股把煙的入口處堵上了,能不往回返煙嗎?最後父子二人又繼續追趕黃鼠狼。

又追了幾里路,也許是黃鼠狼也跑累了,沒有跑的太遠。這回老皮子父子二人把二十多盤夾子,全部排在了黃鼠狼的洞口,像佈雷一樣。

第二天早晨,他們來到黃鼠狼的洞口一看,只有一隻黃鼠狼的腳還夾在夾子上,只覺得後脊樑冒涼風,他們父子害怕什麼?是害怕黃鼠狼為了活命,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嗎?還是害怕自己的殘忍無情?李皮子父子沒有去追趕受傷的黃鼠狼,可是為時已晚,他們圖財害命的行為,在鄉里鄉親們的心裡已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兩位李皮子終生光棍一個,哪個良家婦女肯嫁給他們?按當地人的話說:他們李家絕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