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對華示好 香格里拉對話平和開局

莫迪对华示好 香格里拉对话平和开局

“沒有什麼兩國關係,能比印度和中國的關係更多層次。兩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印中的合作在深化,貿易在增長,兩國在運用成熟和智慧管控分歧,共同致力於維護印中邊境和平。”2018年6月1日晚,印度總理莫迪在第17屆香格里拉對話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臺下坐著 17個國家的國防部長以及來自40個國家的高級軍官和學者。

香格里拉對話進入第17個年頭,朝核問題的戲劇性轉變,無疑是今年亞太安全形勢的重頭戲,美朝領導人歷史性會晤“特金會”,有可能繼續於6月12日在新加坡進行,因此,朝鮮問題成為本屆香會主要聚焦的議題,此外,反恐局勢、海洋安全等傳統議題也得到持續關注。

“4月,我與習近平主席進行會晤,對印中關係對世界和平和進步的重要性達成共識。我堅定地相信,當印度和中國攜起手來,繼續增進互信,關切彼此利益,亞洲和世界就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莫迪在演講中表示,印度將在地區安全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個國家都互相影響、彼此依存,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決定世界的未來,各國不應重回大國對抗的時代,合作才能塑造這個世紀的未來。

“印度並沒有中國那般強大的實力,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在像柬埔寨、老撾等國傢俱有影響力,這些都是印度沒有的。如果印度想要與中國競爭的話,老實說我認為並沒有什麼長處,因為中國已經領先太多了。中國有著各種大項目、基礎設施、鐵路……而印度並沒有這些力量。我認為,印度其實意識到中國目前在軍事上,特別是經濟上,遠遠走在印度的前面。因此,印度如果想在區域維持某種程度的領導地位,那就應該與中國建立一個相互理解的關係。”

莫迪發力東盟,展望印太

“亞太地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區,一方面印度在南亞地區起著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中國對東盟的影響力遠超印度,因為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大概是印度的六到七倍。我不認為印度在這方面有著很清晰的戰略方向。”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菲律賓德拉沙大學國際事務和政治學助理教授Richard Javad Heydarian表示,莫迪演講的潛臺詞是,在後美國時代,地區秩序不再被大國左右,而是由東盟和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這樣的中等國家所維繫。

“印度將與三方或者更多合作國,致力建成一個穩定的區域,國與國之間的友誼不是基於同盟關係遏制他國,而是基於價值觀、和平和進步。”莫迪在演講中表示。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主任Tanvi Madan對此認為,印度是在承諾不參與亞洲版北約,在2017年香會時,美日韓澳的四國聯盟很是高調,印度繼東盟之後,成為美國拉攏的重點對象。

“一個由美印澳日韓等國組建的聯盟不會那麼容易實現,澳大利亞與中國有著大量的經濟聯繫,韓國在貿易和投資上靠近中國。老實說,或許美國會在這個區域建立什麼聯盟,但我不認為有任何值得中國在意的變動。因為很多國家都與中國有著很深的經濟利益聯繫,像柬埔寨、緬甸等國家已經與中國非常緊密了,而像菲律賓、泰國等傳統親近美國的國家也逐漸倒向中國。無論美印之間可能會達成什麼聯盟,現在說,還太早,印度目前最重要的是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對印美關係,莫迪提及的篇幅有限,他表示,印美的全球戰略伙伴關係,克服歷史的障礙,繼續深化,其重要支柱就是“一個開放、穩定、安全和繁榮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共同遠景”。

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主任Tanvi Madan表示,那些認為莫迪在忽略美國或者設想後美國時代的人們,應該重新思考。儘管莫迪對美有些含蓄的批評,但依舊強調印美關係在變動不居的世界需要發揮新的重要性。

雖然莫迪在演講中全文未提到巴基斯坦,但作為世紀冤家,兩國關係的走向是印度區域戰略繞不開的結。

以對華強硬著稱的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Brahma Chellaney也不得不承認,莫迪在採取主動與中國和好,與此同時,也在對巴基斯坦展現和解姿態,Brahma Chellaney對莫迪政府接受印巴邊境的巴基斯坦實控線表示不滿。

“我認為印度必須要擺脫與巴基斯坦的對立關係。因為巴基斯坦是一個無論是武力還是經濟都比印度小得多的國家,但印度卻過於關注巴基斯坦了,這實際上對印度在這個區域的領導有著負面的影響。印度應該與中國建立起戰略的聯繫,而不是總是想著巴基斯坦與中國對印度的威脅。印度總是把巴基斯坦看作是中國的代理人國家,但這種態度對印度的領導地位沒有好處。” 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莫迪演講十分積極

“印度洋-太平洋這個詞不針對任何一國。”莫迪在演講中說。

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主任Tanvi Madan表示,那些寄期望於莫迪會發表明確反華言論的人們得失望了,這不是印度想做的。莫迪認為,印中關係是印度地區戰略的重要一環。

在演講中,莫迪第一次談到中國,是在談及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之間的關連性時。他說,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將印度洋與太平洋相連,也連接起印度和印度的主要夥伴國家——東盟、中日韓以及美國。莫迪認為,印度洋-太平洋不是個戰略概念,而是一個地區概念,“包括地理意義上的所有該地區國家”以及其他在該地區有利益的國家。

在總結印度的印太戰略時,莫迪用了一句印地語諺語“एकम सत्यम, विप्राः बहुदावदंति”。印度執政黨人民黨外交政策部門負責人Vijay Chauthaiwale表示,這句話的意思是“真理只有一個,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莫迪是想借此表達分享地區繁榮和秩序的決心。

印度防務智庫BharatShakti創始人Nitin A Gokhale現場聽取了莫迪的演講,他表示,美國覆蓋地理範圍最大的戰區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本週更名為印太司令部,這反映出印美更緊密的關係,但區域內的大多數國家與中國的聯繫日益緊密,他們不會在中國和印美之間站隊。甚至印度,儘管對美親近,但依舊盡其所能地改善與中國的關係。Nitin A Gokhale認為,莫迪與習近平的武漢會晤,看起來就是這兩個亞洲鄰國新關係的開端。

“直到印度梳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之前,我不認為中印關係會有什麼重大的變化。你會看到莫迪跟習近平先在武漢、然後這個月在上合峰會的見面。因為印度正在逐漸嘗試與中國建立起戰略的、相互理解的關係。這樣的話印度就可以關注自己的經濟,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處理好與巴基斯坦的關係。” 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曾任法國政府顧問的香會主辦方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Francois Heisbourg表示,印度需要二十年來完成國內改革和經濟增長,因此會對華戰略更緩和。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刻意地限制對外爭端,得以贏得30年和平發展國內建設。他由此發問,莫迪會成為“印度鄧小平”嗎?

“與中國相比,印度更應該打“軟球”,注重軟實力,印度有著有世界影響力的電影等文化,但不知為何現在的印度並沒有把“軟球”打好。如果說打“硬球”、比拼硬實力的話,那中國已經遠遠領先了,印度並不具備與中國競爭的實力。如果印度想要獲得僅次於中國的領導地位的話,那就必須尋求別的途徑。”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6月1日晚,香會開幕式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團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舉行新聞發佈會。

對於莫迪當晚的主旨演講,何雷表示,莫迪總理的演講十分積極,中國政府與人民重視中印友好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年來在不同場合與莫迪總理會見會談達14次之多,多次取得重要共識。兩人4月在武漢舉行的非正式會晤,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與個人關係,取得的共識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何雷表示,兩軍關係是中印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中印兩軍也有不少積極的互動,外界不應只看到消極的信息。兩軍關係的發展,定將為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我們希望中國與印度之間能夠給世界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而不是像我們經常在西方歷史上見到的那樣互相廝殺。中國與印度之間保持互相理解的關係,對於其他小的國家,像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柬埔寨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即使中印之間不能成為好朋友,它們依然能夠成為好鄰居。中印之間的良好關係對於整個區域都會是極大的提升。試想如果中印能夠成為好鄰居的話,那麼像一帶一路等倡議會使整個區域都大有好處, 那整個亞洲會在未來的十年內發展得比歐盟更大、更快。”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Syed Munir Khasru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