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中国杯”的两场热身赛,里皮的球队分别战败在威尔士和捷克脚下,两战连吞十蛋仅入一球。如此惨淡的战绩让国足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部分队员的懒散表现更是引起球迷的强烈不满,一时间中国男足又成了谁都可以发泄不满的痰盂。

无论是从比赛过程还是最终结果来看,国足的表现都很难令人满意,受到舆论的谴责也是情理之中。尤其首战0-6惨败威尔士,部分球员的懒散作风和业余失误的确令人发指。今天下午1-4再负捷克之后,很多业界大咖也在质疑“中国杯”存在的意义,认为这样的热身赛毫无价值可言。

【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其实在我看来,安排这样的热身赛本身并无不妥(尤其是和上一届相比),只是我们都习惯于从结果进行反推,因为国足的惨淡表现而质疑赛事本身的合理性,这对于主办方来说并不公平。我们更应该从两场失利中看清楚一些问题,或者说明确一些事实,在日后的备战和比赛中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这比单纯质疑赛事合理性也许更有价值。

单纯从纸面实力上来看,国足输给欧洲强队三四个球很正常。且不说同拥有贝尔这样世界级射手的欧洲杯四强球队威尔士相比,即使与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的捷克队相比,国足队员的身价总和也仅仅是对手的1/6。球员个体实力的差异导致球队战绩不佳,这在足球场上再正常不过,通过这两场热身赛,我们应该能够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不过,足球比赛的结果不能仅以纸面实力来论,否则莱斯特城永远也不会在英超夺冠,“希腊神话”、“丹麦童话”永远也不会上演。球员的战斗精神和教练的临场指挥应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个体实力上的缺陷并决定了最终结果,这才有了球场上比比皆是的以弱胜强的案例本次热身赛,我们在临场指挥和球员精神状态两方面都做的不好,这可能才是连遭惨败的原因,也正是本次热身赛更大的价值所在。

本场负于捷克的赛后,里皮向全国球迷道歉,承认国足与欧洲球队存在全方位的差距。客观来说,“银狐”里皮这两场比赛的人员安排和临场指挥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首战威尔士,球队的部分首发球员状态低迷、作风懒散,对于贝尔、沃克斯这样的球星的限制和逼抢远远不够。上港队长王燊超的三次停球离身体十米远的低级失误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安排如此状态的球员首发出场,作为主帅的里皮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次战捷克,国足在下半场一球领先的情况下四分钟内被对手连入三球,心态几近崩溃。里皮的换人调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蔡慧康替换何超登场让球队更加被动,用王燊超顶替谭龙的换人似乎是要向外界证明些什么,而武磊、韦世豪在比分落后时出场已经为时已晚。

更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里皮,而是部分球员的表现。就像银狐自己所说“我即将70岁了,仍然奋战在教练岗位,是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如果我的球员不努力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如果我们的球员缺乏爱国精神,不明白穿上国家队球衣的意义,那他就不配成为国脚、不配代表这个国家出战。输球可以理解、技战术的差距也可以弥补,但如果球员缺乏荣誉感和拼搏精神,那他只会遭到更多球迷的唾弃。

【评论】从中国杯到“中国悲”:国足能从惨败中收获什么?

穿着一身红色战袍的球员们,请你们抬起头重新战斗,要对得起一世英名的老帅里皮,要对得起胸前的五星红旗,更要对得起现在依然为你们摇旗呐喊的中国球迷。

您对国足本场比赛的表现怎么看,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