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乘火车睡在地上,有网友称给不了孩子健康成长环境就不要生那么多,你怎么看?

永恒的珍珠红

几个孩子乘火车睡在地上,有网友称给不了孩子健康成长环境就不要生那么多,对此评论,我有些个人看法。


首先,图片上展示的信息告诉我们,这是两名成人女性带着3个孩子,而且孩子不大,应该不超过1.2米,按照铁路局规定,一个大人可以免费带一名儿童,她们只需要购买3张车票就可以上车,但是看她们的座位,实际上她们应该购买了4张车票,也就是说她们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已经做到了最好,不存在没能力还要生这么多孩子的问题。

其次,看头发的造型应该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按照国家政策她们也是可以多生的,不存在超生问题。

然后,镇远到贵阳的火车大概运行时间在4-5个小时之间,时间不长。但是太困怎么办?一个座位只能躺1个孩子,那么作为母亲的选择就是小一点的一个人睡两个座位,自己坐在行李上趴着旁边睡;两个大一点的孩子想睡却无法挤在两个座位上睡,那样不仅难受而且还不安全,于是在座位下铺好衣服再睡;座位上那位女性一看应该是年长一点,这样看来符合尊长爱幼的传统美德呀!

试想如果三个孩子都睡在座位上,两位成人坐在地上,估计会有键盘侠说:看这些人把孩子惯成什么样了!如果再有孩子不小心滚落下来,伤着了,估计会有人说:看这些人只管自己睡都不管孩子。唉!做人好难呀!

最后,估计年纪大一点都坐过中国过去的绿皮火车,我记忆中那时的火车没有空调、没有热水、没有卖盒饭的,火车的每节车廂都塞满了人,挤字都无法形容当时的情景,那时能够抢占到放行李的架子上、椅背上、座位下睡觉的人都是我们非常羡慕的,因为大部分人都被挤着,脚都踩不到地,厕所里也站满了人,睡觉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从网友的反应上,真正体现了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基础建设发展很快,以至于不到20年时间,绿皮火车已经基本消失在大家的生活里,甚至可能都无法想象出来。

忍不住放一张印度火车的照片,让大家感受一下。


孙马空之育儿七十二变



说实话,镇远开往贵阳的火车上的一幕,确实看了让人心酸。这其中既有孩子父母能力的问题也存在观念的问题,所以与其认为父母给不了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更是他们的生长环境、理念所致。

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企业的高管,十多年前他的年薪就有10多万。这在当时的中等城市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收入水平。但是一次聚餐的时候,虽然已经很晚,在大多数朋友都选择打车的情况下,他仍然在等候末班的公交车。

事后我专门就此事和他进行了交流。他说,打车的十几元在他看来并不多,但对于农村的父母而言,这十几元,足以够他们一天的生活费还绰绰有余。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既和能力、才力有关,更重要的和一个人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这样的场景,面对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父母而言,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并不算什么。

所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的人的眼里观念里有着不同的考量。时代也在一步步发展,当代的人们在一日千里的飞机里,在宽敞的动车里,很难想象比时,我们曾经做过的绿皮火车拥挤不堪的场景,满是汗味、食物气味的狭窄的空间里。

现今的我们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很难想象没有电脑的时光。



而对于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我认为除了富足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现实的生活当中,也有经济非常富裕的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亲人的陪伴,这样的不健康更甚于图中的画面。

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许悠然

恕我直言,没当过爸妈不要瞎指责,什么叫这一幕令人辛酸而愤怒了,别不懂装懂站在道德制高点好吗?评论的网友同学们,你们真的经历过春运,见识过穷苦吗?

作为一个曾经经常做火车的人,这样的一幕简直是司空见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怎么可能做到给每一个孩子都买一张票呢,肯定是尽量节约的。另外,普通人家的想法是,只要能坐过去就可以了,可以有个地睡当然更好。孩子吃点苦,并没多大问题的,当然如果能不吃苦,那就更好了。没你们这些“道德人士”想的那么复杂。

当然,在这里说这么多,其实这对普通的夫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网上开始批评他们,指责他们了。恕我直言,偷拍和议论,就很道德吗?

出口就骂人家没能力别生这么多,有素养吗?真正的素养是去思考这个现状,并反思自己,而不是横加指责当键盘侠,自己的素养都过不了关,好吗?

再恕我直言,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好吗?你说这一幕辛酸而无奈,我却想夸赞他们懂得即便是睡在地上也不会去占据别人的位置,因为那些位置不是他的。


或许你觉得迂腐,不懂变通,但这样的纯朴与坚持,又有几个人能有?很多时候,我真的希望大家看问题的时候,多换位思考一下,不要纯粹用自己的角度去代入。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今天的孩子吃肉不是稀奇事。可我,在县城读了七年书,买肉次数没超过十次。如果那位妹子站在那对父母角度想一下,也许还是会心疼孩子,但绝对不会再“幼稚”地指责。


大雄老师


轻拿先生

我说句公道话,让孩子睡在火车座椅下的父母真的不是父母不爱孩子,但他们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纯朴!

先听我讲一个故事。

我有一次做火车,旁边有一位大妈从上海坐到厦门,这是一辆慢车,她需要坐30多个小时。期间我和大妈聊起来,大妈的谈吐、气质都不像是坐不起飞机的人,于是我就问大妈:您为什么选择坐这辆慢车?大妈说,她是退休的大学老师,这次全家来上海玩。孩子们都坐高铁回去,她自己不舍得钱,坐火车不过是多花点时间,但能省下这些钱,她觉得值得。她说:你可以理解为,我30个小时,赚了几百块,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不是有没有钱,是舍不舍得花啊。

各位看懂了没有,每个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非要做头等舱,有的人,坐车不过是把自己运送到目的地,这个过程不需要享受,能省则省。

所以,对于那些带着几个孩子挤火车的父母来讲,坐火车这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没必要“享受”,在他们的概念里,这里没有什么健康不健康的问题。谴责他们的人啊,是你们太金贵的。

当然,也有很多家庭是真的经济不富裕,吃穿都非常拮据,哪里还管得了呢,坐火车嘛,忍忍就过去了。

但是,恕我直言,这些生孩子多的父母是真的因为爱孩子吗?

重男轻女仍然是导致生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是个非常现实的原型。

你看看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是女儿多还是儿子多?大多数都是生到生出儿子为止好吗!我同事河南的,他说他们那里的传统是一定要生出男孩,家里本来就已经很穷了,还有一个劲儿地生,然后年纪大的孩子早早的出来打工帮忙养活弟弟妹妹,这种情况真的很多,这和父母疼不疼小孩没有一丝关系!


傅一声

曾经在成都开往上海的列车上,遇见一男的带着眼盲老婆和四个孩子。白天也没给孩子吃东西,渴了饿了就喝车上的凉水!晚上就让孩子睡在两节车厢的吸烟处冰冷的地面,啥都没铺。看着都心疼!男的说,全家就靠他一人挣钱,搞不懂为啥要生那么多孩子!


执笔相忘

网友们的说法是对的,给不了孩子未来就别害孩子,现在医学发达,。不像以前。想想现在孩子上学的环境,以后工作的关系,结婚的门户标准,你穷还生一堆,太自私了,自己穷,想多生几个孩子,万一哪个出息了,让你翻身变富人了,这是做梦,智商遗传。一个孩子的成才,就是和环境有关系的,以前家里都生五个以上,可是有成就的有吗?


婆婆就有恶毒的人

我是四川一个乡镇上的教师,工作了10多年,见过了太多的孩子,有时候挺不明白的,为什么有的家庭生了三四个,或者更多,还要继续生养,当中有几家已经连续生了4个女儿,可以理解为重男轻女,也有几家连续生了3个儿子,估计是想要个女儿,可也有几家头两胎有儿有女了,还要继续。生就生呗,也没人能阻止,问题是在物质,精神方面都不能给予很好的照顾,这样可以理解为没得责任心吗??


思颖含凝

我兄弟姐妹三人,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穷,去上学就坐的最便宜的绿皮火车!没钱买卧铺,买的站票。我就坐在躺在地上!我没觉得我父母多么对不起我!我觉得他们很伟大!幸福得靠自己赚来!现在我们三人全在市里上班,我现在也给父母买了套97的小房子,装好了就让他们住在我们三个身边!让他们既有独立空间,也方便我们照顾!虽然他们是农民,在我刚上班的时候我都穷的租通铺!我也从没有怨恨过他们!我充满感恩!


外面下雪zz

其实这位网友你不懂,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没有哪个父母是不想给子女最好的!我记得07年的时候吧!那时候我刚初中毕业!爸妈来接我去打暑假工(爸妈在浙江打工,打工顺便去看看地方玩一下)那时候买火车票还没有实行实名制!我爸一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买很多张票,那时候去的有五个(我,两个表哥,两个本村的伙伴)因为没买到坐票!我们七个人就蹲坐在火车的过道上!爸爸为此很是愧疚,但我们觉得没啥,能有个地方蹲着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位网友定是没做过火车,没有体会过这种只要有个地给你蹲着就是莫大的幸福的感觉!有些时候并不是父母给不了,就像买火车票那样,有些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坐票的!所以,当你不懂不明白的时候不要对你眼前的景象妄加评论,因为你不知道缘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