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人生,是殘酷中帶一點希望

真實的人生,是殘酷中帶一點希望

以前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每天想的是如何吃飽飯,城市中的工人最大的樂趣就是中午那頓饅頭夾鹹菜,大家坐在一起,喝著稀粥就著饅頭,說著不鹹不淡的話,言語間的樸素並非性格所致,而是生活所迫。

是的,性格所致,生活所迫:每個時代的人都逃不開這句話的影響。

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的視野,卻用越來越嚴格的方式劃分著階級之間的界限。貧富之間的差距讓很多人想法設法做著需要玩命的工作去改善自己的人生。

人與人之間的冷暖被利益刻畫出了一道道無法修復的傷痕:真實的人生,是殘酷的。

真實的人生,是殘酷中帶一點希望

蘇爾有三個鬧鐘,第一個是晚上11點,第二個是早上5點,第三個是下午6點。

每天早上,蘇爾五點鐘起床,給自己的女兒備好早飯,收拾好今天穿的衣裳,然後帶著鄰居家跟女兒同校的小男孩,開著車送他們一起去學校。

作為一個單親媽媽,蘇爾對撫育孩子的責任早有覺悟,她知道她還會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她的女兒,但蘇爾覺得,照顧自己的小孩是最開心的事情。

下午六點的鬧鈴一響,蘇爾便會給鄰居打電話,這是他們約定好的時間:蘇爾負責送兩個孩子上學,鄰居負責接兩個孩子放學。

父女倆的交談並不順暢,因為父母的病情愈發嚴重,有時候甚至都認不出蘇爾了,但是蘇爾還是會耐著性子跟父親慢慢的交流,她很珍惜她和父親的每一次對話。

子欲養而親不待,蘇爾不知道父親還能陪她多久,每每想起這件事,蘇爾就會有一種無法解釋的無力感。

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

蘇爾的第三個鬧鈴是晚上11點,在這之前,蘇爾陪完孩子之後就開始學習充電,這是她提醒自己該睡覺的時間。

蘇爾是一家外貿公司的主管,她很努力,也很堅定:因為,蘇爾活的很明確。

真實的人生,是殘酷中帶一點希望

人之所以活的迷茫,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活,而是不知道該如何相信自己的選擇。

蘇爾這樣的人,活得真實,所以活的明確。

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上的差距,不是物質財富或是社會地位的差距,而是如何看待不滿足與能實現之間的差距。

盲目的叫囂著社會不公平,然後自己打著努力無用論的旗號給自己的懶惰找著似是而非的藉口,這樣的人,不配成功。

蘇爾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父親,但是現實呢?

蘇爾也希望自己的親人身體健康,但是現實呢?

蘇爾這樣迎接現實還不會低頭的人,其實並不少。

他們生活的兢兢業業,認真的上班下班,認真的與他人謹慎的交際,認真的照顧身邊的親人,認真的規劃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這個社會沒有給他們希望,但他們也不需要希望:

因為他們的選擇,就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