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為何能以25萬兵力滅掉強大的元朝?

用戶63280958729

1368年10月,朱元璋在消滅南方陳友諒、張士誠兩大割據勢力後,便緊跟著發動了推翻元王朝的戰爭。

當時,長江以北和南方雲南還在元朝統治之下,在河南、山西、陝西等地還有完整的元軍野戰兵團,雖然內部各自為政,但是其軍隊秉承蒙古鐵騎的傳統,戰鬥力依然十分強勁。明軍進行北伐絕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因此,朱元璋在發動北伐戰爭前確定了第一步沿運河北上奪取山東,取得後勤補給中轉基地。第二步進軍河南,消滅元軍一部,攻佔潼關,封鎖黃河,阻止山西和西北的元軍南下。第三步合圍並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北京)。

鑑於北伐戰爭任重道遠,朱元璋所派之將都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豐富之人,其中以老成持重的徐達為主帥,統一指揮常遇春、馮宗異、傅友德、薛顯、張興祖等部兵馬,總兵力達25萬人。

北伐軍於10月從淮安出發,沿京杭運河向山東推進,沿途宣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主張,號召各族人民起來反抗蒙元王朝的殘暴統治。山東元軍兵力薄弱,北伐軍沒有進行大規模戰鬥,僅三個月就佔領山東全境。元王朝丟了山東,等於被斬掉一支翅膀,大都暴露在徐達大軍兵鋒之下。

但是徐達沒有急於進攻大都這一堅城,而是按計劃以一部兵力扼守黃河,阻敵南下,主力部隊按計劃沿黃河進入河南,很快佔領開封。從襄陽北上的另一路明軍鄧愈所部也攻克了南陽。駐守在河南的是元朝梁王阿魯溫和元軍大將脫因特木兒。見明軍入境,脫因特木兒率5萬元軍迎戰明軍。徐達率軍首先搶佔虎牢關,在洛水以北與元軍展開激戰。這也是北伐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戰鬥。常遇春當先衝鋒,射殺敵將一人,徐達率大軍跟進,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大敗元軍,一直打到洛陽城下,梁王阿魯溫開城投降。北伐軍奪取洛陽後又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河南全境,潼關守將李思齊、張思道棄關而逃。

河南平定,徐達派重兵扼守潼關,以阻止西北元軍南下,主力部隊於當年7月初從山東、河南兩地同時出擊,向大都進攻。北伐軍進展神速,前後20天功夫就抵達大都城下並控制了出海口。

自河南失陷,大都就成為一座孤城,唯一的外援就是駐守山西的王保保軍團。但是由於王保保遲疑不決,加上明軍水陸並進,進展神速,很快兵臨大都。驚慌失措的元順帝見大勢已去於大都陷落前三天深夜棄城而逃。八月初二,徐達率軍開進大都。

大都攻克,標誌著蒙元王朝統治終結。


世紀戰爭大揭秘

公元1366年底,腐朽的元朝政權在紅巾軍持續沉重的打擊下,已經搖搖欲墜了,加上元廷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值此危亡之際,卻不思振作、團結,依舊是內耗不止,曾經橫掃歐亞的大元早已衰弱不堪、日趨瓦解了。

《明史》載: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10月,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率25萬大軍北伐。明軍誓師出發前,朱元璋親自制訂了 一套很完備的北伐征戰計劃:先攻取山東,強拆拱衛元大都(北京 )的屏障;然後揮師中原,斬斷其羽翼;佔領河南後迅速揮師西進,一舉攻佔潼關,等於一把掐住了元廷的咽喉。如此一來,天下形勢將盡數握於手中,最後集中力量進攻大都,元軍勢窮力孤,定可畢其功於一役。 朱元璋再三申明行軍紀律,又發佈了北伐討元檄文,提出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

徐達率大軍北伐,基本都是按朱元璋事先制定的計劃具體實施的。1367年11月,徐達率軍抵達山東境內,苦戰3個月後,基本平定了山東全境。隨後,兵分兩路,又順利攻取河南。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西佔領潼關。到1368年4月間,元大都已成孤城,北伐大軍合圍大都的戰略目標已告完成。

就在徐達率領的北伐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中原、直逼大都之時,元軍主力卻成了皇位之爭的工具,正忙於內戰。待潼關失守後,元順帝這才驚慌失措的徵調正內鬥不休的悍將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李思齊的部隊,南下抵禦明軍。擴廓帖木兒和李思齊確實兇悍能戰,初戰卻也取得了一些小勝,但元軍早已腐敗,加上大勢已去,又互相猜忌、提防,哪裡還有持久戰鬥力? 之後,二將果然逢戰必潰。元順帝見已無力迴天,又聽聞徐達已攻克通州,遂於1368年的某個深夜間攜后妃狼奔豕突逃往上都(今內蒙多倫)。第二年8月間,徐達指揮北伐大軍圍攻元大都,並一舉攻克之,統治中國99年的蒙元政權宣告敗亡。

緊接著,徐達、常遇春乘勝揮師東征西討,先後平定了北方、西北諸省。1371年,朱元璋派水師配合陸軍,大軍沿江西上,平定了四川。1382年,又派大將沐英率軍平定了雲南,元梁王敗死。1387年,元丞相納哈出獻遼東乞降。至此,除漠北蒙古、西域(新疆)外,統一中國的大業已基本完成。

史載,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正當徐達率北伐軍在山東攻城略地、連連告捷時 ,40歲的朱元璋於應天府(金陵 )正式登極稱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府為南京。徐達北征滅元,居功至偉,“論功當為第一”,被元璋封為右丞相、信國公。

徐達之所以能用25萬北伐大軍擊敗元軍,趕跑強大的元朝(元朝並未滅亡,而是遁入漠北,史稱北元),主要是因元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與軍閥擴廓帖木兒、張良弼、脫列伯、李思齊等混戰不休,元軍陷入無休止的內戰,元氣消耗殆盡所致。

還有一重要原因:在元朝對中原不到100年的統治中,蒙元統治者在受到中華先進文明浸潤影響的同時,也迅速被漢化。到了元末,元軍的主力主要由色目人和漢人組成, 軍隊將領也大多以色目人為主。在中原出生的蒙古人已經沒有其祖先身上那種彪悍好戰的氣質,成了既得利益者,導致元軍的整體戰鬥力大大衰減,早已不復往日之勇。到元朝滅亡的前夜,元帝國賴以生存、擴張的強大武裝力量——蒙古軍隊戰鬥力早已羸弱不堪 。在戰場上一遇到徐達率領的北伐大軍,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似此,焉得不敗?加上元廷政治腐敗,內訌激烈,卻還用幾十年前的落伍想法和暴力作為來對待漢人和其他民族,但其軍隊早已不能倚重 ,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首先此問題存在一定的問題:1、北伐中原的並非徐達一人;2、明軍並未滅掉元朝,而是將其趕出中原;3、元朝強大,但元大都勢單力孤。

因此該問題問的可能是明軍何以北伐成功。

元失其鹿

朱元璋的北伐檄文中寫道元朝入主中原“此豈人力,實乃天授”。明軍北伐何嘗不是如此呢?

雖然有一些天命論,但歷史往往就是這樣難以捉摸,當“天選之人”出現時往往“一唱雄雞天下白”。成吉思汗、忽必烈是這樣,朱元璋同樣也是這樣。無論是阿里不哥還是陳友諒,老天告訴他們“不服,忍著。”中國王權政治運行的規律早已昭然若揭,在《左傳》中就提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問答裡很多的問題也可以此來回答,例如“把朱元璋換到崇禎的時候,明還會亡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沒有人能夠逆天改命。

那麼在王朝鼎革的時候,雙方是如何應對的呢?

  • 明軍勢如破竹

徐達、常遇春、馮勝等人的能力自是不消多說了,諸將配合徐達部作戰,使得北伐非常順利。如打河南時,徵南將軍鄧愈由襄陽進軍,攻克南陽,完成對河南元軍的合圍。因此,北伐軍不止25萬。

朱元璋的北伐戰略非常清晰:

先取山東,撤其屏障。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關中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北伐的效果非常顯著,山東、河南幾乎沒有怎麼反抗就降了。3個月平定山東,又3個月平定河南。隨後徐達令諸將大會臨清準備直取大都,僅僅半個月就攻下了通州,然後元順帝就跑了。留下的簡訊是“今日豈可復作徽、欽?”

  • 元朝忙著“攘外必先安內”

明軍何以攻下山東、河南便直取大都了呢?關鍵就在於元軍主力在陝西鬥得死去活來。

擴廓帖木兒與李思齊在關中“相持經年,數百戰未能決。”

擴廓遭部下背叛後勢微,元朝轉而令李思齊等攻打擴廓。擴廓憤甚,引軍據太原,盡殺朝廷所置官吏。元朝盡削擴廓官職,令諸軍四面討之。總之,元朝內部打得稀裡糊塗。相反大都守備多不設,順帝太清楚國家的情況了,誰勸也沒用,必須馬上跑。

僵而不死

元廷先走上都,又走應昌、合林,總之就是哪裡安全就跑去哪。雖然是流動朝廷,但畢竟朝廷還在。

明朝數次北伐,取得了不少戰果,但元朝撤到草原,就如同魚入大海,猛虎歸林。自古以來的中原對草原的征伐往往是勝而不勝,遊牧民族如同草原上的青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況且,在洪武五年的北伐中,擴廓大敗徐達。明朝的北伐已經變成了打擊,而非“攻滅”了。

我們將回到大草原的元朝勢力稱作“北元”,以視其還是一個政權。即使回到了草原,蒙古貴族們依然還在“先安內,再恢復大都”的國策中掙扎。有鬼力赤者,殺坤帖木兒自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蒙古分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就如同子嬰去秦帝號一樣,他們依然是“黃金家族”領導下的蒙古,明朝皇帝從未取得“天可汗”的尊稱。

換句話說最後滅掉元朝的還是蒙古人自己,而草原蒙古人再也沒有失去。


孝陵衛小校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蒙古內政腐敗,導致了戰鬥力低下、蒙古的統治範圍太大,已經無法集中力量對抗南方的各路軍閥了、南方大明的力量已經全方位超過北方。

蒙古內政腐敗,雖然至正皇帝剛上臺的時候任用脫脫等人對弊政進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成效沒有達到皇帝的期望,他的努力他的付出總是得不到回報。到了至正中後期,至正皇帝已經身心疲乏,對於改革已經放任不管了,手底下的人也是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做著各種損壞國家的事情,大元至此已經完全沒救了,起義剛開始爆發的時候,依靠丞相脫脫還能鎮壓,但是隨著脫脫病逝後,大元的最後挺樑柱倒塌了,元朝也就完了。



政治腐敗,帶來的必然是軍隊的不堪一擊!大元的軍隊畏敵不前成為了經常發生的事情,一旦開戰,往往都是兵敗如山倒。


還有元朝的統治也實在是太大了,北邊直達西伯利亞高原,南邊到達海南,跨越的範圍太大,都可以說是一種勢力範圍統治了,如果地方上發生叛亂,一旦要出兵鎮壓往往都要消耗掉很多的軍費,而且效果還不能保證。

元末的起義和別的起義有很大的不同,南方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軍閥居然不是先聯手推到元朝政府再內戰,而是南方各勢力先分出勝負再攻打北方大都,這期間有十幾年,元朝居然沒有絕對的兵力鎮壓!

在這十幾年元朝軍隊都在幹什麼?難道各位不感到奇怪嗎?等到朱元璋統一了南方後,徐達北伐,沒有經過很大的難度,至正皇帝居然就北逃了。

從南宋之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完全轉移到江南,元朝在喪失掉江南後,財政日益匱乏,已經維持不了如此龐大的帝國了,更別說還要鎮壓起義了,而朱元璋佔據富有的南方,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佔據了絕對優勢,所以,一旦北伐,必然是勢如破竹!再加上徐達等名將率軍,勝利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夢三七夜


公元1367年11月,為了徹底推翻元朝的統治,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北伐。在發佈的討元檄文中,朱元璋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同時又表示,蒙古、色目人“願為臣民者,與中華之人撫養無異”。

北伐軍先佔山東,再入河南,又克陝州,扼潼關。然後主力沿運河北進。公元1368年7月底,大勢已去的元順帝只好北逃至上都。8月初,明軍攻佔大都,元朝宣告滅亡。

下面來回答你的提問,徐達、常遇春所率的北伐軍為何能打敗強大的元朝?因為將近一個世紀的舒適生活,已經讓彪悍的蒙古人失去了原有野性。這時的成吉思汗子孫已經到了只能用軟弱無能來形容的地步了。最致命的是他們之間的內鬥,從未停止過,也從未像當時嚴重過。他們之間經常互相掣肘,坐視起義軍壯大。

當時的天災只是一根導火索,元朝的野蠻統治和民族壓迫政策,已經讓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的漢族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了。當徐達、常遇春北伐時,他們剛剛與北方的起義軍火拼完,已經是元氣大傷了;反觀徐達、常遇春的北伐軍是一支在血與火中磨練出來的百戰之師。統帥徐達文武兼備,常遇春又是一代名將,他們能一路勢如破竹的直搗大都,就不足為奇了。


sdqst聖殿騎士團

打仗並不是單單靠人多,蒙古滅金,滅南宋,滅花剌子模,都是少數,不過10萬左右,而對手通通超過百萬雄兵。同理,明初,徐達雖說25兵力,滅幾百萬的元朝卻易如反掌,為毛?

天命所歸。

明朝開國功臣都是精英,身經百戰,而大元雖說人多,卻是酒囊飯袋,貪生怕死,早沒有當年草原民族的剽悍兇猛。怎麼打?

更主要是,大元幾百萬雄兵,分別掌握地方軍閥手中,這些人根本瞧不起元順帝,也不聽皇帝的話。徐達打到北京城下,元順帝根本沒有抵抗,立馬逃至草原?為什麼如此熊包?原因就是元兵雖多,卻都不聽元順帝的話。元順帝根本勤不了王,逃命要緊,否則會成為第二個祟禎。

蒙古人根本不能在中原地帶生存,適應不了氣候。到了後期,馬不會騎,拉不了弓,如同八旗子弟,混吃等死,廢物點心,哪是飽盡戰火歷練出來明軍的對手?


醉劍書

這問題問的😅,看看滿清後期的滿州八旗的戰鬥力就清楚了!優越生活腐朽無能的軍官、缺乏鍛鍊和士氣的士兵,還有蒙古人認為草原才是真正家的理念,都不願意為城死守,為保大都拼命,就是人再多有什麼用。加之元朝統治者把人種分級的制度,漢人對義軍一呼百應,徐達自然能常勝


龍城無敵

前面的幾位老師回答的都不錯,各有特點。贊一下。這個問題可以改成明朝何以打敗元朝?

首先打敗元軍的是民心所向,元朝末年,政治制度昏聵。腐敗成風,徭役深重。民怨載道,苦不堪言。以上人禍不算加之天災橫行。旱澇氾濫。瘟疫肆虐。大多數人民掙扎在死亡線,與其說打敗元軍的是明軍,不如說打敗元軍的是人心,正所謂民心所向,勝之所往


娛趣文化

牆倒眾人推,元朝比較是少數民族,可是不會管理,也絕拒了漢化,蒙漢之間矛盾極大,而且那時候蒙古的戰力已經不像以前啦,腐化的厲害,所謂的無敵的蒙古鐵騎已經不在,享樂後,戰力已經很低啦,加上民心所向,焉能不敗


mike20172017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北方的遊牧民族始終是中原政權的一個威脅,但是這個威脅確實在不斷強大,先秦時期燕趙兩國憑藉自己是實力就可以獨擋,到了秦漢時期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能北逐匈奴封狼居胥,隋唐時期更是碾壓北方遊牧民族,到了宋代就開始被成了南北對峙了,後來南宋更是被滅,取代明朝的最終還是北方遊牧民族女真,這是為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