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6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西交大校友研究成果奠定现代力学前沿

仅6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西交大校友研究成果奠定现代力学前沿

高华健,国际力学界著名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起担负联邦德国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2006年1月至今任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起担任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学院国际应用力学中心执委会副主任。担任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主编及多个国际著名期刊杂志的编委等,工程科学学会(SES)主席。2017年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的2017年冯卡门奖。

仅6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西交大校友研究成果奠定现代力学前沿

高华健校友在薄膜力学、纳米力学、断裂力学、纳米生物力学、微尺度塑性理论等固体力学的多个方面,取得了富有创新性和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成果。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ISI引用18600余次,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学者过去20年中的引用排名第一。高华健是目前国际上60岁以下固体力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2012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上,被授予四年仅一人的世界力学界最高荣誉—Rodney Hill固体力学奖。授奖词中讲到“他的研究成果奠定并拓展了现代力学研究的前沿”。2015年,高华健先后获得美国工程科学协会的最高奖—William Prager奖,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材料类最高奖—Nadai奖。

仅6名华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西交大校友研究成果奠定现代力学前沿

高华建校友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张名片,是学校育人成果与教学实力的体现。西安交通大学迁校62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5万各类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涌现了一批批知名校友。西安交通大学作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以来,以“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做出贡献。”为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前,西安交通大学正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

新闻小贴士:

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于1863年由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布成立。目前共由三部分组成: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所,它们分别于1916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从起初的50位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现在已经发展至2382名成员,其中有482名成员为外籍院士(即拥有除美国以外国籍的学者),大约有200个院士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历年当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名单中,有很多华人学者的身影,包括李政道、杨振宁、施一公、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截至目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职院士总数达到2382名,外籍院士为484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