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近日,广州某论坛上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乐乐(化名)与男友要结婚了,她正与男友筹备婚礼。

但是,男朋友提出拒绝在房产证上加她名字,于是她提出一系列婚前要求。男方马上觉得接受不了。

我们来看看,这姑娘到底有多“过份”:

1.房子不加女方名,女方不要彩礼。

2.不帮男方还房贷,并只愿承担50%的生活开销。

3.不接受成为全职太太,琐碎事两人分担。

4.女方不照顾男方父母。(男方母亲有抑郁症,可能遗传老年痴呆)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乐乐(化名)与男友的聊天记录

1/3

看完,我就想,哪里赚来的这么好的姑娘啊。

每次看到那种结婚前双方在彩礼、房产和各种经济条件上面讨价还价的种种纠结,那种深陷其中、又不得不然的无奈,我能理解,也很同情。

现在常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觉得以前的人很朴实,不谈钱,只谈情。傻啊。姑且不说老一辈人的婚姻质量有多差,那时是不谈房子、不谈车,但是“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和之后的彩电、冰箱、空调等,相对于当时的收入水平,不也昂贵得很吗?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的结婚,普通人都没啥钱;房子呢,以分配为主,好单位里,结了婚就分房。所以裸婚很寻常。而且,大家离婚的也少,关于婚姻财产的争执,不算普遍,也不算严重。

但现在,不分男性和女性,都变得斤斤讲较了——不,考虑到房价等因素,应该说是“吨吨计较”了。要是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套房子五百八百万、甚至一两千万;这也很可能是双方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了。如果再加上限购等原因,这个房子太宝贵了,说半条命也不为过。

从男性角度来说,传统观念还要求他提供房子;但如果不是富比刘銮雄,谁舍得一出手就送个五百万(北京房产价值的一半)给别人?所以,他们(他们的父母),非常不情愿与未来的妻子(儿媳)分享房子。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不要说房子了,刘銮雄可是送了甘比整一个商场的呀

另一方面,现在国家号召生二胎,女性只要生育了两个孩子,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照顾孩子,事业会大受影响。而且,中国的婚姻法现行的解释条例当中,主要保护的是资产方的权益,轻视夫妻婚内共同财产;也就意味着,为家庭付出的精力,冒着巨大的痛苦和风险的生育,抚养孩子家务的重任,都是不被法律承认价值的。

从女性角度来说,不能被法律承认价值的劳动,确实没有必要承担。如果你希望女方承担,那就应该有经济补偿。

@中国妇女报今天的官微说:

“国家统计局:一位母亲做的事若都雇人 年薪124万起”:

假如母爱能够被统计——那么她是个不带帮工的大厨师,因为一年内照顾丈夫和他们3个孩子的饮食,要摘洗2190公斤青菜、淘净1825公斤大米、洗净4380个盘碟、5110个碗、5840个锅。

假如母爱能够被统计——那么她是个可以承接定制服装的裁缝,因为一年内她要编织7件毛衣、缝补改122件衣服......

假如母爱能够被统计——那么她是个年薪百万的优秀CEO,因为一年内将母亲做的工作都雇别人来做,需要厨师及帮工、保洁员、裁缝、登山及马拉松运动员、儿科医生和优秀管家各一名,年薪124万元起。

——但没有人会为这些劳动付钱。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我说得直白一点吧:就是说,就算经济上两人绝对的AA,只要生了孩子,就是女性被剥削了很大一部分价值。

上文的那位姑娘乐乐,看来是明白人,经济也比较独立。她愿意AA,一点便宜也不想占,连彩礼都主动拒绝了。这相当于她做了很大的让步:只要生孩子,她就要额外承担比男方多很多的责任。

乐乐对男友还是相当厚道了。

2/3

但她的男友为什么暴怒?

看看网友的态度就明白了。一部分评论就说,“女方太过强势,以这样的心态去结婚不真诚。”

“二人结婚,如果相互这样计较供养父母,一方有事就必然离婚,因为太会算计了,大家就不能理解一下嘛?”

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房价高企,现在的大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全款买房的能力,都得分期付款。首付男方付款、只写男方的名字;只要妻子有出生活费,那么她就是参与还贷了。

但是离婚的时候,房子是归男人的,妻子几乎拿不到补偿,她参与的还贷就算打水漂了。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图源:广西高院 离婚财产分割的规定(部分)

婚俗上更常见的是,男方出房子(首付),女方出装修、家电、车子、参与还贷。一般来说,很少说是男方出了房子,女方分文不出的,这样的女方,绝对会被骂成狗。——除非是年龄相差很悬殊。

大众心目中的女方真诚、不算计,是怎么样的呢?

1.女方不要彩礼,房子不加名;

2.共同分担房贷,陪嫁车和装修;

3.至少生两个,至少有一个是儿子;

4.愿意全身心照顾孩子;

5.愿意全身心照顾公婆。

假如女方真的这样做了,万一离婚,是怎么算的吗?我这里不提强势的男方的坑蒙拐骗的可能,仅从双方都是正常的、守法的公民来说,法律赋予女性的后果即是:

1.房子是丈夫的,妻子的分成极少。

2.车和装修,贬值非常严重。

3.孩子,不管你养到多大,姓是跟丈夫的。

4.如果对方心狠一点,你就拿不到抚养权。

5.你照顾他的爸妈,你自己的爸妈呢?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以来,男性都是理所当然地占着女性的便宜的。现在女性慢慢不愿意被无原则地吸血了,男方忽然发现占不到便宜了,就骂女人太算计了,太不真诚了:“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还结什么婚?”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日剧《四重奏》

不信,我就反过来设计一下。

1.女方婚前买了房子付了首贷,婚后男方出钱还贷;

2.男方出彩礼;并给房子装修,买车子。

3.不生孩子;或者生了孩子跟母亲姓。

4.男方在家承担家务、照顾孩子。

5.有必要的时候,男方辞职,照顾女方的爸妈。

6.如果男性不同意,你们会围起来批判他。“太算计了”“太不真诚了”“不懂为爱付出”。

有觉得荒唐吗?可是,女性一直在接受这么荒唐的设定啊,向来如此啊。

怎么合着她想要正常点的人生,男性就觉得吃亏了呢?

对了,这里,生孩子这件事还是女人来干的呢。

3/3

前几天,上海相亲角有一位母亲替儿子相亲。他儿子是北京大学毕业的,要求是啥呢?女孩必须是四大名校毕业的,但是不能漂亮,收入不能高,不能有事业心。当然,他们家也是有底气的,可以提供一套价值2000万的婚房。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梨视频对这位母亲的采访

你说这是什么要求呢?要求是名校的学历,文盲的价值观?

其实也可以理解,他家需要的,是一个低自尊、易被控制的女性,能任由他们家摆布;但同时,又需有“名校学历”作为嫁妆。至于那2000万的婚房,跟这个女孩没有任何关系,她无法变现,也无法从这套房子中拿到一分钱。

这么一想,这家人的算盘真是打得特别精明,用钱币的声响,让高智商、低自尊的女性来他们家当牛作马,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

祝他们母子俩如愿吧。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换位思考”这件事。很多你觉得习以为常、“没毛病”的事,我简单地做一个镜像对称,你立马就能明白了。

假如一位女性家中有钱,要找一位名校毕业的青年才俊入赘,只要求这小伙子脑子必须不灵光,但会给他大房子住,不让他上班、不给他接触生意,只需每天留在家里等老婆回家、哄她开心。有几个神经病愿意干这事儿?

我看过不少帖子,说是男女朋友在谈婚论嫁期间,女方在婚前自己买了房子,男方往往会大怒,认为女方太自私。哪怕是女方自己还贷也不行。

——为什么?因为房子是女方的婚前财产,他很难图谋;他希望的是,女方把这钱留到婚后给他首付的房子添砖加瓦,也就是把女方的个人财产变成婚后共同财产,可以被他瓜分。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吧?以为男方婚前买房,是男方的付出和牺牲?不是,他知道那是属于他坚不可摧的个人财产。但女性还感激涕零,觉得在人家的财富里分了一杯羹,那只是错觉啊亲!

那些至力于把别人的婚前房子“加名”的女性,能做到,当然也不错;毕竟,这样你也是对房产就有产权份额了。但有名字分割时并不一定就是二分之一,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对房产的贡献等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在这房产里出钱,能分到的可能非常少。

我不要你的房子,不要你的彩礼,也不会帮你,有错吗?

日剧《legal high》

古代社会里,男性才能工作、才有家族的财产继承权、才拥有财富,女方仅有少量嫁妆,不能工作,无财产;女方被迫以生育价值和照顾家庭的劳动价值来抵扣,换取生存权和地位。

但时至今日,很多城市年轻人当中,女性的财产、收入,不见得比男性低,甚至可能更高,如果还要求女性在提供财产之后,再向丈夫提供与古代女性一模一样的生育价值和家务劳动价值,并提供崇拜你的情绪价值——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讲真,这个时代太伤人了。如果在北上广深等地,两个有房产的男女结婚,就像是两家上市公司并购一样,你说两大公司之间,不谈钱只谈爱,你是在忽悠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