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為什麼醜化鄭經,篡改歷史?

林道銳

其實在原著小說《康熙大帝》裡面,鄭經的出場並不多,連配角都算不上,頂多就是背景牆而已。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鄭經的戲份莫名的增加,變成了劇中的四個反派角色之一(鰲拜、吳三桂、鄭經、噶爾丹)。

所以,鄭經的戲份就不能按《康熙大帝》的小說本子來編(小說的內容太少了),只能靠編劇的瞎編,再結合鄭成功家族的歷史,把一群人的乾的事,全部揉合在鄭經一個人身上。

比如說,鄭成功殺施琅全家,就改成了鄭經殺的;明明是康熙與荷蘭人勾結,改成了鄭經與荷蘭人勾結,甚至要出賣臺灣給荷蘭人;明明是鄭克塽守臺灣,改成了鄭經守臺灣;寧靖王自殺殉國,改成了鄭經自殺殉國。反正就是一堆屎盆子,全扣在鄭經的頭上。(鄭成功和康熙是正面形象,不容抹黑;鄭克塽和寧靖王名氣又太小,抹他倆沒影響了。)

至於鄭經本身的歷史汙點,比如和四弟的奶媽偷情,以及反覆無常的性格,則不講。因為那些都不重要,不涉及康熙收復臺灣。(不涉及收復臺灣的正義性)

於是,我們在電視劇中就看到了下面這副模樣的鄭經。


記得施琅收復臺灣的那集(35集),施琅攻破澎湖,鄭經問馮錫範:“荷蘭人揆一現在何處?速請他助戰,若他能助我擊敗清軍,將來臺灣的一半就是他的,他要什麼有什麼”。

清軍登島前,鄭經又說:“這臺灣島,我寧可送給荷蘭紅毛鬼,也不給康熙大辮子!”

先不說歷史上鄭經已病亡,守臺灣的乃是鄭克爽。就單說這兩段文字對話,活脫脫勾勒出鄭經一副意欲賣國求安的嘴臉。

尤其是後面那句“寧贈紅毛、不予大辮子”的靈感來源,完全就是拷貝自慈禧老妖婆的那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

再比如同一集,鄭經的母親跟他說:『不管它大明也好,大清朝也好,都是炎黃子孫。』

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是讓三百年前的人說這話,覺悟如此之高,怕是不妥吧?這哪是給鄭經聽的,明明就是說給“某獨”分子聽的。



接下來的一句更讓人懵逼了:『只要咱們能平平安安的回到福建老家,你九泉之下的父王也就瞑目了。



不知道鄭成功聽了這話,九泉之下會不會氣的吐血?

————————分割線————————

歷史上的鄭經,談不上有什麼正面形象。但是張冠李戴,把如此多的屎盆子全扣在鄭經的頭上,也是很不妥的!

只不過聯想到《康熙王朝》的拍攝時間(2001年前後),以當時的兩岸關係來說,這種抹黑又似乎說的通。電視劇想傳達的理念,以及具有濃厚“說教”意味的臺詞,都是不言而明。尤其是最後鄭經自殺,寓意非常明顯。臺灣的迴歸是大勢所趨,頑抗不會有好下場。

只不過,劇情卻把鄭經塑造成一個小丑式的臺獨分子,甚至是賣國分子。這個真的好嗎?

但問題是,大多數不清楚這段歷史的人,他們只會把電視劇劇當成歷史來讀。因為電視劇在上映時,既沒有在片名打『戲說』,也沒有在片頭打上『純屬虛構』。而是大大方方,沒有任何附加申明的寫著《康熙王朝》四個大字。



同是歷史劇,《雍正王朝》尚且知道在電視劇片頭打上『根據二月河小說改編』,這樣觀眾就知道這是小說,並不能當真。而《康熙王朝》怎麼就如此的不謹慎?!被媒體批評了,又婉轉的說這屬於文學創作?簡直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了。


Mer86

首先我們要看清楚,到底醜化了哪些地方。

在真實歷史上,清朝消滅鄭經政權的真正理由,並不在於今天某些人以為的“追求領土完整”,而是把鄭經政權這個殘存的華人政權當成一個政治上的威脅。

例如,在攻下臺灣後,群臣建議:

臺灣“孤懸海外,無關緊要”、“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紋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建議“遷其人,棄其地”,將島上二十萬軍民悉數遷徙大陸。

而連一向支持施琅攻佔臺灣的大學士李光地也甚至主張丟棄臺灣土地還不夠,最好還要讓給荷蘭人:“棄其地與紅毛”,“任夷人居之,而納款通貢,即為荷蘭有亦聽之”。


在實際談判中,鄭家政權的主張的,其實是圍繞著剃不剃髮的問題。


當時清朝提出:鄭家可以世守臺灣,但必須稱臣奉貢,並且剃髮易服。

而鄭家的要求是:可以稱臣奉貢,但不剃髮。


最後雙方談不攏,所以才有了最後的施琅入臺。


現代某些電視劇把施琅講成大英雄,但其實這人在歷史上屬於無德無行之人,攻下臺灣

後,臺灣成為他個人的獨立王國,全臺灣一半以上的田地被他個人佔有。而且除在施琅的老家福建漳、泉地區招募佃農去種他的私田外,施琅更實施了嚴格限令:禁止大陸人民移居臺灣!


紅楓歷史觀

康熙王朝千方百計的曲解歷史,無限拔高施琅康熙之流,貶低鄭經甚至公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這裡,我也來說說看法吧。水平有限,謬誤之處尚請吧友指正。

首先,鄭經是抗清英雄,不是什麼分裂分子。鄭經少懷壯志,秉承其父鄭成功驅逐滿清,恢復華夏的志向,至死未忘。在其治臺的近二十年中,一直都沿用明朝永曆的年號,從沒有稱帝建國之舉(倒是努爾哈赤、皇太極之流反叛朝廷,割據建國,稱汗稱帝)。在臺灣那片土地上,鄭氏仍存華夏衣冠,行華夏教化,是正宗的華夏之地,華夏之民,不知屠殺百姓,強制滅我華夏之俗的滿清有何資格自稱華夏正統。

不錯,鄭經是說過“東寧(臺灣)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按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等話。然而康熙也曾說“海外遐陬,歷代未隸疆索,自茲初闢,悉入版圖”,施琅也說過“臺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也”,雍正甚至說“臺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神威遠屆,拓入版圖”,不知道那些有什麼資格站在滿清的立場不指責他人,單單大罵鄭經分裂祖國。

其實,一個人說了什麼並不重要,尤其是談判桌上的討價還價,關鍵看他做了什麼。明鄭和滿清數次和談沒有成功,歸根結底是鄭氏的不剃髮和抗清立場,雙方爭論的核心是剃髮與否,所謂照朝鮮例也是指不剃髮。學者陳孔立早已指出,鄭經“照朝鮮例”的說法是“出自權宜的策略或是一種藉口”,是為了“恢復”“中興”的政治目的。其實,如果鄭經真有獨立之心,那隻要剃髮和放棄反清的立場就可以了。清廷給的條件是封鄭經為“八閩王”和世守臺灣,這已經是事實上的獨立了。然鄭經一生始終高舉著反清復明的旗幟,反的自然是入侵者,復的自然是華夏正統。就此而論,鄭經可謂是民族英雄。

其次,鄭經對臺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鄭經嗣位後,勵精圖治,陳永華的輔政下,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同時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使得臺灣的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重大的進步,臺灣大治,而鄭經也深得臺灣士民敬愛。可以說,鄭經是臺灣開發的先驅。

最後,鄭經當然有缺點,初傳與乳母有染,丟失廈門、金門後又不思進取,不理政事,日近醇酒、婦人。他也不比父親有才幹,有魄力,然而他切切實實繼承了乃父的志向,為恢復中華奮鬥終生,不愧為優秀的炎黃子孫。

看到那麼多人對鄭經不遺餘力的批判,為吳、尚、耿、施之流翻案,我心中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幸而在那個山河破碎,民族存亡的關頭,我華夏兒女並非都是洪承疇、尚可喜、施琅等“能認清大局,順應潮流,既能與時同進,又能把握機會”之輩,更多的是以孫承宗、史可法、秦良玉、閻應元、夏完淳、張煌言、鄭成功、鄭經、李定國等為代表的仁人志士。他們為了民族的生存,為了文明的傳承,毅然拿起了刀槍,與入侵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艱苦卓絕的戰鬥。我始終相信,正是他們英勇無畏,捨生忘死的反抗,讓清廷看到了剃髮易服等戕害文明的阻力,看到了我炎黃子孫捍衛華夏文明的勇氣和決心,才使得滿清沒有膽量採取更為暴虐的手段徹底毀滅這個延續了數千年的燦爛文明。無論過了多久,這些人都是一個民族最為偉大,最值得後世景仰和稱頌的人,正如英使馬戛爾尼所說:“明末的反清並不是民族鬥爭,不是什麼捍衛明朝一姓私利的鬥爭,而是文明與野蠻的鬥爭,進步與落後,是關係到中國後來幾百年命運的一場鬥爭。在這場鬥爭中那些堅定反抗滿清侵略,為此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的英雄,他們的每個人的名字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在心,他們不僅是中國的英雄,同樣也是世界的英雄,他們捍衛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同樣也是整個世界文明進步的利益,他們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如果因此而相信滿清的謊言來汙衊他們,那隻能說是喪盡天良的行為。”


微笑轉身不見你

先亮結論:《康熙王朝》其實並沒有刻意去醜化鄭經,但卻肯定“篡改”了歷史。


首先對於劇中鄭經這個人物,達摩君本人是抱以同情的。雖說他因猜忌而中離間計,導致施琅徹底投靠清廷,併為最終兵敗自殺埋下了苦果,但在劇中他既沒投降,又沒示弱,更沒說他為一己之私虐待百姓,濫殺無辜,臨死還自殺以殉國,總得說來在大節上是不虧的。


但說到底《康熙王朝》不過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為了文學的戲劇化,作者或編劇必然會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的藝術化。既然是康熙王朝,那肯定是側重於寫康熙,那對於鄭經的事蹟自然會有弱化,甚至為了突出主線劇情的簡潔而不惜“篡改”歷史。

第一,在“弱化”方面,《康熙王朝》中對鄭經這一歷史人物的呈現並未突出其治臺功績。鄭經自康熙三年(1664年)東渡臺灣後,採納陳永華的建議,鼓勵墾田,勸課農桑,插蔗煮糖,修埕曬鹽,興辦學校,建立孔廟,鼓勵發展內外貿易,並與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國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係。鄭經主政期間,“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第二,在“篡改”方面,影視劇為了突出主線劇情,不得已對歷史進行了再加工,將施琅投靠清廷這一事件放在了鄭經主政時期,但施琅早在順治九年(1652年)便歸順了清廷,而那一年鄭經還沒有到達臺灣,此外殺害施琅一家老小的也不可能是鄭經,而是鄭成功。當然,歷史上清廷統一臺灣時鄭經已去世,當時主政臺灣的是鄭克塽,所以也就不存在鄭經自殺這一情節。

《康熙王朝》中還有明珠赴臺灣招降鄭經的情節,而在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次和談,時間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但清廷派去和談的官員並不是明珠,而是康親王傑書,和談條件也不似影視劇中的那樣苛刻,只是提出鄭經應撤離大陸沿海島嶼,退守臺灣,臺灣則為大清藩屬,雙方“通商貿易,永無嫌猜”。


達摩說

沒醜化我沒看出哪裡醜化了,鄭經除了真的外貌醜外,其他都還了可以的!

1、對施郎的那一套是非常正常的古代很多人用過,至於殺他家人這是中了反間計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2、康熙遷界禁海確實對臺灣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是失去施郎後的臺灣在鄭經的領導下,即便被禁登陸糧食短缺仍然跟康熙打平手,且臺灣鄭經依舊民心所向,這也是軍事政治能力的表現!

3、從鄭經跟康熙的幾次交鋒來看並沒有落於下風,只是因為臺灣是個孤島才導致最後的落敗

4、最後導演給鄭經的幾個鏡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大忠大孝大義之人,最後臺灣丟失鄭經自殺我一直為這個感到惋惜

鄭經並沒有在這部戲被醜化,相反從側面還反映出他的用人之術和軍事政治上智勇,可能是因為當時導演自己上去演然後長得又醜你才會這樣認為。鄭經沒被醜化只是側面表達他的才能。

如果想醜化鄭經倒是可以直接把他寫成姦淫之輩,臺灣民心盡失等等。可是電視劇裡並沒有這樣,鄭經仁義勇智孝都有在劇中體現,康熙用數百倍於臺灣鄭經的投入才收復臺灣,鄭經輸不是輸在才能不夠而是臺灣孤島侷限於此!


苟或

這也算得上是《康熙王朝》最大的敗筆之一,在這一環節對歷史的顛覆和篡改非常之多,甚至有顛倒黑白的嫌疑。

勞民傷財,殺人無數甚至影響了中國近代發展的遷界禁海,到了連續劇裡竟然被說成是利民工程,還出現了抬著轎子把老人送走的荒誕臺詞,事實上當年的近界近海非常簡單粗暴,誰不走就殺誰!到了連續劇裡乾脆避而不談!

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清政府趁機趁火打劫攻擊鄭成功在福建的地盤,到了連續劇裡被改成了姚啟聖發糧支援鄭成功,清政府勾結荷蘭當局,企圖以割讓臺灣為代價,讓荷蘭當局幫助自己打內戰,到了連續劇中同樣輕描淡寫,甚至把這醜陋的一幕推給個鄭經。對施琅的叛逃也同樣更改的歷史,不過這一點對大劇情傷害不大,只能說匆爭小節!

但這些修改雖然脫離了歷史,但結合時代情況來說,也有他操作的必要性,畢竟從連續劇中所弘揚的中心思想來說,臺灣大陸是一家,臺灣必須歸順大陸,大陸才是正統王朝,結合當今時代這些思想必須要貫徹到連續劇中,但當時的歷史,控制中央政權的是清王朝,而不是撤往臺灣的鄭家王朝,在這樣的情況下,編劇也只能儘可能的將好的一面推給清王朝,不利的一面推給臺灣的鄭氏集團。

雖然是藝術作品,但想在國家範圍內上映,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必須也得含有正能量和價值觀,以當時清朝與鄭氏集團對峙的情況來看,髒水也只能儘可能的潑給鄭家。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和什麼《施琅大將軍》一樣,都是文藝政治化的結果。

二月河這人不懂歷史,但是懂政治。

他寫康熙王朝不是這麼簡單的,具體就不便於多說。

但他自然沒有瘋狂到歌頌鄭經的地步,其實目前大陸史學家歌頌鄭成功已經是不得已而為之。

之所以篡改鄭經的歷史,是為了表明康熙收復臺灣的正義性和合法性。

完全不顧鄭經和在臺灣的明王,才是大明漢人正統王朝的歷史事實。

而歌頌康熙,不惜胡亂編造歷史,本質上在於歌頌封建家天下的專制統治。

所謂康熙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即便是錯的也是事出有因,還是對的。

其實,二月河只是個作家,不算是知識分子,寫出這些東西也不令人驚奇。


薩沙

《康熙王朝》是根據二月河的歷史小說改編的,跟小說較個什麼勁?實際上康熙收臺灣的時候鄭經已經去世了,臺灣掌權的是他的兒子鄭克爽。清朝對鄭成功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並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一直都是積極肯定的,並沒有禁絕臺灣民眾供奉祭祀鄭成功,鄭克爽降清後還被封了公爵,禮遇待遇都不算低。《康熙王朝》收復臺灣這一段很精彩很經典可惜跟歷史記載差別太大,施琅是因為被鄭成功猜忌懷疑家人被殺降清的,姚啟聖也沒去過冰天雪地的三里河馬場,施琅不是姚啟聖的學生,兩人早年應該沒有來往甚至連面都沒見過。唯一對的上情節的是福建總督姚啟聖向康熙舉薦已經坐了多年冷板凳的施琅。民族英雄鄭成功並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施琅一人降清那是施琅的人品有問題,可鄭成功的部下甚至同輩晚輩的族人都有不少主動降清的,那就很難說是個人的人品問題了。

回答難免有謬誤的地方,歡迎打口水仗,有部電視劇《施琅大將軍》建議大家看一看


立志成蟲

鄭經(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在康熙時代,他是臺晚的統治者,是鄭成功的之子,並且為長子。其實在這部電視劇中,鄭經的角色還是比較飽滿的,《康熙王朝》中的反面角色都是刻畫豐富的。比如年過花甲的吳三桂,在對待彈劾自己的同僚時,給對方機會,如果要是能夠釣上魚,就可以留他一條命,但是如果沒有釣上魚就必須死,還有之後的反了,也是吳三桂不得不為之;鰲拜也是同樣,其實鰲拜並不想反,畢竟是開朝元老級大臣,何苦讓自己的後半輩子變得不確定呢,但是跟隨鰲拜的人都想要他反,所以最終他就順從了大家的意願;鄭經也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多年來在臺晚,恩威並施留住人才,並且訓練了當時內陸無法對抗的水上艦隊,並且花大價錢去荷蘭購買軍艦,在當時來說也是非常有膽識的人了。

可能有一些鄭經的亮點,這部劇沒有寫出來,但是總體上並沒有把鄭經寫成一個反派。但是歷史上鄭經最後是病死的,這裡作者將鄭經寫的是自刎而死。但是這部電視劇叫做《康熙王朝》,肯定有很多情節和人物都是以康熙為主要情節來發散的,鄭經自然不會非常正面,而且目前的臺晚和大陸的局勢,也決定了,這部劇不會將鄭經的刻畫更加正面,能達到現在這樣已經不錯了。


曉娛

《康熙王朝》的拍攝源於二月河的一部歷史小說,有大量虛構的成分,很多都嚴重不符合事實。不過,文學藝術是允許一定程度的修改的,我們也無話可說,只要這種修改不太離譜。實際上,康熙朝征服臺灣的時候,鄭經已經去世了,當時的臺灣掌控者是鄭經的兒子鄭克爽。是鄭克爽向清朝投降,他還被押解到北京,康熙也沒有殺他,而是封了一個公爵給他。當然,他這個公爵沒有實權,也沒有地位,連人身自由都沒有,實際上是被軟禁起來了。鄭克爽不久之後,就死在了北京,死因可能是哮喘。憑心而論,《康熙王朝》對鄭經的刻畫並沒有算醜化。從劇情來看,鄭經也算為鄭氏政權立足臺灣做了很多努力,而且也懂的政治。如果我們把劇情當成史實的話,可以明白一點,就是鄭經的失敗不是由於他的過錯,而是由於歷史潮流更傾向於統一,他無論多麼的努力,無論他才能有多高,也阻止不了兩岸重新歸於一統的歷史趨勢。從鄭成功開始,驅逐荷蘭殖民者,開發臺灣,兢兢業業幾十年,鄭氏家族是有歷史功績的,後來滿清統治者也沒有抹殺這一點,同意在臺灣給鄭成功立祀祭奠。施琅這個人有一定的爭議,恨他的人,說他是投降主義,愛他的人,說他順應歷史潮流,統一國家有功。客觀上說,施琅投降清朝有其無奈一面,他後來率兵征服臺灣,也有其歷史貢獻,因為如果再晚一點,臺灣很可能就從中國永久分割出去。與其這樣,不如暫時由滿清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