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时,中亚五国明明不愿独立建国,俄罗斯为何却主动抛弃了它们?

云石君

经济上,这五个国家不能自己独立。同时,俄罗斯自然也将这五个国家视为负担。 政治上,这五个国家的总书记在苏联濒临解体时,纷纷进行了存在严重舞弊的选举,摇身一变成为国家总统,但是他们的统治是缺乏足够稳固的根基的,离开了莫斯科的支持将随时可能被推翻。



因此,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国总统签署了一项条约,决定正式解散苏联,新成立一个“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没人问过中亚各国领导人是否也想加入。

对于被抛弃的现实,中亚五国非常愤怒沮丧。他们指责俄罗斯的种族、民族歧视和独裁行径。而莫斯科方面已将拥有丰富石油、天然气和农业资源的中亚国家视为经济负担,迫切希望摆脱这些国家的依赖。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中亚各国一点也不想独立。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施、财政援助、出口和媒体以前都由莫斯科操控。经过俄罗斯长时期的控制,他们现在担心的是,自己无法治理独立的国家,没有能力管理本国事务。



于是,咒骂归咒骂,这些领导人最后还是毕恭毕敬地来到莫斯科,要求在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基础上加入独联体。他们乞求俄罗斯不要抛弃他们。因为,他们害怕独立会在本国饱受压制的民众间释放民主、民族主义的幽灵并唤起对自由的要求。

然而随着独联体的解散,这些国家终于还是彻底独立了。多年来,经济急剧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如今,许多中亚人还怀念那段“光辉的”共产主义岁月,那时,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医疗和教育都欣欣向荣。而在独立之后,一切荣光都荡然无存。

1991年后,中亚各国不但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政治体制和对变革的抗拒,还与其他邻国之间,围绕边界以及水、天然气和电力资源,争吵猜忌不断。他们还面临新的威胁,如邻国中国的崛起、伊斯兰极端分子带来的危险以及阿富汗旷日持久的战争。



如果还在当时的苏联或独联体的范围之内,这些问题原本是不用这些中亚国家自己去处理面对的。然而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俄罗斯没有甩掉这些包袱,今天的普京或梅德韦杰夫,将在这些事务上焦头烂额——现在回头来看,中亚五国为什么不想独立,而俄罗斯为什么想要抛弃这些负担,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吧。


林海

很多人对苏联和俄罗斯有误解,认为苏联就等于俄罗斯,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


苏联解体,起因是俄罗斯宣布独立。并利用欧共体(欧盟前身)和北约的支持,伙同乌克兰和白罗斯两个小弟起哄,最后成功瓦解苏联。

俄罗斯独立是1990年6月12日;苏联解体是1991年圣诞节。

附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0年7月退出苏共。


关于苏联加盟国独立,这里插一段内容。

很多人说波罗的海三国是最先独立的,其实这是不对的!

准确的说,是三国中的立陶宛最先“宣布”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一年半以后才宣布独立

立陶宛的独立,只是一种法律形式。1990年 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后,苏联立即对立陶宛进行了经济封锁,停止了石油电力供应。立陶宛无法承受严苛的经济封锁,被迫撤消了独立法案。

结果天算不如人算,俄罗斯宣布独立。俄罗斯要独立,苏联哪里还顾得上立陶宛呢?

1991年1月2日,也就是立陶宛宣布独立九个月以后,苏军空降立陶宛,解除了当地警察和准军事部门的武装。这个时候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还没有宣布独立。

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独立。这个时候宣布独立的国家只有三个:立陶宛、俄罗斯、格鲁吉亚。

真正让苏联彻底失控的是1991年的819事件。叶利钦把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归俄罗斯政府所有,苏联军队、内务、安全、外交、财政等重要部门被改组。叶利钦并接管了苏联国家银行,他对波罗的海三国无所谓,要独立请便。

8月19日的事变后的第二天。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独立。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独立。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

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


所以,俄罗斯是加盟共和国中,第二个宣布从苏联独立的国家,仅晚于立陶宛。当时拆解苏联最积极的是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三国。

当时叶利钦拉拢白罗斯和乌克兰的领导人,三个人在白罗斯的明斯克开会,决定拆散苏联。会议前,叶利钦给哈萨克斯坦总统打电话,通知他也来,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哈国总统没去。

1991年12月8日,俄、乌、白三国领导人在没有经过哈萨克斯坦的同意的情况下,就决定彻底独立。当晚就整理了材料,第二天向全世界广播。


听到广播后,哈萨克斯坦人的内心是十万匹草泥马,这么大的事,居然直接绕过了中亚五国就给定了。最关键的是,当时哈萨克斯坦还没有宣布独立。直到一周后的12月16日,才最后一个宣布退出苏联。

按照当时叶利钦的思路,把苏联解体后,再搞新的联盟,他当老大。也就是新的“苏联2.0版本”。

但是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坚决反对,乌克兰要求彻底独立。可以搞一个独联体组织,俄、乌、白三个国家算独联体的创始国,其它比如中亚这些国家,在后面跟着附议加入,当个小跟班就好了。

(中间的人是坚决要求独立的乌克兰总统)

然后,五个斯坦国强烈反对,土库曼斯坦的总统尼亚佐夫牵头五国,联合抵制俄罗斯和乌克兰,不承认叶利钦的宣言。于是在苏联解体的前三天,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十一个加盟国又开了个会。

会上中亚五国强烈要求搞联邦制。(像美国那样)

乌克兰第一个跳出来坚决不同意。乌克兰认为自己是“发达国家”,苏联的工农业基地,继承了苏联的一大笔遗产,有钱人,怎么会跟一帮穷鬼搞联邦制?

于是会上一通争吵,俄罗斯表示会在日后提供资金扶持,最后各国妥协,维持独联体的形式不变,以后各国各管各的,饿死活该。

在会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握手时,一脸的兴高采烈的。

心里恐怕是想,你们这帮中亚懒鬼,还想蹭我们发达国家乌克兰的饭?

让人搞笑的是,现在乌克兰穷的叮当响,老本全吃光不说,一穷二白还敢打内战。哈萨克斯坦倒是靠挖石油,闷声发大财。人均GDP是乌克兰的四倍!




另一个搞笑的是,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三年后黯然下台,哈萨克斯坦总统一直连任到现在了...


所以,为什么俄罗斯不要中亚五国?叶利钦当时的首要目的是先让苏联死掉,五个斯坦都是戈尔巴乔夫的坚定拥护者。俄罗斯必须先让中亚五个斯坦独立,彻底的瓦解苏联。等苏联死透了,才能考虑下一步的扩张和渗透。

另一个原因是,中亚五国确实太穷了。俄罗斯本身就是资源大国,瞧不上五斯坦。


Mer86

有人说,放任中亚五国独立,那是因为当年叶利钦愚蠢。叶利钦是不是愚蠢?这个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判断这个事情。

如果中亚五国不独立,继续留给俄罗斯成立小苏联(或者叫欧亚联盟也好)。这五国2016年人口6800多万,大部分人口是穆斯林(苏联时期,伊斯兰信仰是被压制的很厉害的,尤其像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这两个民族,由于接受伊斯兰信仰的时间很短,对伊斯兰信仰并不虔诚,中亚五国独立后,为了凸显民族性,强化了伊斯兰信仰,所以这些年宗教极端主义在强化),中亚穆斯林人口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接近四十年人口翻一番。俄罗斯自身人口1.42亿,近年接近负增长(其中俄罗斯族占比81%,穆斯林占人口比例接近10%,且穆斯林人口占比逐年增长)。那么,如果中亚五国不独立留给俄罗斯,四十年后,中亚加俄罗斯本土的穆斯林人口翻一番超过1.4亿,而俄罗斯族则不到1.3亿,你猜猜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一人一票的选举你猜会出现什么结果?😊

呵呵,叶利钦愚蠢么?正好相反,我认为叶利钦从历史的角度讲很聪明,把贫穷的人口疯狂增长的中亚包袱甩掉了,不但减少了人口已出现疯狂增长的中亚人口包袱,也减轻了俄罗斯每年大量输血给中亚的经济负担,同时又让中亚五国留在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内(比如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现在仍然很便宜的租给俄罗斯,而且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还与俄罗斯建立了关税同盟)。如果当初俄罗斯更聪明一点的话,是应该让中亚四国独立,留下一个哈萨克斯坦。哈萨克地广人稀,资源富饶,1990年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相当(哈萨克独立二十几年来,俄罗斯族人口回流俄罗斯很严重,1988年哈萨克斯坦俄族人口占比37.5%,现在不到21%,如果不是乌克兰、中亚、波罗的海等地的俄族人口回流,俄罗斯本土的人口下降现象会更严重),而且哈萨克人对伊斯兰的信仰时间很短,哈萨克各地普遍信伊斯兰教不到三百年,不虔诚,方便同化。事实上,当年苏联时期哈萨克族已经被俄罗斯族同化得很厉害了(小学二年级开始俄语就是主课),即使现在哈萨克斯坦已经独立了二十几年,普通中年哈萨克人的俄语还比哈萨克语流利。


朝阳东风笑

俄罗斯的庞大国土是通过几百年的武装征服逐渐获得的,而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因素,俄罗斯几百年来的发展程度都相对落后,即使在苏联时代,俄罗斯依靠国家威权实现了工业、军事等的大力发展,但总体上俄罗斯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这也使得俄罗斯民族虽有广袤的领土,但对内部的资源整合并不好,无数个自治共和国、州就是例子,缺少了长期的文化、经济影响和渗透的征服,是不完整的征服。

这使得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西部的几个国家天然地向西看,要挣脱苏联的束缚,向更发达的西方靠拢,这种冲动和渴望是俄罗斯根本拉不回来的,只能随它去吧,毕竟就算拉回来,俄罗斯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补贴他们的欲望。

而中亚,距离俄罗斯最核心的欧洲本部太远了,虽然在一起过了很多年的日子,但是鉴于上面的理由,中亚和俄罗斯本部是貌合神离,俄罗斯对其影响力极为有限,而且,中亚5国普遍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工农业开发的资源有限,即使把这几个国家强拉过来,那这些国家将成为俄罗斯永远甩不掉的包袱,每年对这些国家的巨额财政补贴迟早拖垮俄罗斯。

其实苏联分家这事儿,对俄罗斯是很痛苦的,它最想要的西边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家拉不住,中亚等拉的住的地方它又看不上,所以尽管中亚5国没有脱离俄罗斯的意思,但俄罗斯还是只能把他们从俄罗斯赶出去。

相对沙俄时期,俄罗斯的家底少了几百万平方公里,不过这样也好,毕竟以俄罗斯目前的实力,能维持好现有的版图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强行把那些地方都留下,反而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国内不稳定和政治风险,反而危及俄罗斯欧洲本部和北亚的不稳定,不划算。


云中史记

俄罗斯主动抛弃中亚五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经济原因。在苏联时代,俄罗斯及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高加索三国及中亚五国则属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中亚五国而言,苏联解体时,苏联的人均GDP约为8200美元,而中亚五国的人均GDP却不足2000美元。因此,苏联每年除了给当时的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物质援助和技术支持外,还要给他们提供大量财政补贴,这些补贴自然主要来自苏联的发达地区。可以说,在前苏联,俄罗斯等发达地区是财政方面的净贡献地区,而中亚则是需要补贴的困难户。因此,对俄罗斯而言,留着中亚五国就等于要继续给他们各种补贴。当时的俄罗斯民调显示,大多数俄罗斯民众不愿再像此前那样为这些穷兄弟输血。

二是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境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带来的分离主义,这也是俄罗斯最头疼的问题。虽然苏联解体之初中亚五国大多不愿分离,但未来如果民族主义高涨,加上宗教和文化因素,中亚还是有可能再次独立出去。对俄罗斯而言,独立之处原本就非常虚弱,还面临车臣分裂势力的困扰。届时,如果中亚再生乱,俄罗斯可能像前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一样在中亚陷入泥潭,将俄罗斯拖垮。


西域都护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重新建国,有很多加盟共和国宣告独立,不再接受俄罗斯统治。

新的俄罗斯和前苏联,甚至包括前苏联的前身旧俄罗斯,从主导思路上都是一样的。都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都会把重心放在欧洲部分。

亚洲从来就不是俄罗斯的重点,当然,他也没有理由放弃。

中亚五国不被俄罗斯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什么价值。

现在的国际社会早就是海洋时代,俄罗斯从彼得一世开始,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都在做一件事情,为俄罗斯争取更多的出海口。

没有出海口,就没有做机会做全球的霸主,夺取更大的领土和争取更多的利益。

中亚五国都是陆地型国家,不能为俄罗斯提供这些资源。

并且中亚五国资源比较匮乏,经济上非常贫困,非常需要俄罗斯对他们进行救济。俄罗斯当时自身都面临了很多问题,自顾不暇,连自己都救不了,更谈不上对中亚五国进行救济。

也就是说,中亚五国是俄罗斯的包袱,俄罗斯怕他会推脱了自己,能甩掉就直接甩掉了。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国土面积已不是最主要的争取目标。

现代国家从本质上都在争取成为科技和人才有竞争力的国家,另一方面就是争夺能够为自己提供出海口的国土,二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就是这个目的。

前几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战争,也是这个目的。俄罗斯就是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黑海出海口,收回属于自己的黑海舰队。

俄罗斯需要向西欧出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占领更多的出海口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畅通,才能为俄罗斯争取更多的利益。

俄罗斯所有的选择都是出自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中亚五国不能为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自然也会被俄罗斯放弃掉。


新知传习阁

首先要搞清楚,中亚五国不愿独立是想维护的苏联,并非俄罗斯。

看看当时中亚五国的总统,最反对苏联解体的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劣迹斑斑,简直和历史昏君没有区别。他们只是想维护的自己的权利。国家搞的一团糟,不但喝国内人民的肉,还要喝苏联的血。



生前,尼亚佐夫自封“土库曼之父”,酷爱为自己立雕像。在全国范围内为自己树立了14000座雕像,其中一座位于首都市中心一座高达75米的镀金雕像。朝太阳方向缓缓旋转,在新总统上台后,宣布三个月内清除所有雕像。你就知道这些人有多不得民心了。



支持独立的大多是富裕国家,政治清明,而不支持独立的大多是贫穷的一塌糊涂,靠领救助金生存的国家。俄罗斯当时自顾不暇,还哪有能力管他们。

叶利钦当然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苏联的保守派,叶利钦要求苏联停止一切在俄罗斯的行动,面对的阻力很大。他要想使俄罗斯独立,最好的方式就是肢解苏联。苏联若不解体,俄罗斯怎么可能独立。



1991年12月7日,叶利钦前往白俄罗斯,瞒着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独自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了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而代之。

中亚五国要无条件并入俄罗斯,俄罗斯当然欢迎。但是他们想的是恢复当年的苏联,继续维护自己在国内利益。


渔耕樵读

苏联解体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二十多个年头近三十年了。很多人都认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而苏联解体根本上的原因是因为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性。比如分配体制,舆论信息封锁等。

苏联解体这件对人类历史进程来说有着很大影响。而该事件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末期,而且导致苏联解体的诱因就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所直接导致。以戈尔巴乔夫等为首的苏联领导集团可以说是难逃其咎。在这一段时期苏联政治领域改革方面所导致的错误也可以说是最为致命的。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马上指定了改革措施,而在这之前苏联也经过了几次所谓的"改革"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没起到什么实际作用。随时国际形式的发展苏联在80年代正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深刻改革的时期。而此次苏联的高层如果可以认真的总结过去改革的一些经验教训,采取一些稳妥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融合不断的适应是有可能改革成功的,并且顺利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克服之前体制上的弊端,缓解矛盾等,是可以让形式好转起来的。



打破旧的格局进入新的模式中肯定会触碰很多纠纷,这时候就需要文火慢炖来慢慢的磨合适应,相互克服才可以解决。而戈尔巴乔夫却是犹如猛火浇油一般,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让旧体制的一部分人受不了了。而且在改革过程中戈尔巴乔夫一而再再而三的一连串犯了很多错误。而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变成了"虎头蛇尾"一样的样子货。最终戈尔巴乔夫开始顶不住压力开始退却妥协。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激化了苏联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触发了全国性质的危机,导致高层失去了对苏联的领导权利。最终造成苏联瓦解。



而当时各联邦国在解体之后纷纷独立,当时中亚五国不愿意独立建国,希望依附在俄罗斯之下,但是此时的俄罗斯身为前苏联的政治中心,其自身矛盾都处理不完,根本没有兴趣在接纳其他联邦国,而且在当时解体的大环境下也不允许俄罗斯这么做。况且俄罗斯当时社会环境及其复杂,自身一团乱麻,哪还顾得上其他国家。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这个问题不能在苏联解体的那个阶段单独聊,而是要回归二战后苏联及东欧各华约国家的阶段来系统分析。



众所周知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欧洲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虽然损失巨大,但苏联的益于战时机制,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在打击德国法西斯的过程中,苏联也获得了东欧诸国的势力范围,在苏联占领区,扶持当地亲苏的依附苏联的政党上台,在此基础上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苏联主导这些国家成立了华约组织,从而世界进入了美苏为首的冷战阶段。

而在东欧各国,在战前本来经济发展水平就严重落后于西欧,而且在二战中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对抗北约,不得已苏联几乎是倾全力武装这些国家,而且对这些国家都采用严苛的政治管控措施,这造成了东欧诸国自主决策缺乏灵活性(苏联干涉布拉格之春就是例子),而且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苏联的援助,当然不仅仅是东欧诸国,在苏联内部的中亚诸侯也是如此,严重的依靠苏联的输血混日子。



苏联逐渐的在国内重工业优先和对外输血的情况下不堪重负,内困外犹的共同作用下,苏联解体了,然而中亚五国仍然没有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还寄希望就在俄罗斯联邦内,继续获得俄罗斯的经济援助。



然而俄罗斯本身经济问题已经一团糟,苏联时期的大量外债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不景气让俄罗斯根本没有精力继续满足中亚各国的需求,实际上对于当时的俄罗斯,中亚五国无疑是累赘,怎么可能考虑他们继续停留在他们体系内。


嘟嘟超

从俄罗斯方面

819事件后苏联彻底失控,叶利钦把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归俄罗斯政府所有,按照当时叶利钦的思路,苏联解体后,按照原则再搞新的联盟。可问题却出在了乌克兰身上,别看它现在穷的叮当响,在当时它是继承了苏联的工业基地,不愿意和其它国家共享,坚持独联体保持不变,最后只得妥协,中亚五国与俄罗斯分道扬镳。

而苏联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由十五个国家共同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它的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注定不能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本身主要的能源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俄罗斯地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武器装备以及大部分的经济基础设施,所以它的综合实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而中药五国就不一样了,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当时俄罗斯带他们就像拖油瓶一样。

从中亚五国方面

当时苏联解体最初企业是俄罗斯宣布独立,但其中也离不开欧共体和北约的煽风点火,以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积极参与,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最终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走向了土崩瓦解。俄罗斯宣布独立是在一九九零年夏天而苏联解体是在一九九一年的冬天,其中时间差在一年半左右。有很多人认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先宣布独立,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准确因为三国之中,宣布独立有先有后依次顺序是:立陶宛,以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当时为了控制这种土崩瓦解形式的趋势,立陶宛最先宣布独立之后苏联立即对其进行政治封锁,最后它被迫撤消了独立法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