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是奇女子

柳,这种植物被赋予浓厚的女性色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柳枝轻柔细长,姿态婆娑动人,使人联想到女子的腰肢。“芙蓉如面柳如眉”,是说女子的眉毛细长秀美,像初生的柳叶。像柳树一样的女子是妩媚的,像女子一样秀美的柳树是迷人的。

柳是奇女子

柳是奇女子

柳树的婆娑姿态与轻盈的绿波最为相称。西湖畔有柳,名湖与名柳相得益彰。苏堤白堤柳树列成长阵,静静地立着,透体通散着清新的调子。纤细柔软的绿色枝条,与绿绸缎般的湖面相映成趣。轻风拂来,柳树曼妙飘洒,作出种种身段。如果有来世,我愿做西湖畔的一株柳——自然是垂柳。细长柔软的柳枝婆娑委地,或者轻吻湖面。挽系一只画舫,听一两个长裙曳地的绝色女子吹奏着清丽的箫的韵律,追逐江南丝雨的缠绵。湖水里有我的影子,并非顾影自怜,而是抒写自己的心事与心情。湖水荡漾的涟漪是一缕缕湿润的诗行。

并非所有的柳树都有幸与碧波相伴。柳和人一样,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生于逆境,苦难伴随一生,苦难磨砺出了它们不屈不挠的品格。恶劣的自然环境却造就了光辉的生命形态。陕北高原上耸立着沙柳,它们稳稳地扎根于沙砾中,身材粗壮威武,树冠向上。张开的枝丫,宛若伸向高空的利爪,在作无声的呐喊,昭示抗击风沙的意志。仰望它们仰慕之心油然而生,头脑中产生高贵、智慧、伟大这些闪光的字眼。在哈密,还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它们都挂牌编号,就像别着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美誉。这些柳树是左宗棠栽植的。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从这些柳树的神态雄姿上,依然能找到左公当年的神韵,感受到一代大家的风范。

柳是奇女子

柳是奇女子

家乡的路口守候着一株柳树。它独立而处,不与其他树木为伍。它体态优美,粗壮的树干匀称秀直,翠绿嫩绿相间的枝叶,繁密可人。只要从它身旁走过,我总要深情地凝视片刻,一股无法言传的清爽气息向我辐射过来,我的思绪立刻如出水芙蓉,清新活泼了起来。我在心底里认它做了朋友。它曾经无数次拽住行人的脚步,与它相识的人总被它那高雅的气质所震慑。走上前去,绕树三匝,人们总会为它秀直的躯干而赞叹,为它婆娑的枝叶而颔首。惊叹好一株奇柳!骄阳下它为人们撑起一片绿阴,细雨中它为人们举起一把巨伞。村民们在它的庇护下用餐、休息、聊天……

柳是极富画意与诗情的。柳用自己的人生美化大地上的风景,丰富着人们的情感。柳树是古诗文里绝美的意象,文人墨客赞美柳树报春。唐代诗人元稹云:“春生柳眼中。”李白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谢灵运更是直接明快:“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充满智慧的先辈因“柳”与“留”谐音,便用折柳相送表达真挚的情感。李商隐有诗云:“含烟若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最是让人断肠销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凝重隽永的笔调,多么真诚炽热的深情,千百年来令人一唱三叹,被人们誉为阳关三叠千古绝唱。

“春无柳色不精神。”绿衣佳丽长袖善舞是江南烟雨之柳的精神;英勇无畏坚韧质朴是陕北沙漠之柳的精神。柳是刚柔相济的奇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