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旗袍之名: “旗袍”和“褀袍”之争

关于“旗袍”的称谓由来,有不同的说法。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旗袍”和“褀袍”之争。

很多人认为,“旗袍”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旗袍的样式起源于清代的旗女之袍。满族素有红、黄、蓝、白的正、镶各四旗,统称为“八旗”,汉人称其为旗人,旗袍是旗人的服装,因而得名旗袍,满族的语言称之为“衣介”。在清朝,汉族女装依然保留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较少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女子穿袍被认同于旗女之袍。

另一方认为,旗袍并不仅仅是旗人之袍。“旗袍”的内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丰富的多。

艺评人王宇清在《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中认为旗女之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继承关系,因此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所以他倡导旗袍改名为“褀袍”。

我认为,女子所穿的袍可以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但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

在我看来,袍服的演变史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史,旗袍并不能单纯被称为满族的文化服饰。传统的袍服演变基本是以汉族主流袍服款式为主,吸收其他民族的元素而成。汉代开始,已经初具了袍服的样式格局——平面裁剪、宽袍大袖。受到游牧民族影响,唐朝出现了翻领、对襟的样式;其后的宋明也始终在汉代所形成的袍服格局下发展;清朝的服饰中开始出现盘扣的使用,正是盘扣的出现使旗袍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盘口在旗袍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扣式取代了带式,更多使用镶、嵌、滚和繁复的堆砌,清中后期开始,袍服开始由宽松到紧窄。总体而言,正是各个朝代的接续发展、相互影响才形成了旗袍的基本面貌。

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旗袍样式演变:

从不收腰到显示曲线美

清末民初是旗袍发展演变的初期,早年间的旗袍是直硬领式,宽下摆、不收腰,袖子宽且肥。

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城市女性中流行;至30年代,旗袍在样式上受到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收腰、短袖、薄漏透的纱旗袍孕育而生,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成为旗袍的黄金时代,此时的海派旗袍做工考究华丽时尚。外有精美的镶嵌滚盘扣,内里还镶有蕾丝花边,两边镶边做假高开衩形式,而开衩并不是很高,腰身比较以前收紧,充分显示女性的曲线美,并能增添人体修长的美感,把人衬托得亭亭玉立。

自民国开始,旗袍就被分为“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旗袍的地域差异——京派和海派旗袍的区别不在于工艺,而在于设计风格和配搭颜色不同。京派旗袍大气、规矩、雍容,而海派旗袍更时尚、俏丽、摩登。特别是在文化交融的状态下,派别的差异就越来越趋同化,旗袍早已成为地域融合的产物。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传统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旗袍成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旗袍是中国制衣史上的骄傲,是各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结晶,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中国服饰文化的象征,含蓄、精美的细节设计和考究的工艺,温婉的曲线类似流动的旋律,彰显出不同女性的特点。

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旗袍制作工艺

传统的旗袍制作工艺是相当考究的。

首先是工具的准备。粉线袋、刮浆刀、绕线板、水线、顶针……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十分陌生的物件,对于制作传统旗袍的手工艺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种造型的粉线袋、錾刻精细的刮浆刀、绘制精美的绕线板,一件漂亮精美的手工制作的旗袍作品必然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做辅助。手工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摸索、改进制作工具,才得以传承延续到现在。

这些工具不仅最大程度地契合了使用者的需要,而就工具制作过程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手工技艺的体现。

第二,选择面料。旗袍的面料有棉麻、丝绸、锦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传统手工旗袍选择轻柔的丝绸面料为上佳。在剪裁之前,要对面料进行初步的缩水处理:由于丝绸浸水后会失去原有光泽,所以需要均匀地对面料进行雾状喷水;卷起面料,让丝绸自然收缩;最后进行熨烫,使丝绸的特质得以彰显。

第三,剪裁。以前的老师傅不需要量体裁衣,对客户的身量进行目测就可以达到量体的效果。中国传统的服饰裁制并无制版这一工序,都是直接在布料上直接剪裁。传统旗袍采用平面裁剪法,剪好的面料依旧是一整块布,并未破坏布料本身的图案,在裁剪完成后,在边沿进行刮浆处理,在通过手工缝制后变得柔软舒适又有其筋骨。裁剪时不需要完全贴合人体,要留有余量,如腰围和臀围方面,人坐着的围度和量体时的围度是不相同的,传统的旗袍是不加腰省的,所以要有一定的放量。旗袍的裁剪工艺,腰部运用了推归拔熨烫的技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面料本身所具有的延展性与塑造能力,所以不需要缝合腰省就能达到合体的状态。

做一件旗袍最精髓的是领子、边饰、盘扣这几部分。边饰在制作时需要给料子“打水线”——在扣折边缘的面料处,用一根30公分左右的细棉线通过嘴里蘸上唾液,将水线按压在所需部位,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在棉线上从右至左来回交替按压,水线经过处会留下一道湿痕,然后沿着唾液的线迹用熨斗进行扣烫。打水线处理后的丝绸面料在进行扣烫时会变得相对容易,而且扣烫出的效果圆顺、平滑、平整结实。唾液不能用清水代替,否责会晕在面料上,不好扣烫,尤其是与刮浆工艺配合使用时,浆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为麦芽糖,遇唾液的地方浆性减弱或消失,容易扣烫。

传统旗袍的边饰,所用面料也应为丝绸,沿边料需要进行刮浆、鞣制、整烫,处理后的丝绸不易脱丝且更挺括,也是盘扣的用料。盘扣也分很多种工艺方式,如软扣:一字扣、蝴蝶扣、盘香扣、如意扣、寿桃扣、琵琶扣。硬盘扣就是在中间夹一根细铜丝,盘出各种造型来,这种是镂花盘扣,在此基础上再把镂空的部分进行填充,还可以在扣饰上进行刺绣和手绘及各种装饰,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硬扣。

旗袍无论高矮胖瘦,我以为没有一个东方女性穿上它不好看的,旗袍善于表现东方女性柔美含蓄的身段,端庄中透着飘逸,华美中尽显贵气。我觉得学这门手艺就是要延续这份传承了我们华夏服饰五千年的传统,享受一针一线的制作过程与手工艺的制作之美。(李婧)

史立萍:旗袍传统制作中的柔与美

主讲人介绍:

史立萍,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裳艺1930旗袍工坊”创始人、艺术总监。北京服装学院的授课老师,传统旗袍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