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家風故事館 ︳西坡鎮伍畔村張曉燕家庭的幸福密碼

今年50歲的張曉燕,是正寧縣西坡鎮伍畔村的一位普通村民,結婚28年以來,她從一個懷揣夢想的單純少女,變成了妻子、媳婦、母親。對於家庭,張曉燕有著自己的“幸福密碼”。

幸福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有人說農村條件艱苦,比不上大城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你走出去,就一定能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但是在責任與擔當面前,張曉燕依然選擇待在農村,守著她的“家”。張曉燕剛結婚時,公婆年齡大,弟弟妹妹們正在唸書,家裡人口多,收入低,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和公婆整日忙於農活。丈夫是一名基層農財員,一年四季紮根基層,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張曉燕知道,自己必須每天和時間賽跑,帶好孩子,做好家務…….有時還忙裡偷閒學習英語。為了給家裡更多的補貼家用,張曉燕當過沙棘飲料廠的工人、經營過檯球生意、做過裁縫、當過縣聘英語老師,經營過劍橋少兒英語……儘管如此,但張曉燕始終沒放棄,也從未有過怨言,因為家的溫馨安慰了她所有的困惑與失落。

幸福就是寬容別人。寬容能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寬容能讓暴躁的性情變溫柔。張曉燕說,記得公婆在世時,由於文化差異與生活習慣的不同,老人不免會經常嘮叨:“都當媽的人了,還整天抱著個書本,幾里哇啦的,能當飯吃嗎?”她能做的就是給婆婆作個鬼臉,或是儘量避免在老人面前看書。丈夫不喜歡讀書,但他卻是一名稱職的基層幹部。他看重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卻常常忽略妻子的愛好和需求。他遇到不順心事的時候,就將張曉燕一摞一摞書推撒的滿地都是,面對此景,她能做的就是默默地重新將被丈夫虐待的書整理好,悄悄裝進大紙箱。

常言說得好--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張曉燕用寬容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換來了溫馨與和睦的家庭。

幸福就是懂得感恩。 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幸福才會常伴。曾經面對生活的瑣事、教育孩子的困惑、工作上的失意,張曉燕也迷茫過、彷徨過。可是後來換個角度想想,生活其實就是酸甜苦辣的交響樂,想想比自己生活差很多的人都依然勇敢的活著,努力的拼搏著,她還有什麼理由放棄?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真的,她要懂得感恩。感恩家人永遠陪在身邊,無論病痛與快樂;感恩鄰居們的無聲陪伴,無論白天與黑夜。多年來,張曉燕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給鄰居家的孩子們義務補課,耐心的給他們講解英語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張媽媽”。

如今,公婆已經離世,弟弟妹妹們相繼成家立業,孩子們生活幸福。驀然回首,28年的歲月裡,張曉燕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她卻收穫了一個溫馨和睦的大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