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容破解遼世宗的“反間計”, 首倡和議,力阻契丹滑入內戰深淵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88篇

續:《 》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閏七月,在泰德泉敗於遼世宗耶律兀欲的前皇太弟耶律李胡再次整軍來戰。太后述律平不僅將親隸的屬珊軍(太后御帳近衛)兩萬餘人盡行交付與愛子李胡,自己也率宗室重臣親出上京(內蒙古赤峰),為李胡掠陣。

兀欲麾下將領得知,在京親屬已被李胡全數下獄,心中惶急萬端,但鬥志不減。他們都明白,以李胡之殘忍暴虐,唯有戰而勝之,掌控上京大局,親人方能脫險;投降哀告,絕無生還可能。

他從容破解遼世宗的“反間計”, 首倡和議,力阻契丹滑入內戰深淵

李胡和兀欲各自催動大軍攢行,遭遇於上京以南的橫渡,隔著契丹的“母親河”潢河對峙。

隨太后到達橫渡的宗室中有一位擔任“惕隱(皇族事務官,相當於漢官宗正令)”的耶律屋質,他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伯父巖木的後代,僅比兀欲大兩歲。

屋質自幼博學、識見不凡,為人果敢剛毅。契丹皇族“一帳兩院三房”的事務紛繁如亂絮,他從容處之,剖斷得當,贏得了上下交口讚譽。因年齡相仿,兀欲的父親耶律倍又去國遠遁,兀欲和屋質來往頻繁,對他甚為服膺。

潢河對岸的那支軍中,除了太后餘威猶在,最令兀欲忌憚的就是屋質,三叔李胡燥而無謀,反而不在話下。

兀欲同南院大王耶律吼、北院大王耶律窪商議後,決定先行反間計除掉屋質。暗夜之中,他派人將一封寫給屋質的密信,綁在箭枝上射往對岸,發箭方向卻正對著太后大帳。

如兀欲所料,這封閃爍其詞、曖昧不明的密信果然落入太后之手。可是,太后老歸老,靈臺仍保持清明,她喝止了暴怒不已的李胡,召來屋質,把信交給他,目不交睫地看他的反應。

他從容破解遼世宗的“反間計”, 首倡和議,力阻契丹滑入內戰深淵

屋質讀罷,面不改色地對太后施禮說道:“您輔佐太祖、太宗開創帝業、平定天下,令我契丹百福駢臻、萬姓與榮。下臣竭力盡智,還擔心報答不了您的恩德,哪裡會生反叛之心!”

太后見屋質如此鎮定,也相信他不是陽奉陰違如李彥韜之輩,徐徐說道:“倘若我懷疑你,又怎麼會把書信給你看。召你來,不過是為座中諸位放心。”

她緩緩掃了一眼李胡等人,又問屋質:“兀欲軍勢浩大,我軍並非必勝之局,依你看,有何致勝良策?”

屋質見李胡等人不開口,情知他們疑竇未去,也不暇細思,大聲說道:“為今之計,和談為上!”

李胡一聽“和談”兩字,忍不住打斷屋質,厲聲道:“兀欲本就是亂臣之子,而今又僭越自為,憑什麼和我談?”

他從容破解遼世宗的“反間計”, 首倡和議,力阻契丹滑入內戰深淵

屋質一哂,說:“上年太宗陛下南下,盡選國中精銳從徵,現都在永康王軍中。何況,戰端一起,我契丹父子兄弟自相夷滅,外族乘亂來襲,太祖太宗辛苦打下的基業便毀於一旦,您於心何忍?”

太后命李胡噤聲,繼續問屋質:“兀欲首戰告捷,他會願意和談?”

屋質轉向太后說道:“皇太弟、永康王都是太祖嫡派子孫,您的親生骨血。無論他們哪個繼承大位,也不是旁落異姓,您理當從長遠計議。永康王也絕非目光短淺之人!”

太后沉吟片刻,又問:“派誰作為議和使者比較合適呢?”

屋質揚眉答說:“您信得過我,就派我做使者。我一定能讓永康王罷兵,前來見您!”(待續)

延伸閱讀:《 》

《 》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