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该授予上将,但因为做了一件事,愧对四川几千万人

他本该授予上将,但因为做了一件事,愧对四川几千万人

在我军第一次大授衔中,开国上将共授予了57位,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因为转到了地方工作,跟军衔遗憾错过,历史客栈之前介绍过很多人了,今天再来看看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这个人,名叫李井泉,江西临川人。

他本该授予上将,但因为做了一件事,愧对四川几千万人

李井泉少年时期就是个有着保卫家国的大胸怀的人,中学时进入共青团,其实一般的队伍都是由党派拉起来的,而1927年南昌起义时,年仅18岁的李井泉居然自己组织了一支部队投奔了朱德元帅,要求参加起义。可见此人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三年后,二十出头的李井泉被派往中央苏区送情报,却被毛主席一眼看中,一席长谈后挖了墙角,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做办公室秘书长。 后来李井泉又相继任命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三大方面军都做过高级将领。在抗战期间做出了巨大贡献,胜利后又与贺龙元帅搭档管理野战军。

他本该授予上将,但因为做了一件事,愧对四川几千万人

但就是这样一位资历深,贡献大,能力强的干将却并未出现于1955的授衔。其实是因为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去往了四川省做“封疆大臣”。

他本该授予上将,但因为做了一件事,愧对四川几千万人

也是在主管四川期间,他背上了一生的愧疚。四川自古都是“天府之国”,每年都会向外调粮支援全国,但在三年困难时期,四川也落入了不佳境地,但在全国饥荒下,他还是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借调了大量赈灾粮,虽然当年全国一心,四川人民没有说什么,而中央包括毛主席都直言非他之过,但他却仍不能无视自己治下的人民遭受灾荒,甚至饿死,只能无奈的默默为此事对千万人民歉疚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