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问个问题:

1840年英国人为什么看中香港?

帮你回答吧:主要是英国人看中了广州这个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并依托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形成的外贸服务体系。

广州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它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有着“千年商都”的美誉。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还是广东惠阳地区小县宝安的一个小渔村建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1980年8月26日,设置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国家在珠江三角洲的飞地。

自1995年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提出了两个区域主中心(广州、深圳)的发展模式,广州深圳双中心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近几年,随着深圳速度成了中国速度的代表,广州和深圳这对兄弟的关系越来越微妙。

最近,广州沦为环深圳城市的论调让深圳的小伙伴们自豪了一把,这也是广州被抛弃论的进阶版。拥有千年商都底蕴的老字辈广州真的被一个才37岁的青年城市给碾压了?

广州,全面陷落了?

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

2017年上半年广州GDP为9891亿元,

深圳GDP为9709亿元。两个城市之间仅相差182亿元。

近三年来深圳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势头最好的城市,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量位居全国第二,增速保持在8.8%,而广州增速则在7.9%。所以,2017年深圳轻易而已超过了广州。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再看人均GDP,深圳直接力压广州。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总部经济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数量上,广州位居一线城市末尾,广州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差距已经摆在这里。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北京:58 上海:8 广州:2 深圳:7

2017年8月1日,广州恒大淘宝队晋级四强后,恒大正式迁入深圳。恒大入深之后,广州的世界500强只剩下南方电网和广汽集团2个国企,而深圳则坐拥平安、华为、万科、腾讯、恒大等7大集团。一增一减,深圳不仅收获了一个地产龙头,而且还接收了一个世界500强。

再看看这个重要性远远超过包括GDP在内的任何指标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指标,简称“资金总量”。

2000年,广州的资金总量是深圳的两倍。

2013年,深圳的资金总量首次超过广州。

过去12年里,深圳资金总量增长了843%,广州只增长387%。

随着这一重要指标的陷落,广州被抛弃的舆论为何随之流传,原因在于:资金总量不仅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发展基础。所以,它不仅代表着实力,还代表着潜力。由于这个指标没有列入政绩考核、由各地人民银行统计,基本上是准确的。

2016年,深圳的资金存量就达到了6.44万亿,增速达到了11.6%,对广州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就算在城市人口吸引力上,广州也被深圳狠狠甩开了。越来越多的广州人流入到深圳。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其中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可持续竞争力也超过广州。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无论从经济规模、人均GDP还是经济质素上,广州全面沦陷了?!!

再看看两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先看最直观的房价。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近五年来,北上广深这个一线阵营,广州显得没那么一线了,被甩开的距离越来越大。

再看去年9月数据: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深圳的均价已是广州的两倍之多,就从房价方面而言,广州确实被狠狠的踢出了一线城市。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再聚焦到各区,从各区的均价来看,深圳龙岗区和宝安区的均价与广州中心区均价差不多。在曾经的关外买一套刚需房,能在广州中心区买一套入门级豪宅。

抛开房价,再看一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7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研究报告》,广州排在第五位,就连天津都超过了广州。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房子背后的本土开发商呢?

广州诞生了一个“华南军团”:恒大地产、保利地产、碧桂园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合景泰富地产、合生创展地产、星河湾地产......

深圳也不遑多让:万科、华润置地、中海、金地、招商蛇口、龙光、卓越、佳兆业、华侨城、深业、鸿荣源、星河、深圳地铁、宝能、花样年、中洲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前十家千亿俱乐部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恒大、万科和排名五和第十的中海、华润置地总部均位于深圳。也就是说,千亿房企总部位于深圳的占到了四成。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总体看起来,广州在房地产行业也失陷了?!!广州在一线阵营真是岌岌可危,广州被抛弃的言论甚嚣尘上,而跟异常活跃的深圳相比,这几年广州似乎还在“不思进取”,有人痛心,有人选择离开。

历史和社会不会爬行,只会跳跃,它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中间只有很少的摇摆。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黑天鹅》

PK,综合性城市VS专业性城市

从世界范围看,城市一般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专业性城市在其主导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一般享有更高的经济成长性,但综合性城市则具有更强的抗危机能力和更持久的长期竞争力。

广州和深圳就是这两类城市的典型代表。家底深厚的广州早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 不仅拥有发达的服务业

  • 还拥有较先进的制造业

  • 不仅有发达的轻纺工业

  • 还拥有华南地区最强大的重化工业

  • 不仅有庞大的传统产业

  • 还培育出有相当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正是这种综合性产业体系,一直支撑着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也正是曾多年来广州一直稳坐中国经济第三把交椅的秘密所在。

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市,定位为创新之城,已形成四大支柱性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于广州更加“专一”,目前均处在高速发展期,使得这个高技术之城正享有高速的经济成长性。

那么,广州为何会在这一轮城市之争中占据下风?

一座伟大的城市由它的城市价值观决定。

2016年8月一宗深圳地王让全国自卑。号称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出让方式竟然采用“暗标”形式:① 政府邀标;② 商务标+技术标。其中两大热门,万科362亿PK招商蛇口310亿。最终的结果呢?招商蛇口以最高分89.41分中标,获得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用地使用权和建设权。

仔细看一下地块出让指标和预售设置条件,敢问全国有哪个政府敢这么做?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答案,敢为天下先的深圳!

深圳这么做也是由它的价值观决定的。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以此反观广州的价值观。

  • 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广东省)

  • 务实 求真 宽容 开放 创新

  • 一日读懂两千年

  • 广州,因你而生 Guangzhou,A City for The People.

  • 文明广州,你我的荣誉

  •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广州的城市精神更注重务实和包容,务实的城市造就出务实的广州人性格和务实的企业,对应土地、人口、陆路交通、交通、商贸、制造业、科教文卫;深圳重点是创新和效率,对应金融、高科技、出口。

实业,务实广州 产业之殇

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是唯一在坚持实业方向的城市,这也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务实的广州在传统产业根基深厚,有着全国最好的各种专业批发市场,但都属于传统的商贸模式,电商的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力量太过强大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空间。

与完成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突破六成的深圳相比,广州制造业还处于创新和转型升级阶段。一个城市产业结构越高级,城市竞争力越强,城市人均收入越高。产业越高级,对城市的推动力越强。

如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金融、科技之间的较量。比如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些老牌的发达城市,坐拥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金融业极其发达,纵观这些城市的发展史,金融、科技无疑成为其中的发动机。

在北上深三个城市面前,广州已然失语。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逃离,逃离广州不只是说说

城市是由人构成的,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竞争。它既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城市依托于人,服务于人。

年轻人不断流入的城市,经济会更有活力。高级人才涌入的城市,未来发展也会更加高级。

腾讯去年5月发布了一个“年轻指数”,比人口流动更精确定位买房群体。数据显示,深圳市年轻人最喜欢的城市。而广州年轻人的流入在27%左右,流出在37%左右,净流出10%,是年轻人流失最大的大城市。年轻人流失大,就意味着活力在减弱,未来城市发展支撑不足。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再有,令人遗憾的是,广州虽然是人才大市,却不是人才强市:

1. 人才创新表现力不足。发明专利是衡量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从PCT国际专利数量来看,广州和深圳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就连一个零头都不到。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2. 人才效益相对不高。

3.高层次人才相对不多。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这些年里,从核弹、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市场,哪一项不是顶尖高知分子和顶层阶级全面收割落后分子/国家?21世界最重要的还是人才。

未来,五年内广州该如何发力?

1

创新,创新,还是创新

创新是广州发展的最大“短板”,如再不加以改进并奋起直追,创新能力落后将成为影响广州发展的致命瓶颈。

都知道广州在疗资源和医疗技术上都完全碾压深圳,但是去年鄙人在深圳机场看到的一样东西,让人非常惊喜,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这个设备是针对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为什么要装备?

在国内,每年约54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整体生存率低于1%,即使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也在3%以下。而在美国西雅图,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高达46%以上。WHY?

两个原因决定了生死的差距:

  • 1. 公众心肺复苏技能普及

  • 2. 公共场所AED覆盖率

两者缺一不可。

而到目前为止,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广州的地铁、车站、机场的配置仍然是零。

这表面上是广州在公共急救体系建设领域落后于深圳,更实质的是,大胆创新的深圳已将高科技医疗设备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值得注意的是,那安装的AED设备来自深圳本土高新科技企业、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这就是深圳政府对高科技创新的态度,也是价值规律在自由实现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

判断地方市场经济是否发达有几大要素,第一有市场配置资源;其次政府是否干预市场过多。

中国再也找不出另一座城市比深圳更接近市场经济。它真正能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受政府干预市场相对比较少。这一点值得广州学习和借鉴。

虽然说深圳的创新是市场逼出来的,不是政府推出来的,但是没有的政府引导,不会有今天的深圳。

2未来的竞争是文化产业的竞争

广州不缺文化而缺文化产业。广州的粤剧、广绣历史上也是文化产业,但今天就只能算作“文物”了;广州的大学、传媒、剧团等资源很强,但没有创造出很强的文化产业不得不为广州扼腕叹息。

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达5.28%,成为广州市又一个超千亿元重要支柱性产业。作为一个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深圳的文化产业却走在了广州前面。2016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949.70亿元,增长11.0%,占全市GDP的10%,接近广州的两倍;2017年,仅南山区文创产业达400亿规模。

如何提升广州的文化产业?根据政府培植其他产业的经验,无非是给钱、给政策、给优惠,但对文化产业而言,最需要的恰恰不是这些,而是两样东西,一个是自由,另一个是平台。

在自由上,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在人类社会的动态博弈中,文化的需求是长期的,动态的,就像武器一样,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捍卫阶层和Offer的时候,你绝不会后悔多一个技能。

3借鉴全球城市伟大复兴案例——伦敦

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更新本质是资本力量的整合和平衡,资本的进出影响了现代城市的兴衰;科技发展是城市更新的基础,但人文精神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现代城市的更新与复兴是对政府和资本力量的均衡以及对科技和人文力量的均衡。

作为全球城市的伦敦,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历经风雨沧桑,几经蜕变,始终屹立在全球城市的顶端。借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契机,伦敦再一次领风气之先,在城市复兴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这对寻求复兴的广州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A. 经济复苏引领城市复兴

以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为核心策略的伦敦经济发展战略对伦敦的城市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伦敦经济发展战略》(The Mayor’s Economic Strategy 2010)中设定的目标中提到:将伦敦提升为世界的商业首都及国际领先的学习和创造中心。

B.着眼于城市复兴的空间发展战略

优先发展机遇性增长区域和强化开发地区以及复兴地区。东伦敦的崛起就是得益于这个复兴运动。以前它是柯南·道尔笔下被形容为最危险之处——“无可比拟的暴力与堕落之地”,如今成为全球时尚的地区,金丝雀码头成为新的金融城。

就广州而言,坐卧广州龙脉的白云新城正是这样一个城市优先发展机遇性增长区域,已经蛰伏十年,这一轮重点优先和强化的着力点就在白云新城。

C.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战略

文化战略在改变伦敦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伦敦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分为“引导”及“扶持”两种不同的策略 :“引导”策略主要适用于能够丰富文化生活及提升伦敦形象地位的活动,为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及确保活动在商业方面的可持续性,政府鼓励争取私人和企业的赞助 ;“扶持”策略主要适用于属于创业期、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且有助于营造社区文化的产业项目。

人居:跻身国际人居文明阵营

广州的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是低洼地。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与城市同步的国际化人居文明引领者。在上海、北京顶级豪宅动辄20万,深圳顶级豪宅紧随其后面前,广州顶级豪宅显得有些“低调”。

其实,厚积薄发的广州顶级豪宅自2016年开始已经开始发力。2016年,广州网签千万级豪宅1433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期,而在此前的2013和2014年,年网签量仅六七百套。

与此同时,一群10万+们群涌而出,珠江新城侨鑫汇悦台卖到12-16万/㎡,天銮公寓均价超10万,珠江颐德公馆和尚东柏悦府均价13万平,凯旋新世界江景单位售价10-15万平……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今年第一二季度,在全球十大城市涨幅榜中,广州以同比涨幅位居全球第一。

“城市化”其实是一场城市间竞争、并人口的争夺,这是经济主导的市场行为。公平将最终被消灭,就好像它从未存在过一样。城市将变成一个付费网游社区,能够活多久,取决于市民创造的价值,或者市民充值的费用。未来到底是谁碾压谁,还看最近五年的发展。显然,这一轮广州在默默加速,深圳在高调秀肌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处在巨变前夕,99%的人看不见,0.8%的人看不起,0.19%的人看懂了,0.01的人在行动。

加油!广州!——“全球一线城市”。(GaWC发布的2016年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广州已进入全球一线城市并排名第40位,《福布斯》6年内5次将广州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普华永道连续两年将广州列为中国“机遇之城”第一名、全球城市潜力指数和金融中心指数持续提升等,荣获“中国可持续发展范例奖”等奖项,市民对环境的满意度也创新高。)

不过,留给广州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有一种城市之争叫广州 VS 深圳,未来5年广州还可以抢救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